提升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对策探究
2022-02-03卓志沅
卓志沅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执行力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随着各个行业在发展的新时期对管理工作的逐步重视,逐渐地,这一词汇也被迁移、沿用到了其他领域。在高校教育领域中,行政管理工作包含内容广泛,上到学术研究工作的支持,下到教职员工的津贴福利发放,都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执行力,以确保各项政策的及时落实与实施,使学校教育发展尽快适应时代变化所提出的育人要求。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价值得以凸显,其不仅关乎优秀教师队伍的打造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决定着学校战略规划的落实进程,因而需要学校方面和负责行政管理的教师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对相应制度的调整对现存的执行力问题加以改善。
一、提升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意义
(一)行政管理执行力是落实战略规划的前提
随着国家发展进入新时期,内外局势的变化为国内的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因而各个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定位重新布局人才培养战略[1]。而学校教育的改革转型从来都不是会议的组织和简单提升教职员工对改革的认识而已,其需要具体措施的支持,要在学校教职员工的合力推动下得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就在于对学校发展战略的传达与推动,一般通过组织学习、协调教职员工制定学科改革策略、帮助教职员工传达反馈问题,落实好员工的福利来提高学校内部凝聚力,进而确保学校改革及相关工作的落实。因而行政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就是保障学校战略规划达成的前提,提高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执行力也就是间接推进学校的发展与转型[2]。
(二)行政管理执行力是行政管理工作的保障
除了对高校战略规划的实施有所影响外,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本身也连接着学校的各个职能层级,学校要开展日常的管理也需要通过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来实现,因而这一部门工作开展的执行力好坏也决定着校园的日常运维问题[3]。如高校对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度不足,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自觉性、反思改进、创新工作等先进意识,其工作开展的动能就会下降,管理执行力也会因为各个环节的影响而有所降低,如此一来学校不仅不容易落实重大的决策,更是可能在教学质量的保证上也出现有心无力的情况。
二、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
(一)行政化趋势显著
虽然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在学校的日常运转中不可小觑,多数高校也对这一环节的工作表示出了高度的重视,但一些潜存在管理部门的老观念、老模式却时常左右着工作的布置与执行[4]。受事业单位的行政化办公影响,大多数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都划分出了院、系、班级等多层组织,各项事务由不同层级组织分管,虽然有效细化了工作,但日积月累也僵化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处理模式。各个层级之间缺少有效的联系,事务从上到下落实往往要经过诸多环节、流程,不仅让行政事务的处理缺乏效率,各层级负责人事管理的人员也常常被复杂的程序搞得身心俱疲。
(二)管理模式滞后
虽然高校普遍配备了精良的行政管理队伍,并在日常的运维中比较倚重行政管理部门,但很多行政管理部门内部模式早已滞后,不足以满足学校运转中对其所提出的种种要求,即便是能够一一完成任务,效率也通常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度复制原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模式,对具体的工作范畴、职责划分不足,老带新、新人多干活等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影响着工作落实的效率;部门工作开展缺乏对应的监督机制,至于工作取得的结果,缺少专门人员去验证和追溯,无论做好做坏都不影响都不会对工作人员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让行政管理人员逐渐丧失了工作的动力,最终导致管理工作的落实动能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团队合作意识差
一般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也比较容易出现缺乏团队意识、团队合作性差等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部门各层级、各岗位人员上下不配合,或院级管理人员传达的通知内容在各系、各班当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等方面。究其原因,是行政化的办公模式加剧了管理部门各层级人员责任推诿等“坏毛病”的出现,管理人员虽然采用了信息化办公系统,却缺少信息化素养(如信息共享)等因素所致,概括说来就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各层级人员在观念意识上的转变不佳,致使管理任务落实下来缺乏效率。
(四)考核制度不完善
考核制度的制定能够发挥一定的工作监督作用[5],但其与监督部门的工作范畴还是存在差异的,比如监督工作不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还会让员工产生畏惧、抵触情绪,但评价考核制度的制定也能发挥出对员工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只要学校方面配备好足够的奖罚项目、考核制度的制定能为任何部门工作的开展形成科学的闭环。而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正是因为缺乏这一制度,或是制度仍有待完善,才会造成行政工作的落实不全面,教职员工资源、工作配置不科学等的问题。
三、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策略
(一)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其一,要消除行政管理的级别制约,通过具体工作职能的划分变传统的纵向管理为扁平化管理,推进民主投票决策制度的施行,保证内部工作开展的公平公正性[6]。
其二,要根据学校情况具体布置各项事务的负责小组,合理优化掉不必要的岗位及人员,内部建立一个良性竞争的机制,以明确各组人员的工作目标和标准,使部门内部形成源源不断的提高工作执行力的动力。如此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发生转变,而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或完善各项制度,必然可以得到较好的推行。
(二)加强管理制度的制定
针对内部工作开展模式滞后的问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要在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有所改进。首先,需要明确划分各组、个人的工作内容、范畴和具体的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并对不同岗位职能的人员设置与其工作相匹配的制度规范,通过明确问题追责路径,促进行政管理工作于细节之处的落实。其次,完善监管机制及制度,在熟悉行政工作的人员中选拔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由事务处理下一环节的小组成员兼职对上一环节工作的监督,并制定一定的奖罚机制,确保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信息的错误传达和落实不细的问题发生。最后,学校方面也可通过成立抽查小组,让校领导、学校教师都参与到对行政工作的落实监督中来,通过及时的问题反馈帮助行政管理部门不断完善、提升自身执行力。
(三)以人为本促进部门协作
制度是新模式推行的必备硬件,但其实施也需要“软件”加以协调、辅助。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虽然要严格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但归根结底是围绕人的管理来推进工作的开展,所以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也是极为必要的,需要部门人员对内或对外(学校其他教职员工)的工作开展都贯彻这一原则,以让具体的工作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之下快速地落实下去。
人性化管理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高校方面除了要对行政管理人员展开定期的教育培训之外,还要在校园内部加大宣传,鼓励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并在各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一个信息沟通网,让教职员工通过利用线上社交平台及时向行政管理部门分享和反馈信息,在大数据的海量传递与交互技术的支持下,破除各部门、层级之间的信息壁垒,形成各部门协调沟通的良性互助环境,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如此一来,行政管理工作的推进也会因为这层“网络”的形成而更细致,更加人性化[7]。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能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正向激励功能,并在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上体现出巨大的价值,而完善工作的考核评价也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学校方面要围绕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根据整体的行政管理工作确立考核目标,结合不同岗位职能制定考核标准,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确立考核方式,打破以往单一结果考核的理念、模式,将工作过程、细节的落实情况也纳入到考核指标中,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存储分析功能,动态反映出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进度,以为陷入瓶颈的工作找出解决方法,为缺乏动能的人员带去激励,以让考核工作在行政管理执行力的落实过程中发挥正向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当前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新时期教育领域正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各高校需要在战略部署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机制的运转、提高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相关人员可协同学校共同健全新政管理机制和制度、以人为本促进部门协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形成管理的闭环,为高校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