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的关注

2022-02-03林劲博

南方论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关怀

林劲博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现代化理论是在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学者为与社会主义阵营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相对抗,而总结发展得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为基础,因此从中提炼的相关标准也是“西式”的和“资本主义式”的,包括经济工业化、国家世俗化、生产科技化、产业部门化、行为数据化等。不少西方学者认为通过模仿西方的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也能取得较大的发展,完成现代化。关于这一套话语体系,西方并不满足于总结自身经验,同时也要向外进行“推销”,但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屡屡碰壁,反映了这一套现代化理论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需要进行反思与批判的。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在短短的数十年间,从百废待兴成长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时至今日,世界各国再也无法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实发展也在呼唤对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总结。而聚焦于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发现其相比于西方,更多地将关注点与着力点归置于人身上。这样的一种着眼点具有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既来自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也有中国现实的重要意义,更能给予我们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启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当中便存有对人的真实关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1]中国自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起,各思想流派虽在政策制定、法令通行等问题上有着分歧,但无不浸透着人文主义式的关怀:后来成为中国几千年主流思想的儒家主张“仁民爱物”,以“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加强对人的关注,同时也提倡人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及增进对身边人、对天下人的关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了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毕生追求的目标;道家则将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人自身的修为和灵魂的自由,很早便开始思考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如陈鼓应教授所说,“老庄之道又指向天地万物循环往复、迁变不已……这样的开阔性却不是鄙视凡俗,而是以包容之胸襟,含纳差异,同情生命,从中展现出大仁、至慈的人文关怀”[2],但道家并不停滞于对自然的论述,而最终是要回到人的身上来。“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同时也可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来养生保身,最终“逍遥无为”,使个人与社会“自得其得,自适其适”;墨家也提出“兼爱”“非攻”,主张“廉、义、爱、哀”,始终抱有对人的关怀与爱……后来由印度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佛教也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在融入中国特色之后,这种人文关怀更加明显,主张在外“慈悲为怀”,在加强自我修为达到开悟的同时,不忘“普度众生”,这样一来,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人文关怀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构建。因此,我们可以很自信地看到,中国的传统当中便有着对人的深切关怀与关注,这种关切浸润在每一代中国人的血液中,并着眼于人的社会性,注重个体的发展,也注重作为群体的和谐,这样的一种双重关切,时至今日也具有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而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也闪烁着对人的关怀。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更多地强调“物”的逻辑,是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一种转变,人与人的依赖关系进一步转化为了人与物的依赖关系。由此一来,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逻辑表现为物的逻辑与资本逻辑,人的逻辑则被迫从属于这两种逻辑。而马克思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式的发展,则要将人的逻辑重新置于一个更高的地位。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应当保证生产力与生产者个人双重的发展,“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3],人的发展不应当被局限于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值,而应当是一种关乎于人自身的全面的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不是物的发展,也不是少数人的发展,而是作为一个群体的大部分人的真正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摆脱资本主义式的单方面重视资本发展而轻视、忽略人的发展,始终是一个关注焦点。在“人的现代化”的中心思想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全面现代化的整体逻辑,围绕“人的现代化”展开,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5]这种现代化既强调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在细分问题上不断精进,也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关联,是一种“全面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也是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不同点,西方现代化表现为“线条式”,是一部分的现代化后,再完成另一部分的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对其他方面的损伤,但却习惯于在下一阶段的现代化中进行弥补,“先污染,后治理”便是这种现代化的一个特点。西方用这种方式在经过200多年后终于完成了现代化,而中国为了夺回“这失去的200年”,则必须通过一种全盘化的协调发展,避免单线条式的发展带来的“重复功”。而各个细分领域的现代化最终也需要复归到人的现代化上来,“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6],避免各种现代化陷入工具理性,丧失服务于人的初心。

细化到具体实践,“扶贫攻坚”和“共同富裕”无不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的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不以经济的单纯数值增长为指标,不以少部分人的财富增殖为参考,而以最广大人民的真正福祉为唯一衡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但也不可避免地使资源更多地集中于少数人,使少数人的富裕带来的数字增长掩盖了多数人的真实需求,其自身所具有的逐利性、增殖性、无序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层,并且这样的一种分层会愈发地固化,最终无法使发展成果真正尽可能地惠及于更多的“人”。如邓小平所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7]中国式现代化便是要在具体实践中尽可能地将发展成果惠及于全体人民。落到“脱贫攻坚”上,这是我国在完成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践行“人的现代化”的观念的一项伟大工程。脱贫攻坚的具体政策不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考量,而以是否真正能够给人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人民带来福利为真实参考。比如在许多山区修建道路、铁路、桥梁,从经济利益上考量对于社会整体财富增殖似乎是不划算的,但是这一种依靠国家进行的转移建设却实打实地为消除贫困,促进公平,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对大多数人的发展的真正关切做出了贡献。而“共同富裕”则是在完成“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之后,为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做的进一步更深更有意义的拓展与探索。这一种思想来自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精辟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这样的一种追求是在贫困被消除的情况下对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所提出的。这一种共同富裕不是少部分群体的富裕,而是最广大的人的富裕;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与经济富裕,而是人的全面的发展与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富裕,而是有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正在超越西方现代化对财富增值与硬性指标的一味追求,更多地回归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本身自由全面发展的关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多地让人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根本的出发点,我也相信,“中国式现代化”会走出一条自己成功的道路。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关怀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