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毛泽东早期的实地调查方法
——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例
2022-02-03聂嘉琪
聂嘉琪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5)
毛泽东一生曾经做过无数次实地调查。毛泽东早期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解剖麻雀式的调查方式,观一点而知全貌;(2)短暂的专题调查方式,及时纠正政策和认识上的偏差;(3)大规模的系统性调查方式,详细摸底了解情况;(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弥补所看材料和报告的不足;(5)研究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方式,把基层好的做法向更大的区域推广。为了达到不同的调查目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毛泽东使用的是不同的调查方法。
在中国革命早期,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底层的状况,他不辞辛苦,多次到不同的地方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坚持自己动手记录调查结果。他认为:“要自己当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1]在《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地名命名的调查,比如《寻乌调查》(1930年5月)《兴国调查》(1930年10月)《东塘等处调查》(1930年11月)《木口村调查》(1930年11月)《长冈乡调查》(1933年11月)《才溪乡调查》(1933年11月)等等。而毛泽东做过的最为有名的一篇调查,得出过的最为有名的一个结论,便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关于“敌人和朋友”的结论。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实地走访了不同的人群,运用解剖麻雀式的调查方式,观一点而知全貌,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成分,为中国革命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写作背景
1925年的中国,局势十分复杂。当时实行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以共产党员身份自愿加入国民党,同时保留自己原先的身份。然而在国民党内部,主张“容共”和反对“容共”的两派产生了激烈的分歧,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部的工作越来越难以执行下去,甚至自身也会面临危险;在共产党内部,以陈独秀为首的主要领导人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民族复兴需要依靠资产阶级的努力,忽视了农民的重要作用,一味地纵容国民党反共、分共的行为,导致国民党内部反革命气焰更加嚣张,革命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在国民党内部的工作也越来越难做下去,加之积劳成疾,于是便请假回到了湖南老家韶山,思考中国革命下一步的方向。
在韶山养病期间,毛泽东意识到,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实际状况并作出相应精确分析,才能够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于是,他在韶山广泛了解底层农民的疾苦,办“夜校班”,“夜校教农民识字、学珠算,并向农民进行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2]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农民开始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奋斗,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被称为“韶山神话”的“平粜阻运”。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逐渐在当地积累了崇高声望,也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让他对中国底层的情况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对半无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认识也更为全面,为他创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民党内工作时,他有机会接触到来自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包括买办阶级、地主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等阶级,对这些人所代表的阶级的情况,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工作机会带来的丰富视野加之脚踏实地带来的调研经验,使得毛泽东能够创作出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在那个多数人迷茫的时代,为他们分析社会的阶级构成,指明他们前进的正确方向。
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逻辑严密,分析鞭辟入里,是严格按照“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进行的。
首先,毛泽东在开头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3]1在指出了革命的首要问题和基本原因之后,他指出了接下来的一大任务,也就是“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3]1由于毛泽东对社会各个阶级都提前做过较多的了解,并进行了深入思考,所以他对这些阶级的分析显得尤为深刻。
接着,毛泽东开始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做了一个详尽的分析。他指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毛泽东逻辑清晰地分析了每个阶级的具体内容,有理有据,指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其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这一阶级具有革命性,但并不坚定,当他们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支持进行革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当他们的利益逐渐积累,“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觉到威胁时,他们又怀疑革命”。所以,中产阶级必定分化,一部分会支持革命,而另外一部分会反对革命,靠“中产阶级”为主体去救国是不切实际的,不过革命党人要尽量多地获得中产阶级的支持。“小资产阶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过得比较好的,将要变成中产阶级的,这一部分在小资产阶级中占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努努力就能过得好的,可以维持在小资产阶级的水平,不参与但也不反对革命,他们占小资产阶级人数的一半,是小资产阶级的中间部分;生活水平下降的一部分人,过得一年不如一年,时间长了,他们有掉入无产阶级队伍的可能,这一部分人数不少,是小资产阶级的左翼;“半无产阶级”主要是指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在农村中是数量极大的群众。农民问题指的就是他们的问题。半自耕农的条件差于自耕农,但优于贫农,所以半自耕农的革命性高于自耕农,但低于贫农。而贫农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贫农有自己的农具和资金,而另一部分贫农基本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故第一部分贫农的革命积极性高于半自耕农,但低于第二部分贫农;第二部分贫农革命性极高,他们一无所有,极易受到革命的影响,是我们革命非常坚实的依靠力量。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都是社会的底层工作者,其地位和贫农不相上下,他们和贫农一样,也需要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而“无产阶级”,也就是工人阶级,则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也是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曾经领导无产阶级进行过多次罢工活动,体现出了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能够迸发出强大力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他们人数非常集中,便于发动;第二是因为他们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压迫,每天只能埋着头干活,他们想要改变自身的愿望就非常强烈,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最后,还有一些“游民无产者”,他们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和失去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他们是生活中最不安定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组织,这些组织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如果引导得当,他们将会变成中国革命的坚实力量。
最后,毛泽东在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具体组成要素之后,得出了问题的结论。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3]9这一论断,呼应开头,指明了我们的敌人和我们的朋友,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为中国革命的道路,扫除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方法论分析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主要使用了“解剖麻雀式”的调查方法,观一点而知全貌。中国有一句俗语,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的本意是麻雀虽然很小,但是它的五脏是很全面的,一个也不少。后来用来比喻事物的体积或规模虽然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解剖麻雀,是一种要对麻雀进行解剖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深入实际,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个别地方、个别单位、个别典型的科学剖析,求得对普遍情况的真正了解和对一般规律的正确认识。这一科学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的原理,符合人们科学归纳推理的思维规律,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第一,毛泽东使用“解剖麻雀式”的方法,对当时中国各阶级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一共涉及到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这几种不同的阶级。在毛泽东眼中,这些阶级就是“麻雀”,通过对这些“麻雀”进行分析,可以观一点而知全貌,了解到全中国范围内这些阶级的性质,从而对它们作出分析,指明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第二,毛泽东使用“解剖麻雀式”的方法,与他丰富的社会经历密不可分。毛泽东的社会经历非常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分别与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阶级有过不同程度上的接触,基本对他接触过的每个阶级都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在毛泽东早年的生活中,他与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接触是相对较多的。毛泽东幼年成长于湖南农村,对村里的地主有所了解。后来他入中学后,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对于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阶级成分了解更为深刻。在他加入了国民党,又因养病暂离国民党内部后,他返回韶山,发动了著名的“平粜阻运”运动。1924年,韶山闹水灾,许多农户的田地被冲,禾稻被淹,减产十分严重。1925年又遇大早,韶山一带数月无雨,大部分水田干裂,水稻枯萎,庄稼几乎绝收,天旱人慌,当地大地主陈述生、汤峻岩却趁机大发横财——他们相互勾结,抬高米价,米价格暴涨。后来,这些人为牟取暴利,居然把米偷运到湘潭县去卖,韶山米市关闭了。农民买不起米,也买不到米,许多人只得挖野菜充饥,还有一部分人被迫外出讨米求生存。农民找到了农会负责人,农会负责人又找到毛福轩,毛福轩又来请教毛泽东。毛泽东抽了几口烟,思考了一会,不慌不忙地道:“不是有农会组织么?可不能指望地主老爷发善心,不搞些斗争,地主老爷的米是不会平价卖出来的。”毛福轩小声道:“我马上召集党员开会,来个平粜阻运斗争?”毛泽东点点头,鼓励道:“不要怕,我们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就是汪洋大海,力量大得很。再说粮是乡亲们种来的,富户们不能见死不救,拿着粮食发天灾财,怎么说我们是站在理上的。打蛇要打七寸,这个运动最好先从最有权势的人开刀,如此一来,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可见,毛泽东与不同的阶级都有过密切的接触,对他们的阶级属性了解得非常深刻。同时,在领导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毛泽东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也清楚地了解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剥削性质,运用“观一点而知全貌”的方法,便可得知全国范围内的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状况,所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性质。
第三,毛泽东使用“解剖麻雀式”的方法,离不开他认真的调查态度。如果时间足够,条件又方便的话,毛泽东会随时随地做一个调查,来更深地了解中国底层的阶级情况。因养病而请假返乡的毛泽东,利用在韶山养病的这段时间,对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做了一个精心的调查。毛泽东回韶山时,正值春节后不久,前来探望的人和本门的亲友川流不息。毛泽东利用这个机会广泛接触群众,有时与农民谈家常、打骨牌、玩麻将,和大家搞得火热。他还和夫人杨开慧一道在乡下四处走走看看,认真、细心、严谨地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在做了这一番社会调查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中下层的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他得出结论:“以上所说小资产阶级的三部分,对于革命的态度,在平时各不相同;但到战时,即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和着革命。”而对于半无产阶级,他指出半无产阶级生活艰难,通常较易接受革命的宣传,而半无产阶级中的“极艰苦者,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
第四,毛泽东使用“解剖麻雀式”的调查方法,离不开他始终以无产阶级的立场来分析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毛泽东参与组织了各地的罢工运动,在这些运动的组织过程中,他详细地了解了我国的无产阶级的情况,指出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第一个原因是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除此之外,他还指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为我们指出了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为中国革命的前进指明了方向。另外,对于较难观察到和归纳到的阶级,毛泽东也不会选择性地忽略他们,而是也对他们做了分类。对于“游民无产者”,毛泽东也做了简要分析。他指出:“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
在对各个阶级进行了分析之后,毛泽东得出了结论:“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3]9毛泽东逻辑清晰,思路明确,有理有据,指出了我们革命时期的敌人与朋友,为中国革命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四、结论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运用解剖麻雀式的方法,以观一点而知全貌的方式,认真剖析了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为当时处于迷茫期的人们指明了革命的敌人和朋友,对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另外,这篇文章中无不透露着毛泽东早期的辩证法思想、阶级分析思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芒。“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今天我们如果想了解中国的阶级成分与各成分的具体状况,就必须要学习毛泽东脚踏实地、能吃苦、一步一个脚印的优良作风,而我们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要可靠而详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