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双一流”建设现状、困境及对策建议
2022-02-03郭松朋高翠玲
郭松朋, 高翠玲
(1.内蒙古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2.内蒙古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6 年6月,教育部正式宣布将985、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1]《方案》明确提出,要以绩效为杠杆,打破学科界限,构建科学的学科评价体系,鼓励高校间公平竞争,为高校提供平等的学科平台。[2]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聚焦“创新与实质突破”,引导高校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校的身份壁垒,为高校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内蒙古地处边疆,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双一流”建设存在一系列制约瓶颈。本文基于内蒙古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对内蒙古“双一流”建设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提供新方向、新视角和新思维,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一、内蒙古“双一流”建设现状
自“双一流”建设《方案》启动实施以来,内蒙古不断加大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力度,及时制定规划方案,实施多项政策和举措,在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以及区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双一流”建设规划方案及时出台
2016年,内蒙古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统筹推进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对自治区“双一流”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具体部署,旨在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学科整体布局,计划到21世纪中叶,分三个层次共支持4至6所高校和50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3]2019年,内蒙古教育厅制定《关于加快自治区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构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和运行体制机制。2021年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双一流”建设及学科布局进行了具体规划,提出实施学科集群(团队)建设项目。《规划》将内蒙古“双一流”建设的重点聚焦于构建学科集群(团队);遴选拔尖学科并予以重点支持,打造国内一流学科;遴选优势学科并予以积极支持,培育国内一流(自治区高原)学科;遴选特色学科并予以阶段性支持,培育西部省区优势学科。[4]通过对相关规划和部署的持续推进,内蒙古正着力打造布局完整、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体系。
(二)引才机制不断完善
内蒙古不断强化政策支持,构建引才、育才机制,结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草原英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等人才计划,出台了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为基础的一系列人才政策,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推进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各高校纷纷创新举措,落实人才引进及培育政策。如,内蒙古大学制定实施《“骏马计划”岗位暂行实施办法》,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6.27%[5];内蒙古农业大学强化“人才强校”战略,柔性引进院士2人,引进优秀博士194人,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48.91%(1)参见《内蒙古农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农大党发〔2021〕28号)》。。
除此之外,内蒙古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实施细则》《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当前,内蒙古已经有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前1%。学科引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其中内蒙古大学获批“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内蒙古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5]该实验室与内蒙古赛诺草原牧业展开深度合作,建成了黑头杜泊羊繁殖和杜泊头羊—蒙古羊杂交生产育肥基地,成功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内蒙古农业大学牵头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科技成果转化6000余万元,认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厅协同创新中心2个;5个益生菌菌种、11个兽用疫苗、3个牧草新品种及相关技术、6项发明专利完成转化,总金额5553万元,创造了较为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内蒙古科技大学立足自治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稀土在钢铁、镁、铝、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内蒙古工业大学凭借煤化工特色研究,获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项。内蒙古民族大学围绕蒙药学学科制定蒙药国家标准5 个、蒙药材行业标准24 个,“蒙药蓝红胶囊”“阿给喷剂”实现成果转化,创造经济价值240余万元。
(四)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内蒙古“双一流”建设成效初步显现,但学科整体实力有待提升,具备冲击一流水平的学科(A类学科)数量偏少,目前只有内蒙古大学生物学一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内蒙古仅有草学和科学技术史两个学科进入B+档,没有学科进入A类,入选B类学科17个、C类学科28个,在所有参评学科中,内蒙古高校的整体水平处于中下游位置。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推进缓慢,确定的一流学科未实现突破性进展。按照《总体方案》第一层次建设规划,到2020 年实现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蒙医学、蒙药学等5个左右一流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列的目标并没有如期实现。据2022年2月9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内蒙古大学生物学学科受到黄牌警告。
二、内蒙古“双一流”建设面临的困境
受多重因素影响,内蒙古“双一流”建设还存在整体规划统筹不到位、人才队伍支撑学科能力不足、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不深入、资金投入效益不明显、学科发展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一)整体规划统筹不到位
一是缺乏全局战略部署理念。从内蒙古“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情况看,自治区政策导向与资源分配多以校为单位,缺乏整体层面的统筹协调与规划设计,对全区同类或相近一流学科资源未进行优化整合,在一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尚未形成合力,致使各高校纷纷抢占现有资源,无法形成同频共振,造成资源浪费。内蒙古大学的生物学、生态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畜牧学、生态学等优势特色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融互通之处,但目前还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无法形成学科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同时,各高校科研平台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除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其他高校科研平台数量少、层次低,布局分散,尚未实现资源共享,诱发区内各高校出现重复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情况。
二是协同机制不健全。“双一流”建设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建设过程,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协同发力。虽然内蒙古成立了“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但“双一流”建设涉及诸多部门,各部门协调机制不够畅通、政策配套及有效衔接不够具体,致使政策协同效果不佳。比如在人才引进上,虽然出台了《人才引进和流动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各相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的衔接度较低,特别是在配偶调动、户口迁移、子女入学等方面,涉及部门较多且相关手续繁杂,并不能及时解决具体问题。而且,《总体方案》过于原则化,在具体指导上没有做到“一校一策、一学科一规划”。
(二)人才队伍支撑学科能力不足
立德树人理念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上,重“引进”、轻“培养”,特别是在聚焦优质生源、强化人才培养主体地位、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还缺乏符合内蒙古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的创新性举措。各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创新人才以及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普遍缺乏,支撑学科发展的能力不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能力较弱,重大创新突破性成果比较稀缺,原创性成果偏少。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研究人员在Nature、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还未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平台少,目前省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1个。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不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亟须进一步提升。
(三)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
“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扶优扶强,不是平均用力、“撒胡椒面”。“双一流”建设的导向是立足资源和产业特色,打造优势,突出引领,服务地方。内蒙古明确在第一层次重点支持生态学等16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学科水平,除蒙医学、蒙药学外,其他14个学科进入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11个、C类学科3个。而第一层次16个学科主要是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做出的选择,对学科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考量不够,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在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更多的关注,被排在第一层次的第二方阵,与内蒙古目前重点关注推进的稀土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契合度明显不够。
(四)资金投入效益不明显
内蒙古“双一流”建设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小。“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全区用于高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总数达到11亿多元[6],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依然明显。以河南省、江西省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其建设周期为5至10年,投入建设资金平均为35亿元[7];广西壮族自治区筹措资金18.6亿元,支持59个一流学科(含培育)建设项目。[8]由于经费总量相对不足,内蒙古“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只投入到了第一层次的 16 个学科当中。
目前,内蒙古“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还不够完善,经费支出结构、支出方式不够合理。按照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要求,“双一流”建设资金多用于购置仪器设备,如自治区本级每年直接用于人才工作的专项经费约1.2亿元,且主要用于人才的培养、选拔、激励以及平台载体建设,而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等经费相对不足。另外,仪器设备的采购手续繁琐、执行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专项资金效益的发挥。
(五)学科发展机制不健全
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未完全适应“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例如人才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以及薪酬分配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活力没有很好地激发出来。在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时,部分高校更多地关注专项资金的争取和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对“双一流”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关注不够。在学科布局上,未能有效突破传统学科束缚。比如在农牧业领域,缺乏对未来基因农业与分子育种、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营养健康农业的规划和布局。办学特色不鲜明,在泛性教育体系的框架下,内蒙古高等教育的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理念支持多而践行少,学科专业与地区资源优势相结合的科学性和深度不够,与其他省份相比,在以特色创优势、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聚合力、影响力方面仍然有很大差距。
三、内蒙古“双一流”建设的对策建议
学科规训理论认为,学科是由专门的知识、制度规范以及组织机构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内蒙古“双一流”建设应遵循学科的知识生产逻辑,统筹协调好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各类组织力量,立足实际,以育人为中心,强化战略布局,创新政策供给,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战略布局,创新政策供给
一是统筹抓好顶层设计。“双一流”建设不是某一所高校、某一个学科的单兵突进,而是需要从战略层面清晰定位、强化布局,做好统筹规划。内蒙古“双一流”建设要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出发,强化政策主导,大胆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学科资源协同整合,打破院校间的束缚,实施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支持由“一流学科”牵头构建跨院系、跨学校、跨区域的学科集群。对内蒙古各高校科研平台等学科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尽快制定出台与促进区内高校合作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如制定内蒙古高校实验室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施办法、建立高校间学科资源与信息公开共享平台等等,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
二是完善协同工作机制。政府承担着规划统筹、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绩效评估等主要职责,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强化政策举措,出台经费投入、人才引进、岗位设置、团队建设等配套政策,有效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力争实现“一校一策、一学科一规划”。畅通运行机制,建立衔接紧密、精简高效的协同机制。加大人才政策的衔接与落实力度,搭建“筑巢引凤”平台,创造人才发展的和谐环境,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认真兑现高精尖缺人才待遇,着力解决好引进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破除制约人才培养引进的藩篱,打通人才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立德树人,聚焦人才培养
育人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10]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没有人才培养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就难以为继。[11]故而,培养不出一流人才,就发展不了一流学科,也办不成一流大学。
内蒙古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要引导高校发展方向,使“双一流”建设回归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上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主体、以引进人才为有益补充的理念。要树立学科育人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吸引优秀学生融入学科团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等,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创新学科发展机制,加大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创新招生改革举措,制定优惠政策,聚焦优秀本科生源,建立人才发展留住机制,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支持,使之成为内蒙古“双一流”建设的最大基本盘和最雄厚的人才支撑力量。
(三)聚焦社会服务,融入区域发展
一是明晰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思路。“双一流”建设涵盖聚一流人才、强一流团队、建一流平台、创一流成果、供一流服务、做一流贡献等核心要义,决定了高等教育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研成果的内在属性,只有走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科技进步的道路,才能实现真正的“双一流”。内蒙古综合性高校要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学科集成,着力解决区域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其他行业院校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农牧林水草乳沙等行业和领域,加强应用研究与开发,把论文写在内蒙古大地上,并以此作为推进内蒙古“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导向。例如,内蒙古农业大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将草学学科发展根植于区域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绿色畜牧产品的加工和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布局,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要以“双一流”建设为依托,紧密结合当前内蒙古结构调整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建立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结构。要面向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科技兴蒙”行动,衡量一流学科建设的轻重缓急,尽快回应区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要加强顶层设计,聚焦现代能源、绿色化工、高新材料、健康乳业、荒漠治理、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急需的科技人才和创业团队,聚焦优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等重点领域,集中部署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三是聚焦具体领域,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融合。例如,在北方草原生态保护、现代畜牧业、蒙医药、能源、化工、稀土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指导和支持高校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攻关等,继续推进相关学科建设。加大对生物学、生态学、草学、林学、畜牧学等相关学科的建设力度,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提升绿色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巩固祖国北疆生态防线、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建设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等一流学科,提高煤炭、稀土、化工等传统工业的产能与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实现绿色工业转型升级;通过蒙医学、蒙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全区医疗、旅游、物流、大数据等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建设好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流特色学科为基础,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
(四)注重建设成效,合理统筹资源
进一步健全完善内蒙古“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一是多措并举,筹措建设经费。整合自治区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统筹中央、地方、基础建设、科研等各类经费,使其集中到“双一流”建设上来,避免因名目繁多造成的经费闲置、浪费、不到位等现象发生,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鼓励高校利用自身优势,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校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二是调整资金支出结构。加快制定内蒙古“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软件与硬件同步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引进、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资金的比例。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分配与使用办法,引导高校优化专项资金支出结构,真正将专项资金用在实处,平衡好人才培养、学科队伍建设、基础科研设备购置等各个方面的关系。
(五)突出优势特色,深化机制改革
一是坚持特色化办学和错位竞争原则,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要扎根内蒙古大地,依托区域资源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强化优势。各高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先为”的理念,把更多的时间、空间、资源和精力更加有效地集中到一流学科建设上来,积极培养壮大优势特色学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以特色创优势、以优势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要瞄准全国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立足内蒙古区位、资源、产业优势,把握好学科发展方向。针对内蒙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强农牧交错带现代农牧业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农业、草原生态建设研究,使内蒙古成为国家三大领域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关键技术突破的主力军。高校学科布局规划要进一步突破传统学科束缚,敢于在未来基因农业与分子育种、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营养健康农业方向上布局新的学科方向和新的学科专业,抢占学科前沿。建立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适应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学生就业困难的学科专业进行调整。
二是深化学科发展机制改革。内蒙古各高校要切实增强综合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治理体系,理顺校院系三级设置两级治理体制,把更多的人权、财权和事权下放给院系,强化院系对学科建设的直接责任,将学科建设成效列入院系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围绕“双一流”建设和“科技兴蒙”行动,按学科实际贡献和效益聚焦重点领域,统筹一流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学位点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着力构建“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高层次领军人物及团队”的运行机制。坚持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评价人才,建立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使用、考核、评价等动态激励机制,真正激发出各类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双一流”建设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开发等层面取得新突破。完善学科动态调整实施办法,逐步建立并完善与学校定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准入、预警与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引入立德树人教育成效、师德师风建设成绩、学科服务产业贡献等新内容,既要将反映内蒙古学科建设的毕业生规模、重点实验室数量、发文量等普遍公认的量化指标评价要素纳入其中,更要考虑学科对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主动性、真正解决区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难题的及时性以及培养人才的对口性等非量化指标,切实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学科质量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