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及提升路径

2022-02-03王礼芳

南方论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公共事务培育意识

王礼芳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汉中 723000)

公共精神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与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运行机制与规则,人的思维方式、人格气质、精神状态以及现代文明的风范体现出来,是支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力量之源,体现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神文化特质和现代化发展水平。[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进程中,公共精神培育已然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成分,关乎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社会向心力的形成和发展。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年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意义重大,因此,以新冠疫情肺炎为契机,深刻反思新发展格局下青年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及提升路径,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对提高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观念,它是人们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意识和精神状态。”[3]公共精神孕育于人们的社会公共实践活动中,是维系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纽带,是平衡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利益的重要尺度,对个人而言,公共精神是孕育公共德性的基本品质;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公共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储备,为形成正向的社会效应提供保障,反哺个体的成长,创造催人奋进的力量,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体现。

新时代公共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青年学生健全人格、追求真善美指引方向,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认知。新时代网络信息工具便捷,增强了青年学生的自由感和权利意识,网络信息平台成为青年学生社交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工具,但同时高度自由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诱使部分青年学生出现功利化趋向、自身责任意识淡薄、“利己主义”倾向明显、公共精神缺失的现象。在后疫情时代,对青年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既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也是新思想对青年学生理想人格的价值追求,是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完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诉求

《建议》中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4]任何民族精神,从根本上讲是该民族公共的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追求,公共精神是凝聚广大人民共同利益、预示社会文明与发展方向的具普世价值的优秀文化,真正的民族精神必然是包含“公共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5]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中最为能动的因素,青年学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主体,公共精神只有落实到当代青年学生责任担当中才能彰显它的强大生命力,促进全社会广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6]新时代社会治理要培育社会力量、重视社会参与。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管理者,是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涵养公共精神,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本质上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节,能有效调节利益问题,提升利益交往的信任度。在疫情防控中孕育而生的抗疫精神,是公共精神在具体事件上大众社会责任感的凝聚,是对公共精神实践性、情感性的诠释。对青年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有利于丰富青年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科学认识,感召青年学生关爱他人、关注集体、关心社会,推动社会公民公共意识的觉醒,凝聚国家力量,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是优化社会风气、提升国家治理的必要举措。

(二)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展开的,公共性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显性属性和根本要求,关系到每个人、社会、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公共性向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聚焦青年学生群体,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公共人,拥有公共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具备公共精神,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实践,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青年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加强公共精神培育,将理论教育同社会现实相结合,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的能力、水平,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三)新时代青年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是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

“公共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其存在的价值依规是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7]个体以独立的主体意识融入公共生活,参与公共生活、事务,自愿服务公共利益,提升公共精神,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新时代青年学生公共生活空间得到扩展,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与他人协商合作,维护公共利益有利于塑造青年学生的健全人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8]公共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价值精神,为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道德人格提供了方向。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正处于社会由物质主义价值观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变的过程中,更加追求物质生活的质量和精神意义,因此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十分重要。“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十分重要”。[9]青年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公民观念、社会公德意识、志愿精神以及独立的人格精神、利他观念、自律的行为规范。[10]是引导青年学生求实、求真、求善的价值准则,有利于青年学生摆脱旧的思想观念束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是青年学生必备的核心素质,这也是奋斗的时代人才力量所必需的精神品质。

二、新时代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挑战

“公共领域”是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生活的活动领域,公共精神是人的公共性存在方式在精神状态下的集中反映,是维系社会繁荣发展的精神食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11]青年学生必须具备公共精神,才能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积极表现,发挥自身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作用,但目前许多青年学生缺乏公共精神,主要存在很多青年学生较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消极参与公共事务、参与公共事务带有功利性色彩等问题,结合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公共精神培育体系不完善

学校是培育青年学生公共精神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公共精神教育两者在内容上是相互贯通的,具有一致性。青年学生的公共精神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以及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的积极作用,青年学生需要对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参与、公共精神有一定的认知,有一定的社会公共参与体验,才能对公共精神有一定的认识。学校作为青年学生公共生活参与的主要场所,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需要通过学校的理性启蒙。但目前学校公共精神教育存在如下问题:从内容上看,学校公共精神教育定位不清晰,内容流于表面形式,未能与社会实践情况相结合,没有明确的实施举措和目标[12];从教育形式上看,学校对于青年学生公共精神的教育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手段过于生硬,忽视社会公共生活道德问题教育,忽视社会实践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学校教育多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青年学生在学校管理体系中处于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这就导致青年学生公共参与意识不强,这方面知识欠缺,缺乏公共精神基本素养。因此学校公共精神培育体系必须结合当下社会生活现状,让青年学生了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现状和基本情况,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公共参与启蒙,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意识,实现公共精神认识与公共精神行为相统一,使青年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公共精神规范,发挥主人翁精神,发挥自身对社会公共参与的积极作用。

(二)青年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缺乏

首先,一些不良的思想倾向和实际行为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形成。公共精神是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社会参与中形成的,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形成了照章行事、注重私人亲情的观念,对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漠不关心的态度,只讲小圈子里的道德,一旦脱离血缘亲情环境,就表现出对社会公共秩序冷漠的态度,出现功利化色彩。其次,家庭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年学生公共参与的行动,对公共精神的培育产生不良影响。当前家庭教育主要围绕子女的升学展开,特别重视青年学生的课程学习,而淡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所占比重较大,其家庭公共关系简单、公共性需求低,父母对青年学生智力发展方面的期望高,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公共性质,忽视了公共精神的培养,导致这部分青年学生依赖性强、有较强“独尊”思想、自我观念强,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表现出公共精神缺失问题。再次,各种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公共精神素养冲击力较大,青年学生缺少公共参与实践。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虚拟空间的扩展使思想领域涌现各种复杂的社会思潮,如新消费主义思潮、泛娱乐主义、新自由主义思潮等,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唯利论渐而产生,在各种社会思潮和网络文化的渲染下,青年学生个体自我意识强烈,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变化,缺乏对国家、公共团体的责任感,出现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现象,迫切需要对青年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增强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

(三)青年学生动力精神不足

新时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面临的生活成本、精神压力等呈现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社会生活的幸福感指数出现下降趋势。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学业负担加重,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这都加大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压力。同时,现实生活中社会竞争加剧、贫富差距加大等现象增加了青年学生的挫败感,这导致青年学生在潜意识里注重自身个体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造成社会道德冷漠。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具备一定的政治和法律知识,明确社会公共参与的权利、义务和基本原则,明确特定的社会公共参与程序,但大多青年学生处于不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缺乏公共参与意识,导致个人的公共参与能力低,参与路径、方式匮乏,很难为社会公共事务提出有效建议,这就导致青年学生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价值,青年学生的社会公共参与体验感、社会公共实践积极性下降。因此,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还面临着动力精神不足问题,不仅要提高青年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境界,更要解决好动力精神问题,需要增强青年学生在公共参与中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切身感受公共参与的价值和意义,领悟公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提升路径

新时代的发展环境要求青年学生必须要有公共精神,只有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公共事务中,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利,促进共治共享社会的发展。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指学校及其他管理部门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主体身份,使其形成公共参与意识,发展其公共德性品质和公共关怀精神,是对其思想精神的变革和发展。[13]增强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唤醒青年学生社会公共意识、社会责任感,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需要从学校教育、实践等多方面去引导和提升。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线,构建学校公共生活,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学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是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场所,增强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必须给予青年学生一定的公共生活体验,培养其公共参与意识。青年学生生活环境以学校和家庭为主,其对社会公共生活的感知体验和对社会公共人身份的认知应从学校公共生活开始。首先,增强教育主体的公共责任意识,教师是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践行者,要用正确的思想信念引导、感化学生,组织公开透明的公共活动和自愿服务公益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老师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其次,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推进课堂教学渗透,整合相关课程,加快适应时代背景的公民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在不同学科的合力培养下增强公共精神。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于公共精神的认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能力,进一步做到公共精神情意的培养。最后,营造公共精神培育氛围,健全校务公开、平等协商等制度,做到学生集体决策学校事务,彰显青年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宣传公共生活规则,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构建公共精神概念,提升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二)以网络媒体为平台,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拓宽公共精神培育领域

公共精神具有整合性特征。它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精神、一种社会整合精神,要求在个体的主观意愿中具有追求公共利益的整体意识,这仅靠家庭、学校、社会某一方面是很难实现的。[14]新时代网络媒体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青年学生了解、参与公共生活的主要渠道,更是新时代提升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借助政府的公信力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规范网络语言,创建以正能量传播为主流的多媒体交往平台。在社交媒体上展示道德模范评选、宣传先进道德模范事迹、传播社会公益典型事例,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里传播先进公众人物的人生观念、道德素养、价值信仰,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帮助青年了解社会现实、直面社会实践问题,形成正确成熟的处世态度和原则。其次,利用公开交互的网络空间,进行线上线下统筹治理,落实青年学生的参与权,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权利与参与价值,并密切关注青年学生的发展动态,做到与学校教育相互合力,及时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三)聚焦青年学生主体,提高公共参与素养,坚定公共参与信心,增强其动力精神

公共参与素养主要是指公民参与公共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和能力。[15]提高青年学生公共参与能力和素养,是促使青年学生践行公共精神,提升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必要举措。由于长期公共精神培育的缺乏,许多青年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公共参与素养,公共参与信心、积极性不高,加之新时代环境给予青年学生的压力,青年学生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形成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要使青年学生践行公共精神,提高公共参与素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以社会公共活动为舞台,在实践中构建青年学生的德性关系和共同体意识,通过文化广场、街道社区等活动组织,开展一系列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普及、理论知识宣讲等具有公共特色的青年学生公共志愿服务,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服务意识、公共责任感,在实践中丰富青年学生的共同体意识,促进青年学生自觉践行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公共参与素养。另一方面,加强公共参与能力训练,在学校加强公共精神、公共参与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青年学生的社会公共参与需要具备一定的方法,协同公共制度,开展公共参与技巧、方法训练,规范青年学生公共参与行为,激励正当行为,惩戒不合理行为,建立实践交往机制,协助青年学生与社会公共事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让青年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去感悟体会公共精神的实质内涵,提升对公共精神的认知。

猜你喜欢

公共事务培育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社区冲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写作水平途径研究
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新模式分析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