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音乐文化在基础教育课堂的传承
2022-02-03郑艳华
郑艳华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0)
中国是一个拥有厚重人文传统的国度,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文化逐渐孕育生发,积淀至今所形成的深刻内涵已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性格里。黑龙江作为边疆文化大省,人们用劳动创造了宝贵财富和精神文化食粮。为落实义务教育 《课标》 中的要求,以哈尔滨市基础音乐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课题组挖掘本土音乐特色资源作为国家课程补充。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教学比赛、专家指导、实地考察、走进院团学习、送戏进校园等方式,提升一线教师理论及艺术水平,立足让更多的本土音乐走进学生心中,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研究形成的“四位一体”(即教材、教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量表) 课题研究成果,为不断探寻课程实施、课程育人、课程传播提供有效途径与策略。试从以下5个方面来简要阐述基础教育课堂中如何传承黑龙江地方特色音乐及文化。
一、挖掘民歌关键要素,理解民族音乐文化
在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民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人们表情达意、诉说生活的重要载体。每一个地域和民族的歌曲都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在民歌教学时,教师将聆听演唱和了解民族地域风土人情有机融合,立足全方位来感受民歌及其文化意涵。如,在学习赫哲族民歌“幸福的生活”时,教师应介绍生活在黑龙江三江平原上的赫哲族以渔猎为生,歌词中少不了对江水、鱼儿的描述。歌词中的“赫尼那”是典型的衬词,而羽调式旋律,波浪式的高低起伏,似渔船在江面上飘荡。学生边演唱边体会赫哲族民歌的旋律特点,通过小组对唱、模拟场景等形式感受其中蕴含的渔猎文化,体会赫哲族人民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这种从旋律和人文角度的双向学习体验,促进了学生对民歌艺术特色的感悟和理解,增进对民歌和民歌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二、以龙江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音乐文化传承
戏曲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文明血脉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龙江剧作为黑龙江地方戏曲新剧种,以二人转、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逐步丰富发展成戏曲形式。在传统戏曲“四功”——唱、念、做、打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舞”和“绝”,形成了龙江剧“六功”的独特风采。通过跟随龙江剧多位表演艺术家的学习,教师将学习得到的本领运用于基础教育课堂中。如,关于龙江剧 “六功”的了解,教师运用聆听原作、示范表演、实践体验、小组表演、组间互评的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中,教师戏装演唱《木兰传奇》选段,给学生以艺术震撼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双锁山》 中学生的念白像模像样,《木兰传奇》 选段也唱得有模有样。当教师的甩手绢“绝活”亮相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练习,手绢在指尖旋转飞舞,景象热闹非凡。“马鞭”的出现,让学生们兴趣大增,披上斗篷,扬起马鞭,大将军一样的指挥千军万马,那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更让人动容的是龙江剧名家白淑贤老师苦练基本功的视频,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学生们感受到只有具备肯吃苦、肯流汗的精神,才能练就过硬的本领。通过体验龙江剧,学生们感受到龙江剧的艺术魅力,旋律中流淌的家乡味道和艺术家的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陶冶和影响着他们。长此以往,基础教育课堂会不断涌现出一批批龙江剧观众、票友,促进龙江剧艺术的传播与传承。
三、以红色精神为引领的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化渗透
任何精神都是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存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黑龙江“四大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被党中央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3]。在“第一路军军歌”教学课堂,学生边唱边感受东北抗日联军长期、艰苦、壮烈的斗争。在“北大荒人的歌”教学课堂,那句“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旋律高低起伏,大气磅礴,牵动着学生们的心。他们在感受黑龙江丰收景象的同时,又为“垦荒人”“扎根边疆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精神鼓舞着。在“我为祖国献石油”教学课堂,学生们穿上石油工人服装,头戴安全帽,以铿锵有力的声音,激动地唱着“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感受跳动的旋律衬托下石油工人的乐观精神。
身为龙江学子,学生们能在音乐课堂中体验家乡的优秀音乐作品,内心备受鼓舞和鞭策。在红色精神映照下,他们感恩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感恩“垦荒人”“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执着坚守;感恩“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大无畏气概。学生们边聆听边交流,动情的表达感染着每一名学生。而学生课后的随口哼唱,让人们看到黑龙江“四大精神”已开始印刻在他们心中。
四、新时期的原创音乐带给学生的文化自信
每当我们唱起“太阳岛上”“这片黑土地”“我的哈尔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歌曲,就自然地想起黑龙江,想起美丽的家乡。春日暖阳、夏风碧草、秋意彩林、冰情雪趣构成黑龙江四季的华美乐章。在“我的哈尔滨”教学课堂,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旋律的意境优美。通过分组唱、领唱、合唱等形式,加强对旋律的记忆和准确演唱。同时,教师不忘从歌词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感受歌曲中哈尔滨的“洋气”和“大气”带给人们的美感等。在“这片黑土地”教学课堂,学生们将歌曲和黑龙江的风土人情紧密融合,在演唱之余增加对家乡音乐文化的认识。家乡的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温润学生心灵,陶冶艺术情操。同时,还注重信息技术功能的运用,采取多媒体视听结合,通过讲述音乐故事,引导学生多角度了解家乡音乐及文化,感受新时代家乡巨变,升华作为黑龙江人的骄傲和自豪。
五、领略以俄罗斯音乐为代表的异域风情
哈尔滨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城市,据史料记载,早在19世纪60年代,许多俄国人就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哈尔滨这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多数俄国人离开了中国,但俄罗斯文化作为人类宝贵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哈尔滨。每当走进中央大街就会想起俄罗斯特有的小调,他们为靓丽的哈尔滨增添了异国风情。将俄罗斯代表性音乐和民歌引入本土教材,当学生们听着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感受俄罗斯人民沙俄时期背负的深重苦难时;当学生们学着用俄文唱起跳跃的“喀秋莎”和悠扬的“小路”时;当学生们听着俄罗斯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时;无不感受到他们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文化本多元,引导学生吸收世界各国音乐文化之精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审美能力的多角度提升,已成为美育范畴的基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尤为重视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本省音乐艺术引入基础教育课堂就是将民族的基因植入学生心灵,帮助学生们从音乐中感受乡土文化和中华文化,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这是音乐教师的责任也是情怀。在传承家乡音乐文化路上,除了自身研习外,还需要建立长效学训机制,提升艺术理解力,让家乡艺术以多种方式走近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得到乡音、常忆起乡乐、记得住乡愁。赓续中华血脉,做到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