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研究

2022-02-03杨建云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心领导干部

杨建云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20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1]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意义重大。

一、着眼于学,建立理论武装的学习制度

1.明确学习内容。首先,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恩等著作中有很多关于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的阐述。党员干部要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有选择性的学习。党员干部要把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 等文章学深悟透,牢牢把握其精髓。其次,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 等。要认真学习,真正把握初心、使命的内涵和实质,用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指导工作。最后,学习“四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不忘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2.明确学习方式。首先,强化个人自学。党员干部要有学习规划,少一些应酬,多一些读书,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明白为官做人的真谛。其次,重视集体学习。各级党委(党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理论学习,实现理论学习规范化、常态化。再次,利用好民主生活会等党组织生活。各级党组织要正常开展党组织生活,特别是充分利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把集中学习、支部研讨等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实效性。

二、着眼于信,建立触及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1.进一步完善主体责任制。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要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年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督促各部门负责人抓好本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监督检查,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实落地。严格实行责任制,各级党委 (党组) 要切实担负起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责任,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领导,要严格追究责任。

2.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首先,完善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制度。在健全省市县三级党校的基础上,在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员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精心设计、周密部署。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与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等密切相关的内容。其次,建立健全干部学院培训制度。根据需要,探索建立符合地方色彩的干部学院。最后,建立健全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尤其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要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制度,使基层党员干部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范。

3.进一步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首先,完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使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其次,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是以政治要强为引领,坚持“六要”标准,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坚持“八个相统一”,“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最后,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完善齐抓共管制度,营造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三、着眼于行,建立躬身实践的调查研究制度

1.实行调查研究常态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扑下身子”。搞调查研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经常化、常态化。领导干部要研究制定调查研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发挥头雁效应。

2.发现问题,务求实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问题去调研,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3]。特别是要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调研人员要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

3.轻车简从,减轻负担。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上级部门在进行调研时,人数要精而又精,陪同人员要尽量减少。在接待方面,不安排下属或者群众迎送,不安排专用车辆开道,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花草草。在食宿方面,陪同人员要少,饭菜规格要低,不参加与工作无关的私人宴请。

四、着眼于实,建立排忧解难的为民服务制度

1.健全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首先,确定接待日期。各级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群众来访接待日期,固定每月或每周的某一天。其次,确定接待领导。接待领导应该是单位或部门的主要领导,说话有分量,人民群众信任。再次,确定接待内容。列出内容清单,贴在墙上或印在纸上,让群众心中有数。最后,做好保密工作。对来访群众及其反映的情况要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否则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2.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明确提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4]谈心谈话是及时了解掌握干部群众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在坚持平等、求实、信任原则的基础上,对干部职工进行必要的谈心谈话。

3.健全家访制度。首先,确定家访对象。各级领导干部要把那些生活有实际困难的,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思想上消极颓废或存在疙瘩的作为重点家访对象。其次,确定家访领导。家访领导级别要高,说话有分量,有重大决策权,应该是单位或部门的主要领导,人民群众比较信任。最后,注重解决问题。家访领导要结合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访问,倾听他们的呼声,发现并解决问题。

4.健全群众来信来电回复制度。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领导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往往能够及时发现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反映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匿名或实名写信、打电话是比较常见的两种。对于群众的来信来电,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回复。对于群众的来信要做好登记,分门别类,确保无遗漏、无损坏,妥善保管。公布有关电话要及时接听,不能让电话成为摆设。来信回复要及时,并给予明确答复,让群众满意。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群众受到打击报复。对于泄露群众信息的领导干部或普通工作人员,有关部门要严格追究责任。

五、着眼于促,建立干事创业的激励担当作为制度

1.完善奖励机制。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对于工作业绩突出,能力被群众认可的干部,要在物质利益上进行倾斜,让踏实重干的人感受到公平正义。坚决反对“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思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原则,及时提拔重用敢于作为、善于作为的干部,清理、淘汰那些缺乏担当精神、工作浑浑噩噩的人,让兢兢业业的干部在政治上充满希望。

2.完善考核机制。在经过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考核办法并印发给每一位干部或者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公布,使规章制度上墙。考核机制要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真正有效管用而不是流于形式。组织人事部门要强化考核机制的贯彻落实,客观公正地考核每一名干部。完善惩戒机制,对于那些考核不过关的干部,要给予应有的处理。

3.建立容错纠错机制。2018年,中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按照文件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论述,要加快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一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定容错范围,让干部放下心理包袱。二是对于符合“三个区分开来”情形的,实施容错免责。三是对于那些因积极进取而造成工作失误的干部,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补救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改错纠错。

六、着眼于改,建立立查立改的检视整改制度

1.做好检查。一是党员干部要经常“照镜子”,对标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先进典型、对标人民群众的期待,通过自查,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二是在党员大会、支部会议、民主生活会等党组织生活中,党员要用好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一名党员,做好互查工作。三是建立严格的督查制度,上级党组织要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督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2.做好整改。朱熹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是人有错误就要改正,没有就自勉。发现问题之后要立即整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党员干部通过自我检视发现不足后,要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我净化,不断完善自我、突破自我。上级有关部门应对症下药,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解决某些共性问题。建立整改结果公示制度,使整改成效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检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6]必须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原则,狠抓落实,才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猜你喜欢

初心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