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探析
——以市域社会治理背景为视角
2022-02-03王冰冰
王冰冰
(大庆市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前全国人民奋斗的新航标。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精神传播、振兴民族文化的主阵地,应担负起时代使命,推动全民阅读、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精神需求。市域社会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大庆市图书馆为例,剖析公共图书馆现有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读者需求,提出公共图书馆适应延伸服务功能的策略,打造满足市民多种文化需求的多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为公共图书馆开启新服务模式提供思路,为大庆转型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
2017年发布的 《“十三五” 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 中提到,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确保全民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和谐社会建设顺利开展。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公共图书馆应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满足不同层次公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列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随着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公共图书馆也从提供单一的图书借阅、文献传递、信息咨询等服务的专业机构,逐渐转变为服务大众、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体,打造符合大众的精神文化阵地。公共图书馆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及公共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服务模式及服务方式,举办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在“互联网 +”的浪潮下,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开展数字阅读、品牌推广、移动图书馆、读者信息交流平台等传播公共文化的特色服务。这些创新性的服务当前均处于起步阶段,要真正发挥互联网的资源配置优势,提升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就需要了解读者所想、所需,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公共图书馆成为人们探索知识、享受休闲时光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1]
二、公共图书馆当前服务存在的不足
1.服务宣传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系列文化服务,大多采用在图书馆网站主页上发布公告、图书馆内粘贴海报形式通知读者,不经常去图书馆的读者很难得知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即使经常去图书馆阅读的公众也未必能经常访问公共图书馆的网站,致使参加活动的人数不多、热情不够,很难达到预期传播、推广公共文化、提高公众精神文化品位的效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从策划方案、人员、形式等系列过程,每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终达不到预期效果,实在令人惋惜[2]。现在信息服务不断向着多元化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化活动宣传工作节奏要加快,同时要接地气,很多儿童及老年读者可能不上网,为了让特色人群也能享受到文化盛宴,更要动脑筋,采取灵活推广方式,让文化服务惠及全民。
2.沟通机制不健全,缺少基础调研。在公共图书馆传统的静态服务之外,所开展的系列动态服务及特色服务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读者实际需求了解不够,与读者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不顺畅。只有掌握读者需求、建立交流平台,才能使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不脱离大众,才能保障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用户手中。虽然当前各公共图书馆均已开设自己的运行网站,还有一些图书馆已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以及APP数字阅读服务,但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多数公共图书馆APP互动功能尚处于初级阶段,全国仅有3所公共图书馆APP有交友功能,4所图书馆APP能实现评论功能。首都市民学习空间、吉林省图书馆两个APP功能较多,具有评论、分享、点赞、交友、在线咨询5项功能,能满足目前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交流。此外,从图书馆开展的APP 数字阅读服务来看,即使这样具有很强互动功能的服务项目与读者的沟通依然不顺畅[3]。
3.公共图书馆举办的文化服务活动缺乏持续性。目前,多数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文化服务活动连续性和系统性较差,只有“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活动能暂时保证年度连续性。但是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特殊人群、传统文化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持续性无法保证,经常突然出现,莫名消失,缺乏系统规划。公共图书馆在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发挥的作用显著,肩负着推动全民阅读,担当着促进全民实现终身学习的重任。随着终身学习观念深入人心,公共图书馆为大众提供的文化服务也要有长期性、持续性。只有让市民在图书馆的学习生活、阅读生活、休闲生活常态化,才能让“乐享图书馆”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4.公共图书馆功能服务单一,缺少综合型人才。公共图书馆作为现代公共服务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提高公民幸福指数,但开发公共图书馆的休闲功能也间接地完善着公共服务体系。[4]。公共图书馆需要改变原本单一的图书借阅服务,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压力空前突出,公共图书馆满足读者对知识需求之外,缓解精神压力,提升人们幸福指数,也是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方式,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公共图书馆需要培养综合型人才,满足服务拓展的需要。
三、公共图书馆打造多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的对策
1.把握时代契机,着力完善服务体系。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的颁布,以满足公共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公共图书馆,秉持平等服务、普遍开放、共建共享、以人为本等理念,不再仅仅是阅读、借书的实体设施,更是文化中心,人们能够在此休闲聚会、获取信息,满足精神需求,提升幸福感。目前,大庆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庆市图书馆致力于打造一个为人们提供多种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为此,积极建立法人管理制度、读者服务制度、服务反馈制度等,从制度层面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力争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
2.“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公共图书馆多年来一直是相对封闭的空间,读者主动来馆阅读,馆藏资源静态分享。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公共图书馆应该顺应市民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实践普遍开放、共建共享的办馆理念,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让馆藏资源“活起来”,打造开放的“第三空间”。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与创客合作,开启创客空间服务功能。大庆市图书馆于2016年正式启动创客空间服务,它属于公益性质的新型空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东北三省公共图书馆中率先开展的创新服务。大庆市图书馆的创客空间由路演讨论、培训交流、展示体验及少儿活动4个空间组成[5]。通过招募热衷于创业、甘于奉献、倡导信息共享、有意推广个性创意等方面的人员与图书馆一起策划活动,让用户享受学中玩,玩中学的乐趣。创客空间内有许多开发儿童智力的项目,得到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属性决定其活动性质,但公益活动不应只局限于馆内,更应该“走出去”,传承城市文明,惠及更多群众。在市域社会治理的背景下,主动携手社区,让居民不出家门享受文化服务。
3.以人为本,提供定制服务。公共图书馆被视为城市“第三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沟通的空间。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需要以读者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了解用户需求,打造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服务模式,营造一个畅所欲言、放松自己的“世外桃源”。据2018年大庆市图书馆开展的全民阅读问卷调查和2019年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个性化需求呼声很高。为此,大庆市图书馆根据读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绿荫服务”“惠读行动”等便民服务,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大庆市图书馆与新华书店、百湖书艺馆合作,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为读者提供更及时、更便捷的借阅服务;为进城务工人员、特殊教育学校、孤儿院、福利院、监狱等弱势人群和特殊群体主动送书上门;在建军节、教师节、护士节等特殊节日,为军人、教师、护士开展免费办证活动;为有听力障碍读者播放无障碍电影,为不方便到馆读书的读者提供图书免费邮寄服务等。
4.秉承“三个轴线”,加大宣传推广。从城市文明发展看,书香绕城才能铸就精神家园;从个人发展看,阅读是精神成长提升综合素质的加速器。公共图书馆需要创新思维,设计更加精彩,又不乏持续性的活动。以用户需求、社会需求、时间三点为轴线,制定详细策划方案,举办连续性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季等,潜移默化引领城市阅读风气,引导、帮助、服务市民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在特色节日、特殊节点开展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例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大庆建市40周年,大庆市图书馆开展了特色书展。邀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纪念章”获得者、参与油田开发的老会战等参与“大庆讲坛”“真人图书”等活动,组织“小油苗”参观第一口井等工业遗址,激发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怀。
公共图书馆是文化公益机构,旨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道德修养。要发挥文化建设功能,需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让图书馆举办的文化活动惠及全民,使公共图书馆成为文化建设的标杆,激发民众的阅读兴趣。利用信息时代便利及优势,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发挥各种信息载体的传播优势,与时俱进,开设网站、数字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交流平台[6],与微博、微信等信息载体相关联,实现服务方式和服务空间的扩展。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宣传图书馆的文化活动、特色服务、娱乐服务,让公共图书馆成为文化阵地、宣传阵地。通过微话题的形式与读者互动,不仅可增强全民阅读推广的效果,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阅读倾向,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实现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