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裘万顷诗歌中的“鸟”意象

2022-02-03刘杰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野鹤鸥鸟鸿雁

摘 要:裘万顷的诗歌中出现过很多意象,而鸟意象是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通过研读裘万顷的诗歌可以发现,其诗歌中的鸟意象主要分为三类:鹤,象征着其为国请命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其仕途不顺时的归隐之心;雁,代表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失意时的苦闷情绪;鸥鸟,则是其希望友人提携的渴望之心以及自己所向往的平静淡泊之志。诗歌中对鸟意象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裘万顷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清晰地描摹、勾勒出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裘万顷在选取和建构鸟意象时呈现出了显著特色:传情达意的媒介、物我交融的境界。

关键词:裘万顷 诗歌 鹤 雁 鸥

裘万顷(?—1219),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人,是南宋后期的江湖诗人。孟子曾提出“知人论世”的主张,要想了解裘万顷诗歌中的内在含义就必须从裘万顷的人生经历出发。裘万顷生活在南宋后期,这个时期内忧外患严重,权臣当道,使得裘万顷一生仕途不顺,想要为民请命却又无法实现。苦于现实的无奈,他只有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所以意象就成了他诗歌中常常化用的对象。“意象”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许多诗歌中的自然景物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物象,而往往是作者借物抒情后所形成的意象。鸟意象在裘万顷的诗歌中出现次数多、频率高,可以说是贯穿始终。通过研读裘万顷的诗歌发现,其诗歌中的鸟意象大致可分为三类:鹤,象征着其为国请命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其仕途不顺时的归隐之心;雁,代表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失意时的苦闷情绪;鸥鸟,则是其希望友人提携的渴望之心以及自己所向往的平静淡泊之志。诗歌中对鸟意象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裘万顷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清晰地描摹、勾勒出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一、裘诗中的“鹤”意象

裘万顷的诗歌中有很多首都含有鸟意象,而鹤意象就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主要是春秋战国以来养鹤之风逐渐兴盛的原因。《左传》中就曾记载过一段轶事:闵公二年(前660),卫国国君赤爱鹤养鹤之事,甚至赐予鹤爵位,让其“乘轩”“有禄位”,而最终导致国家战败的惨烈结局。这虽然是个反面故事,但从侧面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鹤就已经是贵族的宠物。同时,这也是古人们开始养鹤的较早记载。后来,养鹤之风逐渐兴盛,直到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在发展过程中,鹤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由一开始先秦贵族的宠物到后来宋代的“梅妻鹤子”,鹤所寄托的情感类型也愈加丰富。

鹤以其性情高雅,形态美丽,又因其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洁的德行。古人多用鹤来形容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由此可见,鹤在我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情感象征,使其成为不同类型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拓宽了表情达意的时空外延。诗人们常用笼鹤来表达自己被生活所困,或者是为功名利禄所累,而野鹤则成为隐逸情怀的象征,同时鹤意象也体现了诗人的高雅生活意趣。相对于前人只是将鹤作为自己把玩的对象,裘萬顷则常常以鹤自喻,在诗歌中是带有命运共同体感知的知己般的存在,裘诗中的鹤意象出现的次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具有一定的意象内涵,充分地展现了裘万顷的意识情感。

1.“仙鹤”意象

鹤意象在裘诗中首先是仙鹤意象,主要在其《乙亥六月乡民祈雨寿春祠下嘉澍既降槁苗尽兴万口一辞颂神之德予喜聊成俚语以书祠壁》一诗之中。裘万顷在诗中写道:“忧时曾上天庭疏,悯物今为旱岁霖。一夕风霆百川水,四郊香火万民心。山巅定有烟霞宅,夜半常闻钟磬音。傥许尘踪拜仙驭,何时得与白鸥盟。”此诗中的“仙驭”便是仙鹤,诗人看到百姓久旱逢甘霖非常开心,于是就写下这首诗,在开心之余,诗人也表示自己想要为了百姓幸福而追随仙人隐居的忧国忧民之心。可见,诗人骨子里的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江湖诗派特有的品质,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那种避世与积极入世的矛盾心理,诗人在朝堂之上位卑而不能为百姓请命,就只能在心里请求仙人们保佑百姓,这种感觉恐怕也只有诗人自己能体会吧!当看到自己对仙人请求下雨来拯救黎民百姓的愿望实现之时,诗人竟想要放弃世间的一切追随仙人。可见,诗人在现实中无法救黎民于水火的无奈以及失望。就像《安乐窝三首》中他写的“老仙驾鹤蓬莱去,丹灶而今属后人”那样,诗人经历了一系列挫败的事情,尤其是自己在朝堂之上不甚得意,于是便赌气般写下这首诗,希望自己放下世俗的一切,像一个老仙一样驾鹤远去,将这世间为民请命的事情留给后人。显然,这只是诗人的赌气之语,倘若他真的想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又何必发出这些无关痛痒之语来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呢?

2.“野鹤”意象

裘万顷在朝堂之上一直不甚得意,他无时无刻不想要为民请命,又无数次被现实击败,他苦恼却又无可奈何,唯有将自己想象成遨游世间、无忧无虑的野鹤。裘万顷的好友刘克庄就曾在《挽竹斋诗》中写道“畏闲如野鹤,偶出似祥麟”,描绘裘万顷如“野鹤”一般的生活状态。裘万顷也说自己向往成为一只野鹤,摆脱这世间的苦恼,体现了诗人有意归隐之心。裘万顷在其诗歌中虽未直接提及野鹤这一意象,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体会到诗人的心之所向,就比如《再呈仲庸》一诗中,裘万顷写道:“自从和靖收声后,一时翰墨归坡仙。”此诗中有很多典故,其中“和靖”二字便是诗人林逋。诗人在仕途迷茫以及“蹇驴乌帽照霜颠”之时,想起了林逋“梅妻鹤子”之美好,于是也产生了一丝归隐之心,但是诗中的归隐之心又是这般隐藏。可见,诗人只是仕途不顺时发一点牢骚罢了,并不是真正想要归隐。再如《寄题真爱堂三首》中所写的“真实爱山今有谁,此心猿鹤已难欺”那样,诗人在此时已经开始展露自己的内心,也表示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归隐,而是自欺欺人之举。

综上,鹤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生命意象,承载了裘万顷或是失意或是寻求慰藉时的感性生命情感,象征着诗人在不同阶段的生命感悟,因而在表达生命体验的诗作中起到重要的表情达意作用。

二、裘诗中的“雁”意象

裘万顷一生之中经历十分丰富,虽未位极人臣,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裘万顷的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裘万顷二十四岁乡试中举,二十五岁进士及第。历官乐平簿、秘书监丞、新昌县令,入豫章幕,又历江淮两浙及闽广南路坑冶铸钱都大司检讨、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后归隐西山两年,再次入幕,卒于官。可见,裘万顷一生漂泊游宦,无所归依。他的一生经历非常丰富,由于一直游宦的缘故,裘万顷一直与亲人朋友分离,所以在裘万顷的诗歌中通常喜欢“雁”这一意象,或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或表达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之心。在他的诗歌中,“雁”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鸿雁”,主要承担其思念之情;二是“大雁”或是“凫雁”,主要承担其仕途不顺时的寄托之意。

1.“鸿雁”意象

裘万顷十分喜欢交朋友,无论是江湖诗派的诗人,如刘克庄、戴复古等人,还是在朝堂之上的同僚,如杨简、洪迈等人。诗人和兄弟友人由于一些原因不能相见之时便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而寄托思念之情最有力的意象便是鸿雁。裘诗中有很多次提到鸿雁,尤其是赠友诗中,如《送范光伯北行》中诗人写道:“秋风鸿雁来,因之东南翔。写君磊块胸,慰我离别肠。”秋天到来,鸿雁南飞,带去诗人的思念。诗人用鸿雁来寄托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安慰自己的思友之情。裘万顷在其《钱主簿入京三首》中也提到“待倩天边几鸿雁,为传消息到皇州”,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寄予鸿雁为朋友带去。可见,鸿雁主要是诗人在思念故友时比较常用的意象。《读伯诗卷》中一句“别后相思梅折尽,书成欲寄雁来迟”,诗人用一“尽”一“迟”来表达见不到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分离后就算有书信往来,但也总觉得那么迟,哪怕鸿雁飞得那么快也觉得不够。又如《寄刘择君新居成》中“西风吹雁过吾庐,特地传君一纸书”一句,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在这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气氛中传达出最热烈的感情,这才是最适合友情的诗。

除了赠友诗中具有鸿雁意象,裘万顷在写给其弟弟的诗歌中也同样具有鸿雁意象,在其《元龄弟寄悲秋四诗》中所写“勉和新诗寄鸿雁,江城夜月觅君看”,诗人在写完一首诗之后想要和自己的四弟分享,但是四弟远在江城,没办法给他看,于是诗人竟迫切到想将自己的诗托付给鸿雁,让鸿雁将自己的诗与思念带给远方的四弟。可以说,诗人笔下的“鸿雁”既是友情的象征又是亲情的体现。“鸿雁”仿佛就是自己,想要无时无刻穿梭往返于朋友和亲人之间。再如《善利阁次伯仁所题赵子良画四首》中也有相似的情景,“区区稻梁谋,君亦逐鸿雁”,可见,鸿雁在诗人的眼中亦是自由的象征。

“鸿雁”除了代表对兄弟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外,裘万顷也用“鸿雁”来表达自己失意时的苦闷与孤独。正如裘万顷在《夜坐》中写道“炉火篝灯孰与同,此心吾欲付冥鸿”,诗人在孤枕难眠的夜里,看着眼前萧条的景象,独自一人在漏风又漏雨的房间里形单影只,他竟然想要将自己的情感寄托给冥鸿。这句诗一语双关,既表达了自己的孤寂之情,又表明自己在朝堂之上不得意想要归隐的想法。《秋日即事》中也曾用断雁来表达自己的孤寂之情,“断雁声边小雨来,菊花强半卧苍苔。乍寒天气难宜酒,冷淡无心把酒杯”,从这冷淡的语气中可以体会出诗人在失意时的苦闷之情。

2.“大雁”或“凫雁”意象

裘万顷的一生,起起伏伏,在仕途上一直不甚得意,他渴望为民请命,却又奈何自己的能力有限,无助之时也曾有过消极情绪,诗人苦于现实的无奈,作诗来消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排解消极情绪之时,诗人常常寄托于一定的意象来排除心中的苦闷,而其中的“大雁”与“凫雁”就成了他的“掌中之物”,诗人在其《出门》一诗中就曾写道“目前稻粱谋,凫雁方齐飞”,这句诗虽然化用了杜甫的诗,但是其中也是诗人心中的所感所想。诗人在仕途上甚是不得志,但是为了生活还要继续坚持的无奈跃然纸上,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朝廷混乱局面的难过之情。另外《竹斋述事》中写道“稻粱作计吾不愿,愿学沧海鸿飞冥”,诗人在此时已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隐忍与借口,而是真正想要离开朝廷,远走高飞,像一只大雁一样自由自在。如果说,之前的《出门》中对朝堂还有一定的留恋,此时的《竹斋述事》当是其心灰意冷之时的作品,诗人的苦闷逐步加深,充满了自己还没有得到救赎的难过与悲伤。再如《题老悟画四首》中写的那样“吏隐三年楚水头,每随凫雁杙扁舟”,诗人的无奈就在这短短两句话中得以体现,道出了诗人一生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与艰苦。

三、裘诗中的“鸥鸟”意象

鸥鸟,在我国诗歌意象中十分常见,诗人们对鸥鸟的追求与热爱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于乡野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俗世争斗的厌恶,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他们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思想境界,但是裘万顷的诗歌中沙鸥还有别的意义。在裘万顷的诗歌中,鸥鸟多用来自喻。尤其诗人在仕途不得志之时,渴望自己的友人来提携时,诗人常常用沙鸥来暗示自己,一方面表示其谦卑有礼,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已经过长期蛰伏、韬光养晦的时刻,有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了。

具体来说,在裘万顷的诗歌中,鸥鸟意象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是希望远离凡尘俗世,向往平淡生活,诗人虽然困顿于朝堂与自由之间无法救赎,但也有心态平和的时候。裘诗中有很多描写日常生活的诗,它们言语平淡而自然,是一种平淡的美好,如《安乐窝示元德弟二首》中写道“主人忘机心,鸥鸟亦无他”,诗人曾在安乐窝养病,过去生病的经历,使得诗人感触良多。人的一生俯仰之间已过大半,最终还是回归到尘土中。于是,诗人忘却机巧功利之心,与鸥鸟为伴。此时,诗人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已经淡泊了,尤其是在这种生病的情况下,诗人愈发将自己的心打开了,将那份世俗之心放下了,更加珍惜当下。此外还有《郊行即事》一诗中“却忆吾庐南浦外,何时得与白鸥盟”,此诗也是诗人“病来多日”时分所作,诗人缠绵病榻之际,将一切都看开了,于是开始向往和白鸥相伴为乐的日子。《有感》一诗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如其中的“重云已失鲲鹏影,愁绝沧浪一白鸥”,诗人说自己已经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鲲鹏,而只是一只愁云惨淡的白鸥鸟。另外还有《寄元龄弟五首》以及《送裘司直得请西归诗》等都有类似的诗句,来表达诗人想要归隐的心。二是托物兴感,借沙鸥来渴望友人的提携与眷顾,这一点在裘万顷的《送张高安入京》一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八簉鹓班立仙仗,莫忘回首顾沙鸥”,友人张高安读书十年,折桂高中,先在凤岭为官三年,后任武阳令,声名藉藉,家族历代官居要职。江边分手,叹息各奔东西。诗人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已经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了,而朋友张高安即将入京,便希望友人能在飞黄腾达之日提携自己。

可见,裘万顷诗歌中所描绘的鸟意象,虽然数量有限,但是体現了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心态以及状态。诗人对鸟意象的精心刻画,有其深刻的用意,想要对其准确地把握,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裘万顷精挑细选的鸟意象,特别是仙鹤、鸿雁、沙鸥这三类意象,具有深刻含义,不仅能够形象地反映诗人的人生经历,折射出诗人心路历程的变化,而且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威.南宋江湖词意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张晓晓.《竹斋先生诗集》校注[D].广西大学,2016.

[3]董艾冰.唐诗中的鹤意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6.

[4]王梦玉.唐宋鸿雁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 邬志伟.宋初晚唐体诗歌梅、鹤意象解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 苗澍萌.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10).

[8]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 者: 刘杰,济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野鹤鸥鸟鸿雁
浮 生
青年与鸥鸟
归田
题巴山(新韵)
鸿雁飞
游遗爱湖
鸿雁
鸥鸟与青年
鹤立鸡群
雄鸡和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