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亦偶然
2022-02-03葛明星
摘 要:徐志摩的《偶然》书写了情感的得与失,也抒发了人生的得与失,从情感信仰的幻灭到情感的内敛,徐志摩在时空错位中深入内心,凝视自己的情感错位,剖析自我,凝视自我,对生活、对人生、对情感做出理性思考和精神自觉。《偶然》一诗融情于景传达人生感悟,以美感的永恒留下理性的哲学思考,将爱情的得与失熔铸在挥手作别的痛苦思考中,再现了诗歌之美和人生、情感错位的无奈,将人生偶然、情感偶然融合在一起,从感性到理性,从情感到生命,都是一次道不尽的偶然之美。
关键词:《偶然》 人生 情感 无奈
徐志摩的《偶然》,是剧本《卞昆岗》中瞎子爷爷弹唱的一首挽歌,轻盈飘逸中潜藏着淡淡的悲哀。初读《偶然》,在诗作的灵光闪现中总是会读出莫名的失落、惆怅。人生处处是偶然,情到深处不尽然,一曲挽歌,将人世间最美的哀感唱出,更将人与人偶然的心灵相遇、相离表达,唱得出偶然的相遇,唱不尽人生之哀、心灵之痛。诗歌书写的是际遇之下心灵的感动,是一种不同于世俗情感的感情。相逢是缘,相遇有爱,人生处处是偶然;离别是美,错过是愁,情到深处不尽然。偶然的际遇带来了人生的不同感悟。一声叹息,美感成空皆惘然;一声叹息,人生无奈也是一种偶然。
一、人生处处是偶然
“邂逅是一种相遇,相逢是一种偶然”,只是阅读的一刹那,让人感受到最美最纯粹的呈现。正如歌曲《传奇》所唱的那样,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这是多么直白的情感。但诗人反其道而行之,即便人生处处是偶然,再次遇见不必讶异,再见也无须欢喜,从字面意义来看亦可以理解为相见不如怀念。
一曲新歌一曲愁,《偶然》是徐志摩前后期创作的划分符,与更为人所熟知的《再别康桥》都是属于心灵感动的创作,但在情感上是不同的。与《再别康桥》浓烈的情感不同,《偶然》的情感更加悠长、更加深刻。从徐志摩的经历来看,人生处处是偶然,不只是人与人的相逢,更是情与情的相融,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和张幼仪结婚生子,在剑桥学习期间与林徽因产生爱恋,再至与陆小曼冲破世俗成婚,都曾经是轰轰烈烈的人生情感。他的一生都执着于追求自由理想的爱情。和张幼仪的无爱成婚、陆小曼的婚姻之恋相比较,徐志摩更加痴恋对林徽因的偶然相逢之爱。《偶然》所写的也是偶然交会,诗人从大海和云的意象出发,告诉我们不必为偶然相遇的情感纠葛,告诉世人人生处处是偶然;不必为偶然的情感高兴或欢喜,也不必为情感的得失而愁绪满怀,但这种感性的情感在理智的态度前只是一种自我的浪漫。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是徐志摩的情感认知,也影响着他的创作,浓烈而深藏,偶然所得又失落人间。
偶然的瞬间就是永恒,有时候人宁愿忘记,因为想要忘记而不得忘才是最深沉的情感。正如克里丝狄娜·罗塞提在她的《记住我》中所写的那样,“我情愿你忘记而面带笑容”,这是一种看似达观却深埋感情的歌。忘而不得,如同求而不得一样,都是令人难以忘却的,从诗作内容来看,《偶然》是一曲爱痛并存的交会,是心灵悸动的再生。
随着人生經历的变化,尤其是作者自己情感信仰的碰壁,作者有了更多的人生思考。作家对生命、对生活、对情感有了更多的深刻凝视,情感也更加内敛,人生体悟也更加深沉。
二、情到深处不尽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从字面看,像是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云投影在波浪之上,在浪潮波动中瞬间无影无踪。从内涵理解看,正如茫茫人海中,一个不经意的回头,不经意的相逢,也许只有眼神的交流,偶然间就拨动了心弦;或许不经意的眼神交互间,心灵已达成了一种契合,无须惊讶无须欢喜,在平静如水的交互中达到默契。从徐志摩的情感经历来分析,这种契合非常符合徐志摩的情感萌发点,是一次难忘的情感萌动,又夹杂着思念的忧伤,精神的痛苦在诗作中就呈现为无奈和情感的悲凉。从这个意义上看,“偶然”应该不只是一首挽歌,更是瞬间情爱衍生的幸福和爱情消逝的残酷的交融。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简单而直白地告知世人相逢之后的路是不同向的,感情也必然会出现交错分离。徐志摩是一个崇尚自由、追求完美的浪漫诗人,“爱”是他追逐的信仰,“情”是他书写的情怀,看似无意识的书写在诗人的世界里构成了一个和谐整体的意念表达。林徽因的出现,带给徐志摩的是情感迸发的喜悦;林徽因的离去,带给徐志摩的是情感消逝的悲凉。无论是相逢的偶然之情还是交错分离的感情哀鸣,在《偶然》诗篇中,我们可以发现作家在努力地克制或者说压抑自己迸发的情感。从创作手法上看,徐志摩是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诗人,又很有节制力。《再别康桥》中那浓浓的情在诗人情怀中也只是挥一挥手,作别而去,用不经意的清淡语调,抒写细腻入微的情意。在《偶然》篇章中,作家的书写看似洒脱,实则隐藏了自己最深层的情感,这份浪漫纯真却无果而终的情感在徐志摩的心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希望你忘掉”潜在的意思是自己的忘不掉。
情到深处不尽然,徐志摩的感情深郁,但在情感经历上,正如诗歌所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显然作者在这首短小的诗篇中,用极简的表达,将人生的旅途写尽,无论是人生偶然的交汇,或者相见时微微而显的踪影,都只是不同的方向。向左向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只在偶然间交叉而过,再不相见才是永恒,因为不同的方向带着的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情怀。在交汇的那一刻才有深情凝视的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记得的是情,忘掉的也是情。这淡淡的不尽然的情,“你记得也好”,看似洒脱,包含的是一种美感不在的遗憾;“最好你忘掉”,却是自己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无奈。
三、美感成空皆惘然
《偶然》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首歌。徐志摩所表达的情感是热烈的,都是一种感美感恋,是最纯粹的发自内心的爱意,是最纯美之爱的追求。他对美感之爱有着执着的信仰,《偶然》是爱的骄傲,诗人借助“云”“海”这两个对立相映的意象,可以理解为偶然之爱只是一种情感的情愫,偶然就是一种“缘”,更是情感的内敛之显。两幅画面,不单单是时空的转换,更是一种触手可及却又无力触及的美感,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感,给作家带来了心灵的冲击。
“我与你虽一度相见——/但那二十分钟不死的时间”,徐志摩在《哀曼殊斐儿》诗中所描述的想必也是这种人生美感成空的惆怅。“你不必惊讶、更无须欢喜”,这一转瞬间的人生悲喜告诉世人,所有的情感,所有的美感,都只是人生境遇中的一次偶然。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际遇成空。诗人在感受美好、感受情爱的期遇之中获得的是心灵的感动,却又无法获取、无力守护,看似淡然无痕,其实铭刻心底,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一生情感态度来看,是一种求而不得的渺小,是一种远观之美,更是一种心灵的情感美。
《偶然》诗篇中始终没有直白的情感表达,徐志摩通过海空画面的时空错位,表达对人生、对情感“偶然”的感悟,在诗人最初的感受中,情爱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直白的。到了后期,当诗人的人生经历更为丰富,情感交错带来的是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偶然》也就代表了诗人的一种人生态度。在诗中诗人借助时空错位、海天的交错表达了对人生的太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逢,人的情感的迸发都拥有太多的偶然,这些偶然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人内心的无奈和不甘,看似潇洒的偶然作别,实际上是内心痛苦的抉择,作别之后是痛苦的守护,而诗人的情感经历也更加证明了这种作别之苦、情感之美成空的惘然之怨。
如果说徐志摩和林徽因是有缘相遇的偶然,那无缘相合亦是一种偶然。如果说诗人徐志摩在《偶然》中的云和海是一种空间错位,那么邂逅与相逢则可以理解为时间的错位,或者说是因林徽因而生的美感成空的惘然。那么对另外两位女性张幼仪和陆小曼而言,徐志摩给予她们的也是一种美感成空的惘然,是一种不对称的爱。如此看来,徐志摩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情感纠葛就是《偶然》诗作中的时空错位,这种错位带来的恰恰就是美感成空,也带来了徐志摩一生叹息的人生惘然,更是徐志摩的惘然之情。
四、人生无奈亦偶然
再读《偶然》,远观徐志摩,跳出情感抒发来品读,就《偶然》所蕴含的深层信息来看,还包含着哲学观,传递的是一种人生的失落。人生的偶然、生命的际遇、亲情爱情的邂逅,都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愫,看似很轻很淡,却是一种无奈的悲哀。在平淡的人生之中,只有不期而遇、发乎于心、转瞬即逝的爱使我们的人生不再平淡,孤独而忙碌,无奈中放弃无意中的偶然相遇、偶然的情感,却在内心深处悄悄留存,这就是人生最珍爱的情感。人生中有种种偶然,情感中也有种种偶然,我们无法算计,偶然带来的遗憾,因偶然造就的美丽,这些无法预知的偶然,让人在阅读中领悟了人生的“美”和“情”,也读出了诗篇中的失落。
偶然意味着失去,人生的无奈在于舍弃偶然,即便偶然的际遇是永恒的,价值也只是存在于偶然之中,更需要懂得的是舍弃偶然之中蕴含着的多少伤痛和无奈。深度阅读《偶然》,应该不能只从爱情的角度去品读,更需要充分理解徐志摩的经历,理解他的独特性。徐志摩的创作既开创了新诗歌,也传承了“天人合一、物各自然”的古典诗歌精髓,《偶然》诗作将自己情感的不期而遇融入茫茫人生经历中,也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和人生思考。舍是一种走出,意味着情感不再是内心的重负,经历了人生种种,诗人也已经看清人在情感中的渺小,没有人会为了谁停留,偶然相遇之后都会成为孤独、忙碌的个体,只在某一个境遇之下心灵产生了隐隐的契合。
所谓“偶然”,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就是一种“缘分”,缘分到了就会相遇,缘分散了就会消失。某一片刻的偶然相遇引发了心中的惊喜,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得。得之惊喜,徐志摩的情感之得对于他来说是一生难忘的,或者说难以忘却的是情感之触的心中惊喜。有得有失,无缘的结合对于徐志摩来说是人生无限的惘然,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无奈。诗人告诫人们“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偶然短暂的际遇情感才是人内心最温暖的记忆,正如世人所说的“不说忘记,只愿放弃”。
从感受美好情感到人生际遇错位的无奈,徐志摩将人最原初的情感记忆唤醒,又在生命邂逅中感悟了人生的美好,在人生歷程中体验情感不得的失落感、寂寞心,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人生因偶然而快乐幸福,也因偶然而无奈,《偶然》体现的不只是人生情感的偶然,际遇的偶然,更是一种纯粹的人生感受,对现实的悲哀,对情感的绝望,在淡淡的人际关系中徐志摩向世人传达了人生的失落、体悟,既然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注定会消失,就无须挽留,让美好的情感成为一种记忆的永恒,让无奈成为人生的一种经历。当回看人生时,还能够记起曾经际遇的温暖偶然,或许是人生最美的回忆。
人生经历因偶然而美好,邂逅的偶然,必然的消逝,都是注定的,情缘长留,深藏心底,就是最美的偶然。徐志摩用他自身的体悟和守护带给世人一次难忘的情感之旅,感受到情爱之美的刹那喜悦,体悟情感消逝的惆怅无奈。再读《偶然》,在诗篇中阅读刹那间际遇的美,体悟偶然之后的惆怅,徐志摩将人生情感、感美之心融入生命,拒绝冷漠,感伤而不忧愁,他用心用情在文字中告诉世人他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偶然相遇的情感,让世人知道情于人生而言就是偶然;当情感消逝,离别悲伤的时候,就是另一种人生的感悟,也是人生际遇的偶然,这种惆怅到深处却不尽然的哀,就成了人生的一道风景;人生感悟偶然也就在一声叹息、一目美景中,因偶然的人生感悟让人惘然若思;人生的无奈是偶然,也造就了心灵最真实的情感必然,更是一种彻悟之后的人生哲学。偶然对于情感、人生而言是一种必然,人生的失落、体悟,美好的消逝,情感的记忆,都是偶然带来的人生温暖。
参考文献:
[1] 刘锋杰.寻找感情的对应物——徐志摩爱情诗《偶然》与《云游》赏析[J].名作欣赏,2013(19).
[2] 秦林芳.生命与诗美在沉凝中升华——兼论《偶然》在徐志摩诗歌创作中的意义[J].名作欣赏,2011(26).
[3] 费勇.灵光一闪中的失落感——徐志摩《偶然》赏析[J].名作欣赏,1986(1).
[4] 罗小洁.感美感恋最纯粹的刹那——徐志摩《偶然》的解读[J].名作欣赏,2005(2).
[5] 郁宝华.生命中的偶然与无奈——解读徐志摩诗《偶然》[J].名作欣赏,2010(32).
[6] 张庆.浅谈徐志摩诗作《偶然》的形式美[J].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7).
[7] 高文翔.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徐志摩涉林徽因情事诗作探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10).
[8] 赵晓航.哈代的悲观主义与徐志摩的忧郁情绪——以哈代的诗歌Hap与徐志摩诗歌《偶然》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9] 曾洪军,李媛媛.浅析《偶然》的艺术特点[J].语文学刊,2010(22).
[10] 蒋志平.审美自然化——论徐志摩诗歌的审美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9.
[11] 朱敏.评徐志摩诗歌《偶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12] 廖健春.解读徐志摩的《偶然》[J].文学教育(上),2007(2).
[13] 田孟芳.赏论徐志摩的《偶然》[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基金项目: 2021年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项目主持人:葛明星);2018年江苏高校哲社课题《高等院校国学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以大学语文学科教学为例》(项目批准号2018SJA2036)阶段性成果
作 者: 葛明星,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文学作品评论。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