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贴近学生实际 建构读写结合模式
2022-02-02李正宏
【摘要】作者参加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建设暨陈秉章教育思想研讨会,聆听了胡霞老师执教的一节三年级习作指导课,对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无限贴近学生实际,努力探求读写结合有效途径的课堂建构感触颇深。文章拟从该课的课前暖场、口语先行、搭建支架、评价提升四个方面浅议贴近学生实际的习作教学对于促进读写结合模式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贴近实际;读写结合;搭建支架
【基金项目】本文是扬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读写结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P/14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正宏(1976—),男,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东区校。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以“文章赏析”为教学的手段,以“揣摩谋篇”为教学的核心,以“仿效范文”为教学的目的,由此形成了一种“独步于世界教坛”[1]的“读写结合”[2]。陈秉章曾引用朱作仁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学生已有的口语能力的基础上教会他们掌握书面语言,与此同时,提高他们内部语言的能力,并使他们的口语能力进一步完善。”基于以上观点,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两点宝贵的经验历久弥新,值得小学语文教师薪火相传,那就是口语先行[3]、读写结合。
笔者参加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建设暨陈秉章教育思想研讨会,聆听了胡霞老师执教的一节三年级习作指导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对胡老师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无限贴近学生实际,努力探求读写结合有效途径的课堂建构感触颇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寫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学生的实际”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实际生活、课堂的实际状况。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教学预设的起点;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教学内容的新鲜点;课堂的实际状况则是课堂生成的爆发点。
胡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建构无限接近学生实际的尝试,值得教师们借鉴。接下来,笔者根据该教学流程,从课前暖场、口语先行、搭建支架、评价提升四个方面浅议贴近学生实际的习作教学对于促进读写结合模式发展的价值。
一、课前暖场,基于学生实际,确立教学预设的起点
课前,胡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故事《我爸爸》。笔者本以为这只是为了活跃气氛,等听完整节课才明白,胡老师在和学生阅读绘本之后,边回顾绘本情节,边提炼出“大胃王”“体育健将”等人物的绰号,而绰号这个概念正是这节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形象化称谓,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胡老师在课前轻松地与学生读读绘本,谈谈爸爸,原来是要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熟悉绰号这个代表人物特点的词。
这正是基于学生实际对学情的准确预设,如此才会让教师的教学预设有一个踏实的起点,从而让接下来的教学更轻松地开展。
二、口语先行,紧扣学生实际,捕捉学生生活的新鲜点
有了课前暖场阅读的体验,胡老师就带领学生踏上了发现之旅,去寻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首先,胡老师出示了教材中列举的“小书虫”“乐天派”“智多星”“故事大王”“热心肠”“运动健将”“幽默王子”“小问号”“昆虫迷”等绰号,然后提出问题:“这些绰号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
其次,胡老师进一步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绰号背后的故事。学生选择身边熟悉的同学、老师、家长,逐一对应教材中列举的绰号进行口头表达。
最后,胡老师围绕学生的回答,通过谈一谈高尔基、巴尔扎克、法布尔等名人言行的方法,让本来模糊的人物形象,逐步地立体丰富起来。
这样,胡老师让学生生活中遇见的人和事不知不觉地成为习作课程资源,有效地帮助学生捕捉到生活的新鲜点,提炼到鲜活的习作素材。
三、搭建支架,符合学生实际,突破教学的难点
通过上一环节的自由口头表达,学生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写作对象,而如何诉诸笔端,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接下来,看看胡老师是如何通过搭建支架,预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进而突破教学难点的。
1.单元整合,以读导说
胡老师利用教材中的“泡泡”内容:“看见‘热心肠’,我想起了同桌,我给你们讲一件事情……”进行了单元整合,把属于本单元的课文《我不能失信》作为连接第一个“泡泡”的支架,让学生回顾课文中宋庆龄信守诺言等待朋友的事情,谈谈这件事主要反映人物的什么特点。有了课文这个书面表达的支架,学生原本模糊的习作思路开始明晰,如此就可以顺着教师搭建的支架向前摸索了。
2.选准起点,搭建支架
接着,胡老师联系教材中的第二个“泡泡”内容:“‘昆虫迷’?这不是在说我表哥吗?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探索如何将这个“泡泡”更接地气地利用起来,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如何帮助学生架设读和写、说和写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够从读或说的此岸达到写的彼岸。这就需要以读或说的此岸为起点,搭建支架,像架桥一样,逐步延伸,最后连接写的彼岸。
万丈高楼平地起,搭建支架时,必须要选准基石。胡老师分析学生的学情,指出学生本单元已经学习过课文《剃头大师》,也已经建立了关于这篇课文的语言库,以此为起点,搭建写的支架可以说是贴近学生目前的思维能力的。胡老师将课文相关片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提问学生:“为了说明小沙为什么称呼剃头师傅‘害人精’,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学生再次研读课文,认识到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这一系列事件包括老掉牙的推剪会咬住一绺头发、碎头发让小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以及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等。基于胡老师的设计,学生跃跃欲试,充满写作热情。
3.铆紧螺丝,言之有序
当下,学生习作的常见问题是还没有说完一件事,就接着说下一件事,杂乱无章。教师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将一系列的事件用文字有序地连接起来。
如果说胡老师的上一个支架是让学生明白要通过一系列事件来说明人物的特点,那么连接这一系列事件的词语或是句子,就好比是支架上的螺丝,支架如果没有螺丝的固定连接,就可能会出现断裂的问题。换成习作,也是一个道理。胡老师还是引导学生在《剃头大师》的课文里找到例子,如“最痛苦的是……”“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于是乎,学生认识到有了这些句子作为衔接,文章的表达可以更加顺畅,更加言之有序。
表达就是对语言碎片进行线性的组织排列,既然语言文字存在线性排列的规律,那么表达者就需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言之有序。所以说,这个环节更能体现出胡老师的支架是符合学生实际的。
4.提供模板,言之有物
胡老师继续为学生的习作搭建支架。胡老师拿出写作单,这是一份类似于填空题的清单。写作单上列出了一个提纲:“昆虫迷”?这不是说我表哥吗?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这还不算,最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 。胡老师让学生依据这个写作单与同桌说一说怎样续写。这一步类似打腹稿,有了前面的教学预设,此时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以上,胡老师通过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读课文的读写结合模式,顺利解决了学生动笔难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四、评价提升,贴近学生实际,生成精彩的爆发点
胡老师的教学机智表现在善于贴近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实际需求,适时把握课堂的生成。通过前面的搭建支架,学生此时的动笔表达热情已经高涨,就好像要烧开的水。胡老师抓住这个节点,顺势而为,让学生开始动笔自由写作,再指名让学生分享习作。
1.因材施教,定制评价标准
胡老师设计了一份习作评价单,这份评价单分为两个评价标准:一颗星的评价标准是写出了人物的特点;两颗星的评价标准是能够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特点。因为学生的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胡老师设计的两个评价标准贴近学生的实际习作水平。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对自己的习作有了理性认知。
2.范文引路,增强习作自信
有的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能达到一颗星的评价标准,这就是实际的学情。于是,胡老师出示了一篇其他班级的学生写的范文《虎妈》,学生欣赏后都觉得写得好。此时,胡老师引导学生找出范文中的好词好句,并鼓励学生反复品读这些好词好句,让一颗星的学生向两颗星迈进,让两颗星的学生向更高的水平
迈进。
《虎妈》是同龄人的习作,符合学生实际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利用范文引路,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够一够,摘桃子”以及增强学生习作自信的目的。接下来,胡老师在范文品读中引导学生归纳动起来、有表情、会说话的习作“三驾马车”,提出三颗星的写作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胡老师预设的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就当时课堂上学生纷纷埋头奋笔疾书的状态来看,应该有一大部分学生可以跳起来摘到这个“桃子”了。
3.引导修改,尝试建构方法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胡老师引导学生修改范文《虎妈》,让学生阅读分析《虎妈》的原稿和修改稿,互相发现问题和亮点,尝试构建合理、规范的习作模式。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反复推敲也许不是这一节课就能培养学生养成的习惯,但是习惯成自然。胡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今后能自主地在阅读、分析、体悟、修正中升华自己的习作。
总体看来,这节习作课从指导学生构思习作的框架,到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胡老师基于学情,预设支架,让学生一步步进入佳境,可以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且,胡老师教学预设中对“读写结合”中“读”的课文可谓层层剥笋,充分挖掘其中的习作教学资源,为习作课堂添砖加瓦,建构了立体化的读写结合习作教学模式。
结语
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贴近学生实际是前提,易于动笔是结果,乐于表达是效果,教师应预设无限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构建读写结合模式,帮助学生进入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佳境。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國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陈秉章.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