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督导护士的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感染防控中的实践研究

2022-02-02刘益丽焦瑞娟周雅静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急诊科督导医护人员

刘益丽 焦瑞娟 周雅静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急诊科系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具有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等特点。医院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尤为重要[1]。督导护士作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已在埃博拉病毒防控工作中得以证明[2]。为寻求一种能有效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感染可能性,本次针对基于督导护士的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感染防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12例患者,对照组145例和观察组167例。对照组:145例患者,男性80例,女性65例;年龄18~71岁,平均(48.27±4.31)岁。观察组:167例患者,男性92例,女性75例;年龄18~74岁,平均(48.55±4.39)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医护人员资料 医护人员15名,男性2名,女性13名;年龄25~35岁,平均(29.94±2.20)岁;职称:护士3,护师10名,主管护师2名;学历:专科2名,本科13名。

1.3入院标准 纳入标准:发病至就诊时间≤12h;年龄≥18岁;依从性良好,病情稳定后意识清楚,可与他人正常交流;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签写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就诊前合并严重感染或处于感染潜伏期[3];合并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因其他原发病致免疫功能异常;长期服用抗菌药物;近期参加类似实验研究。

1.4方法

1.4.1 对照组 行常规急诊科感染防控管理。

1.4.2 观察组 行基于督导护士的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模式。

1.4.2.1 组建团队 团队内成员包括科室主任1名,科室护士长1名,院感医生1名,院感督导护士2名,护理组长2名。护士长授权督导护士主导急诊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每个护理组安排1名督导护士。

1.4.2.2 基于督导护士的防控措施实施 (1)急诊科工作人员感染防控。①急诊科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前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②督导护士于污染区通道入口对急诊科工作人员防护用具佩戴情况进行检查,抢救室、诊疗区、重症监护病房、输液区等区域工作人员要求满足二级防护标准,办公区域工作人员要求满足一级防护标准[4]。(2)急诊科患者及家属感染防控。①每日定时测量患者体温,体温异常升高者立即查明原因;②各区域医护人员共同维护相应区域患者及家属挂号与候诊秩序,保证人与人之间距离1m左右[5]。(3)急诊科物品感染防控。①督导护士依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6]中相关标准,对急诊科各保洁员和各区域护理人员行清洁消毒技能培训;②急诊科各区域地面、轮椅、候诊椅、转运床的清洁消毒工作由保洁员负责;③遭受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及时行清洁消毒处理;④急诊室物品消毒工作督导护士全程参与,不定时抽查保洁员和各区域护士配置消毒液浓度是否符合标准。(4)急诊科防护用具消毒管理。①督导护士全程监督医护人员防护用具穿戴与脱下流程;②督导护士负责管理防护用具清洁消毒,防护面屏、护目镜等非一次性防护用具统一回收。(5)急诊科手卫生管理。①督导护士基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7]中相关内容,对急诊科医护人员、保洁员、救护车司机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②急诊科各区域均配置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纸等,为急诊科工作人员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创造优质条件;③督导护士不定时抽查急诊科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8]。(6)急诊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①督导护士重点监督急诊科医疗废物处理情况,掌控医疗废物处理各个环节,要求医护人员合理处置医疗废物,严格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9]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医院感染防控效果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1.6评价指标 (1)选用我院自行拟定评价表评估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该评分表涉及感染预防态度(8条目)、感染预防行为(9条目)、感染预防知识掌握度(13条目)3部分内容,每个条目依次赋予1~5分,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越强。(2)选用2020年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调查表评估医院感染防控效果,该调查表由“医院感染发生可能性”、“医院感染产生后果严重程度”、“医院应对风险能力”3个部分组成。医院感染发生可能性评分越高,代表医院感染发生可能性越高;医院感染产生后果严重程度评分越高,代表医院感染产生后果越严重;医院应对风险能力评分越高,代表医院应对风险能力越差[10]。

2 结果

2.1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比较 观察组感染预防态度、感染预防行为及感染预防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评分分)

2.2医院感染防控效果比较 两组年度内每月进行1次医院感染效果评估,观察组医院感染防控效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医院感染防控效果评分分)

2.3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n(%)]

3 讨论

急诊科系医院感染高危病区,临床研究显示,该科室具有较高医院感染发生风险,通常由以下因素造成:(1)急诊科患者多数免疫功能低下,年龄较大,且多数患者需行侵入性操作,致使其天然屏障受到破坏,机体抵抗力持续下降,因而更易引发感染;(2)由于急诊科感染发生率普遍高于其他科室,所以急诊科针对感染患者时,往往需要实施抗生素多联用药,因而更易导致患者发生菌群失调,从而增加二重感染风险[11];(3)部分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常需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致使其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12];(4)急诊科人员流动大,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保洁员等来回走动,难免将病原菌带至室内,如果未能及时对急诊科各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便可提升感染风险[13];(5)部分医护人员自觉性差,对手卫生、无菌操作等制度落实不当,进而加大感染风险[14]。作为医院患者组成最为复杂的科室,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便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严重时可致患者治疗难度不断加大,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故针对急诊科实施合理有效措施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效果刻不容缓。

本次研究以督导护士为主导开展医院感染预防管理,临床实践中,督导护士作为医院感染防控实施者、监督者及教育指导者,从急诊科工作人员、患者和家属、物品、防护用具、手卫生、医疗废物6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督导每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实,进而有效提高科室全员医院感染防控责任心与意识[15]。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医护人员感染预防态度、感染预防行为及感染预防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科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有效提升的积极影响下,急诊科各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均能顺利进行,从而可大幅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可能性、医院感染产生后果严重程度及医院应对风险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3中数据表明,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仅为1.80%,远低于对照组7.59%(P<0.05),提示督导护士主导开展医院感染防控,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基于督导护士的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感染防控中作用突出,不仅能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护意识与能力,对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效果、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均可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急诊科督导医护人员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