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革命文化传承中的功能探析
2022-02-02陈幼培
陈幼培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9)
“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1]把文化传承和美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初衷。美育是与“德、智、体、劳”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教育。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有利于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要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美育的时代意蕴彰显出美育与文化传承同向同行,革命文化的传承呼唤美育,美育为革命文化传承助力。美育在革命文化传承中具有的价值作用表现在丰富主体的审美体验,培养主体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革命文化传承的载体能够提升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提高对革命精神的感悟;以审美教育引导主体践行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一、新时代的美育意蕴
(一)美育的历史渊源
关于美育,古今中外的学者都给予了自己的理解,因为美育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美育可以是一种教育形式,也可以是一种教育观念,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中国和西方历来重视美育,尽管在中国的古代学者那里没有提及美育的具体概念,但不代表没有美育的渊源。尽管“美学”的学科名称传入中国是在近代,但是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早就存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文化巅峰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黄金时代,老子和孔子的美学和美育观点也是散见于典籍当中。据史料文献记载,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古典美学的起点是老子,自老子开创道家美学以后,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儒家美学的中心是论述美和善的一致性,以和艺术提高人们伦理到底的素养,颇有以美育德的韵味。“礼乐教化”即美育。孔子提出过“诗可以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表现了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孔子的以美育德观具有当代的启示和意义。自第一个黄金时代以后,伴随着文化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国古典美学也由此进入第二个巅峰时期。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有一个重要的范畴,即意象世界,世界上所有的美都不是脱离实体的美,而是人心上彰显的世界。这一点有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意味。唐代形成了意境的理论,对于中华美学作出突出贡献。此后到清代前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三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对“意象”范畴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总结,也流行从艺术领域探讨美学理论,自此中国古典美学的时代结束。中国美学的理论遗产,是我们21世纪建设现代化美育体系的重要的思想原料。近代时期有一批美学和美育大家,诸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王国维以1903年发表的第一篇美育论文《论教育之宗旨》作为我国艺术教育的开始,蔡元培在担任教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非常重视美育,是倡导美育最有力的教育家。《以美育代宗教》的讲演影响深广。在西方,重视美育的传统同样要追溯到古希腊,但是真正上升到美学理论高度的属鲍姆嘉通,他首创“美学即感性学,美育即感性教育”突破了传统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将对美的感受引入到感性的现实生活。虽然审美与艺术紧密相连,但是源于现实的感性生活,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和改善人的感性生活。在鲍姆嘉通之后,席勒正式提出“美育”的概念,并创建出情感美育的理论,这种情感美育理论将美的抽象思辨带回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对于现代的美育体系有深远的影响。美育的源流悠长,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二)美育的时代意蕴
传统的美育被认为是艺术教育,这种观点是需要矫正和创新的,这种观点过于关注艺术美,而忽视了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培养。新时代的美育不是单薄的情感教育、关于艺术的教育、美学知识与美学理论的传授,归根到底,新时代的美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地注重艺术教育和艺术美的教育,殊不知美育除了艺术美,还要通过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途径达到情感调控、健康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的目的。全面发展的人不是知识的全面吸收与发展,美育固然可以使受教育者吸收更多的知识,但这都不是美育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生的完满;接受美学理论与知识的同时,也在感性和情感活动中体验人生意境与趣味,升华人生境界。美育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不可替代的。在前工业时代,西方人借助“上帝”这个他者追寻一种精神寄托;工业文明时代,“上帝死了”使西方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道德真空”的危机。在生产落后的年代,民族危亡的年代,需要启发民智,重建国民精神,以提高审美力为核心的启发对于“国民性”的改造;而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年代,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中,不可缺少美育,要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体系,实现“面向人人”的大美育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尽管不像西方出现种种危机,但是美与非美的二律背反现象不可避免地出现。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城市病,也会有环境污染问题,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导致的精神焦虑,某种程度上的道德滑坡和文化低俗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上经济和法律手段的加持无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说到底,上述问题也可以是一种文化问题,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问题,“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马克思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提出要“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也提出过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无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还是培养富有历史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时代新人,以文化人和以美育人都显得尤为重要。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以美育德,培养时代新人,根植共产主义信念,筑牢广大青少年的健康的审美世界观、审美人生观和审美价值观。
(三)革命文化的审美维度
健康审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形象化的感性现实。按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当中的阐述,“一定的文化是社会上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3],革命文化是在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救亡图存,改变自身命运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形成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革命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并获得新的形式。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到新时代,从腥风血雨、筚路蓝缕到克难奋进,革命文化是时代的精神需要,表现着强烈的人民诉求。“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实践是不断运动的,因此文化伴随着实践也是一种“活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革命文化包含着两个层次,一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程的文化遗存与文化精神的总和,二是伴随着革命的不同进程,与这一系列精神相伴随并指导其不断提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5]革命文化在启蒙和救亡中孕育而生的,在争取独立与解放中丰富和成熟。革命文化中饱含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念,这种信念正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原料,培养主体的审美力是确立伟大的共产主义信念的情感动力。同时在整个革命文化长河之中,从意境美中展现的悲壮之美、 从形象美中刻画的人格美和时空美中蕴含的胜利之美的审美维度探讨革命文化的美育价值,在展现革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传承革命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具有较强和健康的审美能力的人。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除了道路选择的正确和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也诉诸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无不展现着革命者们的悲壮豪情,他们以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以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以深谋远虑的睿智决策,在血与火的奋战中,开辟了一条胜利之路,胜利之美,在时空之中经久不息,悲壮与英雄的人格之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作源泉,是中国青年的精神之钙。
二、革命文化的传承呼唤美育
(一)革命文化是美育的“摇篮”
新时代培养胸襟开阔、精神和谐、人格健全的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革命文化是滋养,美育是方法。革命文化为美育内容注入鲜活血液。革命文化的内核表现为四个方面——革命乐观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通过美育来认识革命文化,有利于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革命精神与革命理想的认同。美总是依附于具体可感的事物,离开了具体的形象性,美总是无从表现。美好的形象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启迪。同时美的事物和现象给人于内心深处的心灵感染,培养起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以打动人的情感进行教育,使人的思想得到升华。革命文化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积极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其中蕴含的悲壮之美、崇高之美和胜利之美能够以美引真、以美引善、以美悦情,从而将真和善统一于美之中,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升华思想境界,铸造完整人格的作用,这也恰是当代美育所追求的理想与目的。热映的电影《长津湖》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一部文艺作品,描述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而又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展开殊死搏斗,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电影是诗与血的交融,巍峨的万里长城是诗歌的浪漫与壮丽,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度寒冷的天气中啃食冰冻的土豆果腹,与此同时美军吃着丰盛的饭食过着感恩节。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对比悬殊,看似毫无胜算,而现实的战役只有腥风血雨,只有更加恶劣的自然条件,中国人民志愿军终是粉碎了美军回去过圣诞节的预言。无数的烈士牺牲在战场上,他们绽放的生命之花擘画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革命岁月中,这样艰难苛刻的条件,这样英勇无畏的战士数不胜数,不是他们不怕饥饿与寒冷、生死与离别,是军人的荣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给人以内心深处的感染,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二)美育为革命文化传承助力
在人的精神成长过程中,“以美育人”作为精神涵养的实践手段,把革命文化中的革命精神,以及革命文化中展现的共产党员的精神谱系,以一种超越现实的处境,内化于心,在人和人的活动中,展现着精神成长的完整维度。美育的育人作用是革命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美育助力革命文化传承向实、向深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情感协调,以审美的心胸对待现实与追求人生的完满与价值;二是作为中介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三是对受教育者的三观教育,提升审美的格调。审美的心胸也称之为审美态度,[6]审美心胸或者态度是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实践活动的前提。
审美态度大的说是对待世界的一种方式,小的来说的是对待革命文化的一种方式,关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在概念化的眼光中,它是暗淡的、无生气的,是冰冷的文物,是相对静止的建筑物,是寥寥文字的介绍,但当有了审美态度和审美的心胸,它就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并且这种生命所传达的精神会渗透到主体的意象世界,影响和作用于生活世界。作为一种情感协调,审美能够超越现实超越功利,补足人性的空缺,在革命文化的审美活动中,感悟到人生的境界,追求价值的人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会充满着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会拥有一种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审美能力就是审美的感知能力与直觉能力,[7]在审美直觉中,审美客体——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以及在各种具象的与革命事件、人物等展现的抽象革命精神与审美主体的相互作用,情景融合,生成的审美意象,随之的是审美的愉悦。但这种审美的感知能力和直觉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与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所以需要以文化教养为基础,同时参与审美活动,在实践中培育。美育为革命文化传承助力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审美的格调,也可以理解为审美的趣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喜好,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影响着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及意象世界的生成,意象世界反过来影响着情感世界、生活世界。所以摒弃低级趣味,提升审美格调,培养健康和高雅的趣味。将审美态度、审美能力与审美格调融入革命文化传承之中,为革命文化传承助力。
三、美育在革命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定位
(一)以审美体验强化主体的革命文化情感
以审美体验强化主体的革命文化情感,体验是美学,是一种精神和情感活动,在更高的程度上,它是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证。审美体验从一开始就贯穿着肯定性的情感,由着形象的递进而内化为情感的进化,观看纪录片、教育片能也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主体对革命文化的认识论基础首先是基于审美的体验。在体验当中也有一条主线贯穿于其中,首先是感官的感知,通过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的融合,感知这样一种事物的存在;其次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是染上了情感色彩的主观性联想,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以接近、类似、对比等方式进行审美的联想;最终转化为想象,到达了一种情感深化的程度,由“移情”到产生“共鸣”,就会使主体完全沉浸在审美的对象特有的情感气氛当中。整个体验的过程是以情感为中心和动力驱动。
无论是从典籍史料中,还是从参观实践中,体验是在生命的连续性中展开的,生命是起点,也是终点。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历时三年多而建成,俯瞰成“工”字型,寓意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行走在展厅,桩桩史实,件件实物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如同徜徉于历史长河之中。革命文化精神与情感融入艺术作品之中,再对主体进行艺术教育的感召,以强烈的审美体验沉浸于艺术作品当中,比如关于长征的场景雕塑、革命题材的油画等都是饱含深情的艺术作品,令观者身临其境,仿佛就在革命烈士的身旁,感受到他们的壮志与豪情、无畏与奉献。潜移默化的文化会对人造成深远持久的影响,那么以审美体验强化主体的革命情感,将会让主体感受到革命文化是具有灵性和生命力的,其中的精神特质是烙印在主体的骨髓与血液之中的,体验是一种唤醒,唤醒对革命烈士的敬畏,唤醒榜样的力量,唤醒革命年代、风雨飘摇的烈性之美,更重要的是唤醒对革命文化的再创作与再运用,成为补足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之钙。没有体验就没有欣赏,也就没有创造,更无从谈起传承。
(二)以审美能力提升主体对革命文化的认知
以审美能力提升主体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势必要清楚革命文化的内涵。革命文化是在启蒙和救亡中孕育的,在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中丰富和成熟。清楚审美能力与革命文化的关系才能厘清以审美能力是如何提升主体对革命文化的认知的。事实上,在学界并没有对审美能力下一个清楚而完整的定义,但在美育研究中却是经常提及这个词语。首先审美是一个感知、体验和反思的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人类从劳动实践中开始对自然现象自身产生认识。而当这种认识处于一种观赏状态时,就是一种审美。审美能力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作为精神需要的一种需要,审美需要,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审美需要也是匮乏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需要也具有了本体性的意义。
审美力是人类的一种特有能力,在完成一次审美活动时,包括的总的行为能力与认知能力。可以从三个从层次来理解审美能力,一是经验层次上是一种情感力;情感能力包括对自身的情感的调控和对他人情感的理解。革命文化是在革命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遗留下来的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精神通常以革命文物、艺术作品等为载体,伴随着语言的阐释,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与以情感为中心的审美力达到了完美的契合;二是先天机制上是作为一种直觉力,能够不通过逻辑推理就能够直接领悟到事物本质的能力,能够反思判断与获得自由愉悦的能力。这种直觉力通常是在经过大量的审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与视听融合,能够直觉的感知到其英雄形象的崇高、人格美、血与火孕育而出的悲壮美、和精神经久不息的时空胜利之美和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三是在生命层次上是进入特殊生命状态的能力,当心灵受到触动、震撼,这种感动会转化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反思。正是因为审美力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所以需要提高审美力,培养具有高雅情趣的审美喜好,根植共产主义信念,愿意为了美好的理想而献身。革命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是为后来人留下的许多珍贵的精神遗产。在革命历史的实践中上演出一幕幕前赴后继光辉篇章,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进的精神风范蕴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深深地扎根于当代人的心目中,通过对其中真、善、美的领悟和鉴赏,实现追寻个体本源的价值,感悟革命精神,反思生命的意义。审美能力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强化了主体的情感以后,加深对革命文化的认知。
(三)以审美教育引导主体践行革命精神
以审美教育引导主体践行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需要审美教育入脑入心。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作为你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应该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强化教育的功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时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时间节点,讲好、讲生动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和革命的故事。这就是一种审美的视野和审美的教育,为了提升主体的素质教育,用革命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和塑造人,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品格,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践行革命精神,为伟大梦想而奋进。
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是具有主客体互动性特征的。在审美教育中是以情感为中介,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和意志以及主客体互动为框架,统一为自由于一身的教育。[8]审美教育之所以可以称之为自由的教育是因为这是受教育者主动接受的教育,其淡化了被教育者的对立意识,把培养人的目的看似以一种无目的的方式进行。因为审美教育包括了理智教育的成分,所以这有利于促进主体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培养主体对意志目的追求,伴随着主体所获得的想象与情感体验,不仅在情操上得到陶冶,而且在实践中有所践行。审美教育是革命文化传承的载体,而革命文化又可以作为审美教育中教育资源的重要部分。以学校美育为主体,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辅之相行,加强美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以良好的社会风尚引领,浸润于家风教育当中,推进“面向人人”的大美育工作。在互联网与大数据全面降临的时代,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下,更有利于主体体验式与沉浸式的美育实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要更加强调创新的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的结合,以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依托,呈现出鲜活而生动的英雄人物,形成视觉、听觉和触觉一体化模式,令其感受山河岁月的辉煌与革命烈士的昭昭,在新时代自觉践行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淬炼主体使命担当的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