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证驱动下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25郑慕强林紫凤吴琪黄之琦

南方论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汕头大学商科理念

郑慕强 林紫凤 吴琪 黄之琦

(汕头大学 广东汕头 515063)

从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讲话与各类国家人才政策,背后实质是新时代下我国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激增。[1]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新工科、新文科等新学科概念被提出。紧接着,新文科中与社会发展关系最紧密的新商科也开始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其概念在2019年被提出。新商科时代背景下,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时代需求,高校如何向社会输送复合型商科人才,这是急需解决的巨大挑战。

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离不开“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而“双一流”建设需要国际教育认证去衡量、引领和推动。[2]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国内部分高校注重向外界证明其学科建设绩效,而陷入无实质发展的“内卷”。[3]如何与国际教育认证接轨,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贯彻认证宗旨,培养顺应时代的复合型商科人才,这是国内高等学校需要深思熟虑的。本文以汕头大学商学院(通过EPAS欧洲管理发展项目认证体系认证)研究对象,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在国际认证驱动下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一、专业认证与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认证是教育质量控制的过程,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规范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在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得到充分验证。教育认证主要有四个理念:“使命驱动”的目的、“持续改进”的流程、“国际共识”的标准、“特色发展”的定位,这些理念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国际教育认证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他们认清家底,了解外界,结合自身特色,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不可或缺的手段。[2]

复合型商科人才与传统商科人才差异在于:复合型商科人才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知识和能力较传统商科人才有很大的提升,具有“一专多用”“能于务实而善于创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特点。[4]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路径中有多方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和高校,其中高校是关键。[5]但是目前来说,在高校中,其培养路径存在一定的偏差,培养效果并不理想。[6]如果高校想要改变现状,培养出时代所需的真正的人才,必定要基于自身实情,调整思路,进行教学、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创新,确保人才培养紧密契合时代需求,而这恰恰与国际教育认证的理念不谋而合。[7]利用国际教育认证作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参照物,探究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校需要而且较难掌握的一项技能。

二、认证驱动下的培养标准制定及模式构建

(一)OBE培养标准的制定

汕头大学商学院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与时俱进的复合型商科人才”为目标,2010年起进行全方位改革,2012年成为亚洲首家本科项目通过EPAS(欧洲管理发展项目认证体系)认证的商学院。EPAS认证以OBE(结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确定培养目标,规范领导者、管理者、教师行为以及软硬件配置,把控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定位、课程设计、实施路径、保障体系等闭环以驱动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

根据国际认证要求以及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标准,本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第一,基于以结果为导向(OBE)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思维)三大类。第二,确定从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到思维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第三,四年一贯、多层次、全方位地落实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第四,采用因课施教、跨学科双创训练、工艺必修课、书院全人教育、公益必修课等以实现OBE培养目标。第五,建立构建“教保发评”四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内容和关系如图1。

图1: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二)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无缝契合新时代发展理念

基于OBE,确定“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知识传授方式和思维植入模式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RICES”综合能力培养目标,即培养本科生的社会责任(R,共享理念)、国际视野(I,开放理念)、沟通协作能力(C,协同理念)、创业创新(E,创新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能力(S,绿色理念),无缝契合新时代发展理念(如图2)。

图2:契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RICES能力培养目标

三、内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与方法

(一)采用“因课施教、能力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1.学科基础课O2O(线上线下)模式。理论讲授在线上中国大学慕课、校内edX等公共平台完成,减少40%以上授课学时,线下采用实践应用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专业理论课PO(项目导向)模式。依托“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进行科研项目导向的“学徒式”理论教学和RICES能力培训。

3.专业实践课IO(请进来走出去)模式。基于创业项目或MBA企业导师为依托,建立企业导师制,让学生与实践充分接触,尝试与企业联合开设专业实践课,全方位提升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二)整合“跨学科、融地方、达世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

1.以住宿学院、创业学院等为依托的校内跨学科平台。以跨专业混住交流的住宿学院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自学与自我管理能力),以跨学科融合的创业学院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以项目制、公益课等为纽带的校外服务地方平台。以“通关流程、机场服务等”大创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公益必修课”培养社会责任及社会实践能力。

3.以国际交流、学科竞赛等为载体的复合型实践实训平台。以“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挑战杯、互联网+、国际案例”学科竞赛,培养国际视野、团队协作与沟通、创新创业能力。

(三)打造“思维植入链、素质拓展营、实践国际网”的能力训练体系

1.四年一贯制的整合思维植入链。全校必修课《汕头大学整合思维》讲授批判性思维理论与方法、商学院《整合思维应用与实践》专业课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有商院专业课要求植入思政元素及系统性思维,从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到思维复合,四年一贯落实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2.多层次的素质拓展营。商学院学生所在的住宿学院,设置30多个素质拓展营,如服务学习、社会创业、职业模拟、角色扮演、商务实践等,形成多层素质提升体系。

3.全方位的国际实践网络。依托学校的国际资源,从四大权威学科竞赛到几百个长短期国际交流项目,商学院已织出学生国际交流实践和学科竞赛一张网。

(四)构建“教保发评”四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

1.教研团队。依托创业学院、高教研究所、华商经济研究所、全球研究中心,形成双创、商科、思维教学及研究教师近40名。其中,国际化和整合思维教学双双入选省级教学团队。

2.质量保障委员会。由非院领导资深教授为主任,专业协调人为成员组成,全面审核教学大纲、考核、软硬件指标等。

3.专业发展委员会。由知名校友、雇主、学者等组成,讨论专业发展、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等问题。

4.评价体系。(1)全方位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2)教研团队开发经广东心理学会鉴定的“大学生思维能力”量表;(3)学生综合能力指标;(4)四大学科竞赛。

四、实践效果评价与讨论

(一)学生培养成效

改革实施8年来,本成果已培养8届共2486名学生,毕业4届。近5年,第一、权威量表和麦可思第三方评价表明,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第二、本科生参加国际竞赛,汕头大学获国家级和省级选拔赛奖年均分别提高约10%和13%,其中90%以上为商学院本科生项目。第三、挑战杯与互联网+竞赛获省奖以上,商院学生牵头项目占全校约70%,其中75%以上项目为跨学科合作。第四、商院毕业生占全校14%,获汕头大学奖章及提名奖(每年7名)高达23%。

(二)解决教学问题讨论

1.解决专业定位和培养标准模糊。当今,商科人才培养“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定位、缺培养标准”,人才培养缺最低标准的把控,导致整体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2.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当今,商科课堂教学“重理论传授、轻实践应用、缺因课施教”,学生兴趣缺失、教学效果差。

3.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单一。当今,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重知识复合、轻能力复合、缺平台整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长期处于相互分割状态。

4.能力训练不成体系。当今,商科人才培养路径“重课堂教学、轻能力训练、缺体系打造”,学生思维、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差。

猜你喜欢

汕头大学商科理念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汕头大学14项教学案例获评省级在线教学优秀案例
汕头大学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汕头大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首批会员单位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