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现实矛盾和实践要求

2022-02-02李子涵

南方论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和平共同体命运

李子涵

(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和平发展方向,以独特的历史定位,深刻揭示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蕴藏着科学、丰富的时代内涵,也具有鲜明、深刻的实践价值,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明确这一理念的价值根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需要超越个体差异,立足全人类共同利益进行整体联合,推动全体人类在发展、合作、共赢中迈向共同的未来。

(一)要发展,不要停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持久和平、持续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出世界历史发展的最新阶段。资本主义开启了社会化大生产进程,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攫取力求超越一切国家、民族之间的界限,必然导向全球化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结果。这种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更加紧密的全球联系,决定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把握时代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确认识了当今的时代主题。“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266发展是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关键,和平则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在普遍交往中共同发展。只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可持续性,人类历史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各国必须维护持久和平,超越资本主义利益至上的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二)要合作,不要对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同心协力、团结互助

立足于百年变局和世界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已经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当下,全球经济复苏正是当务之急,世界和平安宁频遇危机,全球治理步履维艰,世界性难题是所有国家、所有阶级阶层的共同威胁。人类社会始终是以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存在的,从历史的维度中把握时代脉搏,国际社会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我们应当用对话合作取代零和博弈、我赢你输的思维。唯有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我们才能够共渡难关。正像在新冠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谱出一段段心意相通、真诚相交的和睦佳话,用实践证明了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反观任何极端自利的做法,只会增加人类社会的内耗,终将损人而不利己,阻碍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

(三)要共赢,不要单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互利共荣、共建共享

在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人类必须以“世界公民”的身份,维系有利于整体生存和文明延续的共赢利益。作为人类通向自由人联合体必经的世界历史阶段[3],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认识了全球共赢的价值内涵,也成为汇聚着当代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在人类社会的普遍交往中,各国应当实现全面的良性互动,坚定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摒弃狭隘的单赢、赢者通吃等旧思维。人类整体利益与国家特殊利益在一个长期过程中具有内在一致性,“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4]。我们必须超越片面的个别价值和特殊利益,以人民的利益得失作为衡量标准,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让各国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中适应历史发展,实现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矛盾

当前,世界和平发展力量和霸权主义势力的矛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大阻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变局中的突出矛盾,深入分析霸权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具体表现。

(一)利益冲突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持续加剧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全球化进程中“东方从属于西方”[5]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南北矛盾、贫富矛盾等,都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具体表现。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除了有几次工业革命与技术变革造成的各国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有发达国家殖民统治导致的南穷北富的历史差距,最根本的缘由则是当今霸权主义势力存在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己主义的弊病。凭借历史与现实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希望始终占据发展的优势地位,通过维持国际霸权以获得“赢家通吃”的特殊利益,用“弱肉强食”转移国内矛盾。因此,当美元霸权受到挑战,当国际规则向着多边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当本国科技受到他国追赶甚至超越,美国便由经济全球化主导向反全球化逆潮倒戈,不断加大技术、资本、贸易等制裁手段,通过不平等的交换、分工体系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横征暴敛。

(二)强权政治引风吹火,军事冲突不断升级

固守旧有的冷战策略与强权政治手段,霸权国家将新兴大国崛起视为最大威胁,刻意引起大国战略博弈。当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新兴势力冲击时,便会引起其高度警觉与战略调整,撕破旧有的自由平等伪装,更加强调“美国优先”。正如美国在政治上以“退群”行为扰乱多边体系和国际秩序,一意孤行坚持单边主义,更是屡次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支持他国内部政权分裂与斗争。2021年中国人权研究会发文指出,从二战结束至2001年,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的约占81%。美国表面上充当“世界警察”,更多时候则是在全球贩卖武器装备,通过武力威胁处理国际争端,不断在局部地区发动战争,或是成为地区武装冲突的背后黑手。强权政治和军事干涉使得剥削、压迫与战争在所难免,这在世界范围内鼓吹仇恨、煽动暴力,助长了极端思想的产生与扩散,各国共同发展的需求与霸权主义国家自利行径之间的矛盾必然会给世界和平与发展进步带来严峻挑战。

(三)意识形态对抗始终激烈,文化斗争接续展开

列宁曾说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6]西方国家在价值观、意识形态上高度一致,极易形成统一战线,通过制造他国思想领域的大混乱引发社会大分裂、国家大解体。西方国家不断通过数字技术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利用文化媒体控制公共舆论走向,并在文化产品的数量与影响力上占据重要优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抗的实质就在于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斗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公民社会等错误思潮都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具体表现。[7]凭借文化霸权,西方国家不断利用“自由”“民主”等概念的抽象性混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只以是否“全盘西化”来衡量国家发展优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也必须在交流对话中坚定思想立场,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守住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要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面临的挑战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复杂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但同时“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8]。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身能力,在严峻考验中不断成长提高。

(一)维护平等互敬,让世界人民远离恐惧、拥抱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各国主权平等,倡导求同存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决摒弃“国强必霸”的错误逻辑。各国应当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矛盾争端,维护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实践证明,通过人民的辛勤劳动,国家现代化可以走出一条与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完全不同的和平道路。制度优势是中国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保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共商共建,让世界人民远离贫困、共享繁荣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在发展中解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应当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协调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变革,通过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全球经济健康稳定态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2]273国际社会需要通力合作、携手同心,共同完善各类机制和手段,弘扬多边主义与共赢理念。各国应当践行正确义利观,不断积累战略互信,以推己及人的态度、积极务实的举措管控利益纷争。只有不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才能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发展。

(三)积极开展对话与交流合作,让世界人民远离封闭、亲如一家

历史前进的车轮昭示着合作共赢、开放交流方为大势所趋,各国应当承担起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的使命与责任,深化文化、教育、卫生、减贫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支持各国人民之间的人文往来和民间友好。中国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领军作用,通过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无偿提供国际疫苗援助等切实努力,用理念与实践回应了世界人民的期待。我们要在交流与对话中将民族多样性和国家差异性转变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用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我们应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严防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与文化,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共识、凝聚人心。

(四)走绿色低碳、永续发展之路,让世界人民远离污染、徜徉碧水蓝天

工业文明在极大提高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迄今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国际社会应当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各国应当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并控制极端气候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传染性疾病蔓延等生态创伤,共同呵护与打造和谐宜居的地球家园。“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但是“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国应当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创新,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出了科学的理论探索。经由理论内涵的丰富发展与实践进程的不断突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变为生动现实,不断引领人类文明前行进步。

猜你喜欢

和平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博弈·和平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期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