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2-01-30周祥艳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外语共同体中华民族

周祥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提升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进步的新生力量,大学生承担着对内促进国家发展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因此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下高校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施需要各门课程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尽管外语课程选用的教材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但是教材内容可能涉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制度。我们在了解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制度时,要自觉其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腐朽思想和文化。因此,针对外语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向青年学生灌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积极思考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语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我国开展民族工作的一条主线[1]。在大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帮助新时代的大学生进一步铸牢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伟大理想[2]。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等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该任务的重要途径。2020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将价值观引领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因此,外语课程应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根据郭颖&余梓东的观点,除了改革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还应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贴近大众并融入大学生现实生活、做到“润物细无声”,提升大学生的理念认同感[3]。杨胜才&余凤认为应深化“四观”教育(具体指的是民族观、祖国观、历史观、文化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探索课程育人的协同模式[4]。高校应从人才支撑、理论支撑和文化支撑三个着力点入手,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建设、通过创造性转化促进文化认同。而外语课程还应以语言为抓手,以培育双语人才铸牢团结共建社会主义的使命感与归属感。

那么,高校在构筑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外语课程助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有哪些?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综合全面的思考。

目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受到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有教育体制与现实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李海凤&卢林保认为,很多高等院校并未把全校沟通交流纳入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从而导致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高校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仍有待进一步明确,并且需要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2]。现有的教育体制与现实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够强、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仍有丰富的空间,以便进一步匹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3]。简言之,当前思政课程在这一意识培育中仍存在广泛性、综合性和针对性不足,教育内容需要进一步补充;教师教育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最终实现思想内化,用这一核心理念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和实践。

面对价值多元化选择,需要明确价值培育路径。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及社会转型变革,价值观日益趋向多元化。在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价值理念由一元转向了多元。此外,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如重视物质追求,忽视精神生活建设和人文知识培养;片面追求一时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考虑。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可能会受这些不良理念的蒙蔽,并在实践中追捧类似行为。在价值观多元背景下,如何寻找恰当的价值培育路径、破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是高校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重大难题[3]。

网络信息繁多,对大学生的甄别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平台发展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平台。郭颖&余梓东指出,网络信息混杂,正面负面信息相伴,真实虚假信息交织,各种亚文化、虚假信息等可能通过网络途径大范围传播,使网络安全风险日益突出[3]。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流媒体平台上随拍图片、短视频、音频等海量出现。这些碎片化信息可能造成意义误读。此外,少数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媒体为追求高点击率和商业利益,夸大渲染与网络热点有关的负面信息。这些碎片化信息及虚假信息在不同网络平台上扩散,增加了有效信息的甄别难度,对大学生的是非黑白判断能力及真假信息辨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外语课程助力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作为高校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外语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助力:

提升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刘吉昌&曾醒认为情感认同是一种最真实而又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心理认知,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因素[1]。首先,在外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示文化自信的现代中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优秀人物的激励作用,直观地彰显积极的社会价值。最后,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的国家整体形象,彰显情感认同的自豪感。除了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之外,外语课程教学还应深化文化认同,为铸牢这一核心理念奠定思想基础。徐丽曼认为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必要意识活动,对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及社会共同理想的追求不可或缺;文化认同包括价值维度、内容维度及实践维度[5]。

发挥网络正面信息对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驱动作用。新时代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要铸牢传统课堂教学这个“大本营”,又要占领互联网这个“新阵地”[3]。首先,外语课程教学要包含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外语课程可以不断改善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际效果[6]。例如,可以采用官方QQ、微信、微博等平台,分享有关的趣味性、正能量视频和电子书籍,以增强大学生对该理念的兴趣,使其在逐渐积累知识的同时,滋养精神信念。不管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外语课程教学都要多传播各民族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中的优秀内容,助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7]。

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价值实践。依据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的观点,构筑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包含两次转化:认知—情感—行为,具体而言包含象征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三个层次[6]。象征教育,即通过对象征符号的感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征“是什么”;情感教育,即基于学生的理念认识,促使学生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价值观教育,即在情感教育基础上促使学生形成价值理性,并引导学生将之付诸实践。在外语课程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获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的知识,促使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形成源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性并付诸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自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研究硕果。外语课程教学需要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有力支撑,以深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中心点和着力点,结合线上线下教育,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和文化认同,促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政水平、积极开展价值实践。此外,高校还可以加大师德师风、政治理论素养在外语教师考核中的比例,强化“课程思政”的观念,加大对外语教师“全员思政”职责的考核,让外语教师积极投入构建这一核心理念的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和实践活动中。

猜你喜欢

外语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