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南北朝时期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的研究

2022-01-30吴承楷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皇族时期皇帝

吴承楷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44)

笔者认为,南北朝时期特殊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南北双方长期对峙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又对后面的隋唐盛世起到奠基的作用。本文将从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论述南北朝这一特殊的时期的形成原因。

民族的交融(由于民族矛盾在北方尤为激烈,南方相对平稳,所以本章只讨论北朝的民族问题)

民族融合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自秦汉以来,中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如秦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宋时的女真、蒙古人,西域各族人民和藏族人民等等)的互相影响就从未停止过。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不过与之前的东晋十六国相比,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显然要温和很多。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羌、鲜卑、氐、羯五个民族,趁西晋王朝发生著名的八王之乱时由北方向内地迁徙。那时,北方民族和南方汉人之间的矛盾,北方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空前激烈,因此政权更迭极为频繁。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了。北朝的政府大都使用汉朝官制。尤其在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发动改革后,将都城从原来的平城迁到洛阳,鼓励胡汉通婚,改用汉姓,使得其汉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北朝国内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带来了国内相对的安定。但是,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完全弥合的,所谓的安定只有在绝对强力的政府面前才能实现。诸如国史之狱(因北魏司徒崔浩编撰国史触怒太武帝拓跋焘而引发的旨在肃清北方汉人门阀势力的案件)代表着鲜卑统治者和汉族世家大族的的矛盾,六镇民变(在北魏北方边境六个军事重镇爆发的鲜卑族军民起义,虽然起义被最终镇压,但北魏从此一蹶不振)代表着北方旧鲜卑贵族和汉化鲜卑贵族统治者的矛盾,都是民族矛盾在另一个层面上的体现。北朝虽然强大,但其内部本身并不稳定,因此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完全征服南朝,反而最终在内乱中分裂。

北魏迁都(由平城(即太原)至洛阳)

门阀政治

南北朝的另一大特点便是门阀政治。

门阀早在东汉末年便已出现,各地的一些大家族在汉朝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成雄霸一方的大地主。在黄巾军起义时,这些地主豪强纷纷起兵,割据一方。为了笼络这些世家大族,在曹魏时代,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为后来由西晋到隋朝中间的这段历史的政治体制打下基础。永嘉之变长安陷落后,中原地区的皇族和士大夫逃往南方,史称“衣冠南渡”。他们在北方世族王敦和王导的帮助下建立了政权,逐渐站稳了脚跟。王氏的地位因而空前提高,成为当时最耀眼的一股政治力量,并且深刻影响了后世南北朝的政治格局。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都有世家大族,比如北方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南方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这些家族的子弟大多在朝廷重要部门为官,长时间把持朝政,权势极大。东晋建立之初,朝中琅琊王氏官员达到了一半以上,足见琅琊王氏对东晋的重要性。

由于九品中正制的评判标准出自朝廷,一旦朝廷出现世家大族,权力就会被垄断,导致寒门子弟向上的仕途被阻断。上层统治阶级因为该制度的存在,不会担心有朝一日自己家族的地位不保,因此世家大族的后世子孙多为纨绔子弟,纲纪日益败坏;同时上层也无法有效获知下层百姓的信息,导致阶级间的隔阂和对立越来越大。而一个政权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土壤就是他的民众,一旦脱离了民众,这个政权注定不能稳定。

另外,门阀政治使得国家的凝聚力大大下降,官员们不再对天子忠心不二,皇帝和中央对大臣和地方的掌控力变得很低。由于世族间的复杂关系,朝中有实力的官员们往往会和地方掌握军队的官员相勾结,和皇帝暗中对抗。皇帝始终无法完全掌控各地的军队,但是却需要各地的军队去维护统治,甚至有不少叛乱者在叛乱失败后依然可以保住原有的官职,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叛乱此起彼伏。

宗室分封及皇族实力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认为,应当对皇族子弟进行分封,这样才能避免皇室被孤立。然而,他的分封却在日后酿成了“八王之乱”。南朝的皇帝依然给予大量皇族子孙官职和权力,不少皇族子孙年纪轻轻却身居要职,这也为后来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分封的本意是为了维系“家天下”的统治,但是南朝的分封制度反而成了叛乱和争权的导火索。南朝的政府本身就没有实现对权力的高度集中,例如荆州和江州,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粮食充足,足以和位于建康的朝廷分庭抗礼,因而经常成为叛乱的发源地。南朝本来就是一系列由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朝代,而世家大族一直在渴望掌握更多的权力和资源,分封在各地的宗室亲王无疑给了他们巨大的帮助。或许单单一个地方的家族对皇权造成不了直接的威胁,但是一旦有了皇族在身边,他们的叛乱便有了一定的名分,可以更加轻易地号令民众与军队,与朝廷抗争。尤其在当朝皇帝昏庸无道或是过于幼小时,一些年长、有名望和能力、作风优良或是在皇位继承上有更多话语权的皇族子弟身边往往会有野心家蠢蠢欲动。如在宋前废帝刘子业和宋明帝刘彧时期发生的晋安王刘子勋叛乱。由于刘子勋叛乱具有一定代表性,我在此对这次政变进行详细的介绍。

刘子勋叛乱:公元465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宋前废帝刘子业被杀,群臣推举宋文帝刘义隆之子刘彧为皇帝。刘子勋是刘子业的弟弟,而刘彧是刘子业的叔叔,而且刘子业并无子嗣,按照古代“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刘子勋更有机会继承帝位,但是刘子勋时年十岁且身在江州,刘彧年长却在朝廷中,又有大臣支持,因此刘彧继承了帝位。然而,刘子勋手下别有用心的长史(相当于幕僚官)邓琬却将刘子勋推到前台,以“恢复正统”为名据守江州发动叛乱,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地方大员(如雍州,徐州,冀州,青州刺史)纷纷表示了对刘子勋的支持;而刘彧的主要支持对象都是朝中的亲王和重臣。地方大员不满足自己的现状,他们清楚一旦刘子勋成功,自己就可以成为功臣,进入中央执掌重权;如果失败了,只要保住自己的军队,依然有机会重新取得朝廷的信任(因为朝廷需要他们的军队支持)。而朝中官员自然拼命想要维护住自己的现有地位,因此他们必须保住刘彧的位置。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刘子勋和刘彧的皇位之争,实质上却是朝廷官僚和地方官僚对权力重新分配的争斗。

分封制度还在皇族内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分封制和南北朝时期叛乱频发,反过来导致皇帝对皇室其余子孙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尤其是那些素有威名的宗室诸王,皇帝更是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生怕自己死后他们会发动政变废了自己的后代。如宋明帝刘彧杀害对自己有迎立之功的刘休仁和刘休若,齐明帝萧鸾杀害宗室王萧子敬等等。皇族之间的内斗和自相残杀在南北朝时期尤为频繁,和这种分封制度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南北朝的政权混乱,和皇帝自身能力低下也有一定关系。由于南北朝建国大多依靠所谓的废帝自立或是所谓的禅让,宫廷内乱频发,刀光剑影,皇子们长期生活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性格发生了变化,变得荒淫暴虐。不少南北朝皇帝在位期间都做出过令人发指的事情,如北齐皇帝高洋,将自己的宠姬杀死后,再用她的髀骨做成琵琶,实在是令人毛骨悚然。更有不少皇帝少年继位,在懵懵懂懂的年纪就成为了天子,虽然他们当中有的也成为一代明君,但大多数不过是沦为将军或权臣争权逐利的工具罢了,这种现象在南北朝时期尤为普遍。

南朝齐皇帝一览表

社会环境:儒学的衰落和佛道的兴盛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之后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兴盛。杜牧有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述的就是南朝佛教兴盛的情景。统治江南长达48年的梁武帝,将佛教的发展推向了巅峰,不仅邀请达摩祖师入宫讲经,更是于在位期间三度出家,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崇佛的热潮。然而,过多的佛寺、僧侣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寺庙中的僧人整天无所事事,只知拜佛念经,却可以不劳而获,享受不错的待遇,以致农民纷纷弃农从佛,使南朝的政治经济进一步衰弱。北朝统治者也曾深受佛教之苦,不过北朝的统治者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分别是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和北周武帝灭佛运动。其中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相当彻底,对巩固国家农民生产和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灭佛运动的大力推行也是北方政权能够最终灭亡南方政权并取得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道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也成为了一股引人注目的社会思潮。但是,道教好清谈无为,不问世事的做法却给朝政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士大夫的“仙风道骨”使得朝纲日益废弛、败坏。他们平日里高谈阔论,外敌来犯时却畏手畏脚,闭门不出,如此一来,更加剧了百姓对政权的不信任。

佛教和道教的兴盛带来的结果自然就是儒学的衰弱。汉朝灭亡后,天下群雄并起,儒学所倡导的传统君臣节义概念开始在人们心中淡化。而西晋昙花一现的统一并没有重新树立起儒学的威严,九品中正制使得儒教废弛,崇尚清谈玄学的道教逐渐了成为社会的主流。而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得到迅猛的发展,与之相对的儒学则陷于停滞,甚至趋于衰弱,传统儒家的“忠”“孝”观念在战乱中被撕得粉碎,皇族和君臣之间彻底撕下了虚伪的面具,臣弑君、子杀父等现象司空见惯,上演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惨剧。短短169年的南北朝,就产生了66位皇帝,其中有41位死于非命,其中更有8位皇帝死于自己的儿子,母亲或是其他宗室族人之手,甚至连赫赫有名的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和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都是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北朝时期的皇权始终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而这和儒教思想体系在该时期的崩塌是不无关系的。

南北朝作为一段乱世,兵戈不弭,生灵涂炭,犯上作乱的事情常有发生,其南北分裂对峙的局面给中国的统一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而在历史课本中几乎没有提及。但另一方面,南北朝这段历史却使不同民族得到交流的机会,文化和宗教进一步发展,儒学也大量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玄学的一些思想,同时汉族和其他北方民族的矛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和,为后世的两个大统一多民族王朝隋朝和唐朝以及它们开创的空前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皇族时期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宋代皇族作家群的“小家”气象及其成因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乾隆初期对皇族内部斗争的处理
写在娜美上场之前,那些想说的话——一起加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