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普京之死:永远的谜团?
2022-01-29厉剑
厉剑
拉斯普京出生于俄国一个农民家庭,是一位以神奇治疗和神秘形象出现的教会人员。
拉斯普京“最后的晚餐”。
左图:拉斯普京在圣彼得堡与皇室家族人员往来密切。右图:经历了皇室内部的血雨腥风,拉斯普京得到了尼古拉二世在政治上对他的信任与依赖。
1869年1月9日,在俄罗斯秋明市附近波克罗夫村的一户农民家中,拉斯普京降生了(关于拉斯普京的出生日期,至今仍有争议)。他是这户人家的第4个孩子——兄弟姐妹4人自幼体弱多病,其余3个孩子早早离世,只有拉斯普京活了下来。由于身体孱弱,父母打消了送他到县城学校读书的念头,寄希望于他能养好身体,早日帮家里分担农活。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拉斯普京在孤独中度过,健康问题和长久的独处导致他早早地投身教会。14岁时拉斯普京病危,父母束手无策,开始为他准备后事。然而,他却奇迹般醒来,并告诉父亲他在昏迷中见到了圣母,是圣母救了他。此后的拉斯普京更加虔诚,用心学习教会文本,直到能一字不差地背诵。
成年后的拉斯普京决心游历国内外宗教圣地,修炼德行。他先是来到叶卡捷琳堡的维尔霍图林修道院,在那里结识了教会长老马卡里。在长老的指导下,拉斯普京日日带着沉重的枷锁祷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再次回到故乡时,拉斯普京焕然一新,他戒烟戒酒,勤奋祷告,开始在乡里村间小有名气。拉斯普京对此并不满足,在马卡里长老的点拨下,他将目光投向了世界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从耶路撒冷归来的拉斯普京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的教会长老,成了西伯利亚这等穷乡僻壤最有声望的宗教人士。夜里,他反复梦到俄国17世纪的先圣西蒙·维尔霍图斯基,先圣犹如托梦般告诉他:“去游历吧!去拯救他人吧!”拉斯普京自信获得了神授旨意,是上帝的使者,对外宣称他具有通过祈祷为人消灾去病的神圣能力。此后,每年秋收结束,拉斯普京就踏上游历之路,多次展现他过人的祈祷神力。关于拉斯普京的各种传闻不胫而走,终于引起了圣彼得堡神学院的注意。1904年,拉斯普京被召往圣彼得堡,受到最高神学院监督员的接待,这为拉斯普京打入上流社会开启了窗口,等待拉斯普京的是沙俄帝国首都最声色犬马的生活和最血腥残酷的政治暗杀。
从“江湖神医”到“宫廷长老”
拉斯普京已在圣彼得堡小有名气,并机缘巧合地结识了沙皇3位叔叔的妻子,通过她们的介绍,沙皇一家对其略有了解。不过,真正让拉斯普京登上权力巅峰的机遇,是他毫不费力地控制住了皇太子的血友病。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是沙皇唯一的儿子,帝国王位的继承人,出生于1904年7月30日。然而,阿列克谢出生2个月后就患上了严重的血友病。沙皇召来全国名医为儿子医治,却毫无效果,皇后终日跪坐在儿子床边,以泪洗面。绝望之际,皇后下令召拉斯普京进宫。拉斯普京来到皇储的寝宫,静静祈祷了许久,阿列克谢奇迹般醒过来,微笑着环顾四周,仿佛从未患过重病。皇后大喜之余,激动地要求拉斯普京将秘密和盘托出。拉斯普京只是自称为“上帝的使者”,只要他诚挚地向上帝祈祷,就能免人灾痛。他对皇后发誓道:“只要我活着,皇储就不会有危险。”拉斯普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沙皇家族的“红人”。在皇后眼里,拉斯普京不仅是保住皇室血脉的唯一希望,更是整个罗曼诺夫王朝的救世主,因而视他为私人密友和心灵导师,赞誉拉斯普京是无限忠于王室的象征。与之相反,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拉斯普京的态度较为克制,且从未真正相信他的神力,后世塑造的拉斯普京权倾朝野的形象大多是野史杜撰。拉斯普京作为与贵族统治阶级完全不同的外省人,其行为举止与宫廷礼节格格不入,但沙皇却能对他格外宽容。这一方面是因为尼古拉二世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另一方面,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一战前夕是俄国新旧政治、社会和文化秩序激烈碰撞的时期。自由主义崛起,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根本的是,苦难和贫穷的下层农民激烈反抗君主制度的残酷剥削和无情压榨。改革的声浪席卷全国,终于在1905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制宪革命。10月30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颁布十月诏书,确立了俄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同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尼古拉二世宣扬宗教宽容,试图借助宗教的力量平息民众的愤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905年11月1日,沙皇第一次正式接见了拉斯普京。在沙皇看来,他有着下层农民的卑微出身,又通晓宗教事务,是展现皇室能够与民同乐姿态的最佳代表。这一无上的荣耀令拉斯普京名声大噪。
在首都站稳脚跟的拉斯普京肆无忌惮地挥霍着手中的权势。政治投机者们纷纷巴结拉斯普京,在他的周围聚集起一批上流社会的拥趸。公爵、情报部门负责人、银行家、御医在拉斯普京的庇护下从事非法勾当;宫廷侍女爱慕拉斯普京,同他保持着放荡露骨的男女关系。拉斯普京凭借着与皇后的亲密关系买卖官职,对他的追随者委以政府要职,巅峰时期,拉斯普京只要手写一张字条,便可在首都呼风唤雨。他位于圣彼得堡的公寓门庭若市,前来攀附关系、求情办事的人不计其数。贵族大官僚們则十分痛恨拉斯普京,彼时的内阁总理、财政大臣、杜马主席等王朝肱骨与其态度极为敌对,称拉斯普京是“肮脏的无赖”,一再请求沙皇将其驱逐出圣彼得堡。
尼古拉二世夹在皇储性命和不断鼓噪的反拉斯普京声音之间左右为难。在此期间,拉斯普京又两次挽救了阿列克谢的生命。其中一次,拉斯普京甚至不在阿列克谢身旁,仍能凭借其“与上帝间的神灵交融”隔空挽救皇储性命。皇后已经无法摆脱对拉斯普京的依赖,她信任他,仰赖他,事事都与他商量,自然坚决反对任何驱逐拉斯普京的企图。沙皇则是一位意志力薄弱的君主,他无奈地感叹道:“10个拉斯普京在宫廷,也好过一位歇斯底里的皇后。”就这样,沙皇允许拉斯普京大部分时间呆在圣彼得堡,但为了迎合大臣们的反拉斯普京浪潮,偶尔也寻个理由将其流放到西伯利亚,随后又找个借口召拉斯普京回宫。
大臣们见无法说服沙皇,便开始散播拉斯普京与皇后的谣言。1905年革命后,俄国的新闻业蓬勃发展起来,从前无法接触到贵族社会的下层百姓们津津有味地读着关于皇宫内奇闻异事的文章,报社进一步迎合这种需求,又刻意在拉斯普京与皇后偷情的黑料上添油加醋。这种皇室丑闻严重动摇了沙皇的权威,尤其在君主主义者中间开始形成一批强烈要求除掉拉斯普京的阴谋者。一战爆发前夕——1914年6月29日,俄国宫廷发生了第一次针对拉斯普京的刺杀行动,拉斯普京因伤入院2个月。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拉斯普京出院后不无惋惜地表示,他曾预见大战的爆发,却因负伤住院未能及时劝阻尼古拉二世,否则俄国必不会参战。
“圣人”之死与旧制覆灭
随着俄国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新旧秩序对立愈加尖锐,宫廷对于拉斯普京的爭议也愈演愈烈。一方面,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平息阶级冲突,对来自下层的农民代表展现出极大的包容,同时他也不得不认可拉斯普京在救治皇储上的神秘力量;另一方面,大贵族们越来越不能忍耐西伯利亚“神棍”任意搅动宫廷秩序,削弱罗曼诺夫王朝权威。于是,以政府右翼领导人普里什克维奇、沙皇的侄女婿尤苏波夫和沙皇的堂哥巴普洛维奇为代表的反拉斯普京派密谋了刺杀行动。1916年12月17日晚,尤苏波夫以参加晚宴为由将拉斯普京骗到家中,3名主谋先是向食物中投毒,试图毒杀拉斯普京,然而毒药竟不能伤及“圣人”分毫。于是他们开枪射杀拉斯普京,拉斯普京中枪后倒在血泊中。当3人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时,拉斯普京突然惊起冲向尤苏波夫,试图掐住他的脖子。尤苏波夫猛地甩开拉斯普京,拉斯普京顺势向外逃跑,巴普洛维奇朝拉斯普京连开2枪,彻底结束了拉斯普京激荡而悲惨的一生。
尤苏波夫迎娶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唯一的侄女伊琳娜,夫妇二人因为参与暗杀拉斯普京而被世人铭记。
“圣人”之死在圣彼得堡掀起轩然大波,沙皇却下令停止调查,仅将3名主谋流放至首都之外。侄女婿尤苏波夫被调往库尔斯克,堂哥巴普洛维奇和右翼领导人普里什克维奇被派往前线服役。后世对拉斯普京之死争议诸多,有历史学家指出,“圣人”之死中有英国军情六处的痕迹。1916年6月5日,英国国防部部长基奇纳勋爵乘“新汉普郡”号巡洋舰秘密前往俄国,途中遭德国潜艇鱼雷攻击,不幸遇难。勋爵之死引起巨大的争议,传言称基奇纳带有关于拉斯普京的惊人内幕,准备呈送沙皇,以除之而后快。皇后为了阻止基奇纳,伙同德国策划了此次鱼雷袭击。随后,英国军情六处决定直接对拉斯普京实施定点清除,联合俄国国内的反拉斯普京人士完成了刺杀行动。
鉴于拉斯普京本身的神秘和复杂,关于他的任何传言不过是为他原本难以解释的命运增添一丝戏剧性而已。笼罩在拉斯普京身上的谜团至今没有答案:他是否有能力阻止俄国参与一战,进而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他的死是否加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他自诩为“上帝的使者”,成功地在圣彼得堡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那么,他是否只是尼古拉二世在统治末路上试图抓住的最后一道来自上帝的“旨意”?这些历史谜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留给后世的只是无尽的感叹和永远无法证实的猜想。
拉斯普京死后不到3个月——1917年3月8日,俄国爆发举世闻名的二月革命,彻底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