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山塘街的语言景观研究
2022-01-29董普凡
摘 要:苏州是一个旅游城市,具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街。本文以苏州山塘街为案例地,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机获取山塘街语言景观的样本数据,采用了资料收集、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对山塘街的语言景观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对游客进行地方感受的调查分析,探讨了语言景观对山塘街发展存在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语言景观;地方感;传统文化;山塘街;地域文化
本文索引:董普凡.<标题>[J].商展经济,2022(03):-03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景观是指公共空间中的有语言符号的公共标牌和商业标牌的总和,是一个地理区域表面所有可见的语言形式的总和及所刻画的物理空间的表征。苏州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的一些风情地貌、日常习俗等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景观。山塘街作为苏州最有名的文化名街,对其进行语言景观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区域概况
苏州古称吴,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紧邻上海,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有碧螺春茶叶、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丝绸等特产,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山塘街位于苏州市的西北部,俗称“七里山塘”。随着苏州城市的变迁,山塘街的语言景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成为苏州这个旅游城市的打卡地,对其语言景观的研究也显得非常重要。
2 山塘街语言景观的现状分析研究
2.1 语言标志上多语使用状况
山塘街的语言景观中,主要有中文、英文、中英文组合、中拼组合及中英日韩组合,如图1所示。通过统计可以看出,中文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达到42.0%,其次是英文,中英组合和中拼组合出现的频次差不多,中英日韩组合出现的频次最少,仅2处出现,如表1所示,反映出山塘街的标牌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元素。
各种标牌相得益彰,展现出山塘街独特的语言景观和地方特性。中文标牌、中拼组合标牌更符合山塘街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英组合、英文标牌、中英日韩组合更能体现出目前山塘街的发展趋势。目前苏州逐渐成为全球化的旅游城市,山塘街的语言景观也正好与其相符。
2.2 传统文化对山塘街语言景观的影响
山塘街是苏州的历史文化名街,语言景观中蕴含了苏州的一些历史文化,主要包括苏州的一些传统思想文化和苏州作为文人墨客聚集地的书法艺术两个方面。山塘街具有特色书法标牌的商铺标牌共有40个,占山塘街商铺标牌总数的20.5%。标牌字体主要有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形成了山塘街上一道靓丽风景线,不同字体的书法标牌主要集中在旅游商业较为发达的路段,有利于给游客带来文化与艺术的熏陶,更能体现山塘这个历史文化名街的语言景观的文字艺术和自然人文风貌的结合。山塘街上能体现苏州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是山塘街上的一些寺庙,如普福禅寺,从普福禅寺的语言景观中可以看出,其在向世人传达佛教思想,也反映出了周边居民的佛教活动,如图2所示。
2.3 地域文化对山塘街语言景观的影响
传统服饰、传统曲艺、传统饮食文化三个方面形成了山塘街的地域文化。苏州传统的服饰主要是丝绸,苏州丝绸在全国来说都很有名气,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丝绸的知名度。山塘街的商铺名字中含有丝绸、旗袍字样的语言景观出现的频次较高,有时这些商铺名还与苏州地域色彩的词语进行组合,比如有的商铺名字中就增加“绣娘”和“江南”的字样,以及绣娘的名字等。这些商铺名字体现出浓重的苏州历史文化感,比如“绣娘丝绸”“蔡氏天堂绣丝绸”“山塘绣”等。苏州评弹与昆曲形成了山塘街独特的传统曲艺,山塘街上能体现传统曲艺的商铺主要有“山塘昆曲馆”“品味山塘评弹书院”“山塘书院”三处。与之相关的语言景观仅有5处,为主要营业项目传统曲艺仅有3处,相比传统饮食及传统服饰来说,展现是远远不足的,不足以让游客了解山塘街的传统曲艺,不利于传统曲艺的发展,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采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曲艺表现形式。苏州人是很注重饮食的,喜欢吃甜食,因此出现了一些老字号企业。比如,苏帮菜的松鹤楼,苏州特色的藏书羊肉、甪直酱菜、苏品酥、咸丰老铺,苏州茶食点心业中佼佼者采芝斋、乾生元、朱鸿兴,茶叶老店三万昌、雷允上等。这些老店的语言景观往往体现了其成立的时间,会给游客带来很深的印象。也成为一些游客游山塘街的主要目的,如图3所示。
2.4 山塘街语言景观对游客的影响
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山塘街的建筑风格、标牌、特色文化与游客的感受息息相关,通过对游客就建筑风格、特色文化、标牌布局、商业性强的特点进行半开放式调查,可以看出建筑风格有特色占比最高,为36.2%,其余3个分别为16.2%、12.0%和35.6%,如表2所示。问卷调查“山塘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山塘街语言标牌投射出的语言景观对游客的吸引程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36.2%认为建筑风格比较好,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商业性强占比35.6%,可以看出山塘街语言标牌追求商业化和高利益的特点;特色文化的占比仅为16.2%,说明了山塘街官方标牌无法给山塘街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丧失了特色文化街区的优势与独特性,导致游客游览体验不佳。
3 语言景观的地方感
“地方”這一概念由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引入人文地理学,而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地方研究的核心所在。从地方感的产生来讲,人文地理学中将其看作人与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产物。地方感源自人与某一地方的接触和体验,其意义不能独立于人而存在。地方感是人对于地方主观和情感上的依附,即地方对于人的价值、归属和意义所在,个人的地方经验不同,地方感也有所差异。语言景观在不同程度上索引着地方,地方感产生于人类与语言景观的互动,从语言景观中得出的意义可被解释为一种地方感,而人们对于山塘街这个地方的地方感的形成,则离不开游客对语言景观的感知和理解,也就是从游客的角度来解读山塘街这个历史文化名街的地方感。
如表3所示,问卷调查中,针对“山塘街的地方感受”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游客对山塘街的地方感受。共发放了88份调查问卷,就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问卷:
A、你认为山塘街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1)历史文化名街 (2)商业街
B、对山塘街的这些标牌感觉如何
(1)标牌布局合理 (2)标牌特色明显
C、山塘街的语言景观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1)信息表达功能全面 (2)增加了对地方的认同
D、对你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标牌是什么
(1)特色(地域)标牌 (2)多语标牌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许多游客感觉山塘街是一个苏州历史文化名街,对山塘街的一些特色标牌也较喜欢,印象最深的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标牌,喜欢山塘街上一些老字号的饮食及服装。总体来说,印象还不错,大多认为如果标牌布局更合理些应该感觉会更好。
4 建议
4.1 語言景观更应突出苏州传统文化
从前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山塘街标牌的特色文化方面所占的比例还较少,不利于游客更好地了解苏州,了解山塘。本文认为应该在山塘街的语言景观中增加一些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标牌,让游客能更好地融入苏州的文化氛围中,也可以增加一些苏州的传统曲艺文化在山塘语言景观中的份额,让来山塘街的游客能更好地了解苏州特色文化,增加游客对山塘街地域文化的了解。
4.2 增加多语标牌的占比
多语标牌过少,目前苏州正在创建国际化大都市,会有全世界各地的游客陆续来到苏州。从上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山塘街主要还是以汉语为主,英语次之,其余是日语与韩语,其他语言基本上没有,这与目前苏州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相差甚远,应该在山塘街标牌上多增加一些外国语言,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尽快融入苏州的发展中。
5 结语
语言景观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语言景观研究是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探讨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山塘街语言景观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阐述了山塘街一些好的语言景观,对一些不是很完善的语言景观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今后苏州历史文化名街语言景观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Landry,R.& R. Y.Bourhis.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16(1):23-49.
Ben-Rafael E,ShohamyE,Amara M H,etal.Linguistic Landscape as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the public space:The case of Isra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2006.
周振鹤. 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295.
熊芝园.合肥街语言景观研究:以官方标牌为例[J].合肥: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2020.
TUAN Y F.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 Hall,1974.
Agnew J A.Place and Politics: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88,13(2):251.
Tuan Y F.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7.
STEELE F.The sense of place[M]. Boston,MA: CBI Publishing,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