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视角下研究生导师师德的提升
2022-01-28汪文新许伟杰刘明强
汪文新,许伟杰,刘明强,余 悦
(汕头大学法学院/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广东 汕头 515063;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此批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1]
在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发展机遇的背景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国家向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而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国务院印发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文件中指出,“双一流”建设任务包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2]。针对研究生教育,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是研究生导师的三大基本素质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视[3]。
然而,与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相悖的是,近年来研究生导师学术不端、师生关系失调等现象频频发生。失德现象揭示了部分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不良的事实,尽管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已经获得极大的提升,但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建设不容忽视,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国家政策目标的指引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下,在高校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中,一些亟待回答的问题在于,导师师德的内涵中哪些因素与研究生培养的关联度较高?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心理互动是否影响着导师师德?从实证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将有利于进一步明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导师师德两个目标导向的可行路径。
二、文献回顾
(一)职业伦理与师德
在理论渊源上,近代资本主义道德的提出,一开始就是与职业相关联的。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道德》中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天职观”,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职业特性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宗教职业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将以职业化、专业化为内涵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为催生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之一[4]。然而,在19 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取向导致社会出现了一定的价值危机。基于这样一种社会事实,涂尔干则进一步指出,职业伦理是拯救日益败落的社会道德的救世良方[5]。在一定程度上,职业伦理是资本主义生产秩序的构成要件之一。
不同于西方语境下由职业伦理这一概念所揭示的对人们职业行为的一般性规范,我国的职业伦理概念则偏向于一种道德要求[6]。在我国,职业道德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以伦理规范的形式提出的,体现出职业道德具有更崇高的社会价值,“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是对实现自我的自觉超越,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敬业、勤业、创业、立业等要素”[7]。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在所从事的职业中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具有积极意义上的外部价值[8]。
就师德而言,其概念的提出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属性,但在本质上是教师职业所应秉持的职业道德,从属于伦理规范[9]。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在我国教师师德与教育活动天生就是一体的,“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在新时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遵循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秉持了将教育作为德育手段的传统育人路径,另一方面又添加了专业道德、价值引领等新的内涵[10]。专业道德强调高校教师以专业精神引领社会公众的职业精神,价值引领强调高校教师应当面向学生、面向公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体现出更强的互动性特征,基于此,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应当是广泛的,值得从高校、学生等多主体进行发掘。
(二)研究生导师师德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生导师师德内涵的发掘,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研究生导师师德是在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过程中处理个人思想与行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教师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形成的,由相对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操及行为准则共同构成的道德规范体系。”[11]
纵观当前的研究基础,研究生导师师德在内涵上包含了个人修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三个方面。不少学者针对其内涵的不同侧面进行了探究。个人修养表现为导师自身的德行修养,道德具有示范作用,良好的道德情操能够对学生形成示范作用[12]。在职业道德上,有学者将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作为研究生导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维度。具体而言,专业能力具体包括科研水平、指导能力、师德修养、自我角色认知与管理能力,同时强调指导能力是导师专业能力的核心[13]。敬业精神则代表了研究生导师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导师对研究生指导工作的重视[14]。教师师德在社会责任上的体现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主要表现为学术道德与创新能力。学术精神既包含了遵守学术道德、不逾矩的内涵,同时是也要求研究生导师以不懈探索的实践精神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学术操守[15]。创新能力则体现了研究生导师在本专业内的探索精神。成果导向是科研实践的主流价值,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导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造福社会的关键[16]。因此,积极培育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也是高校研究生导师师德的体现。
(三)心理契约与师德的关联
心理契约为解释导学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从一般的宏观意义上看,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主要有强制方式、情感方式和契约方式三种[17]。广义的心理契约指组织与个体在相互关系中所感知到的彼此为双方提供的责任,这种知觉或来自于正式协议的感知,或隐藏于各种期望之中[18]。狭义的心理契约是指组织与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19]。在组织行为学视角下,除了研究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外,心理契约还被用于研究组织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Roehling 就指出,心理契约的应用范围已经一般化,可以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0]。我国学者就心理契约对员工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做了研究,证实了心理契约与员工的个人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21-22]。
有学者指出,心理契约普遍存在于社会道德关系中[23]。而在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心理契约作为社会契约的一种,能够推动公民公共德性的实现[24]。在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同属于一定的学术共同体中,其关系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共生性的特征[25]。道德层面的相互影响是师生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对研究生导师而言,心理契约尽管是一种无形的契约,但却同有形契约一样发挥作用,影响着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26]。因此,心理契约是连接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无形力量,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师德建构[27]。总而言之,探究导—学心理契约与研究生导师师德的关联,不仅有利于在理论上丰富心理契约的内涵,而且有助于明晰二者的内在关联,从而为提升高校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找准重点。
三、研究设计
(一)指标编制与量表设计
1.研究生导师师德量表。在评价方式上,研究生导师师德的评价首先是一种道德评价。在哲学理论研究中,理性与感性被认为是道德评价中需要兼顾的因素,且理性应当占据主导地位[28]。同时,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也是需要兼顾的评价主体[29]。具体到教师师德的评价上,就是要兼顾主观评价和客观标准、自我感知和第三方评判[30]。因此,在客观标准之上进行主观评价是师德评价的可行路径。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指标源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文件,同时参考国内外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编制评价指标体系。此外,还邀请了学校管理者、高校学生、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专家共同参与了问卷内容的具体设计,提出研究生导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共18 个指标。依照研究生导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初稿,编成研究生导师师德评价指标问卷,用于测量高校研究生导师对评价指标中指标的主观评价,测量得分越高表示此项评价指标的认可度也越高。
问卷总计18 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 点计分法,教师对此类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计分分别为:“非常不符合”计为1 分;“不太符合”计为2 分,“一般”计为3 分,“比较符合”计为4 分,“非常符合”计为5 分。评价项目维度主要是“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6 项。对各项目维度进行分解,6 类变量和指标的描述见表1。
表1 研究生导师师德评价指标与代号
2.导—学心理契约量表。心理契约量表采用的是自制的导—学心理契约量表,变量为导师—研究生心理契约。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编制的《心理契约测量问卷》、李原教授提到的心理契约三维结构学说[31],D.M.Rousseau 和L.J.Millward 编制的《心理契约测量问卷》以及国内自编的相关量表(如韩明等编制的《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量表》),并根据中国高校、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多方特点对问卷进行修改,以确保内容效度。具体而言,包含了学生品格、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未来规划4 个维度,共计15 个题项,如表2 所示。在测量上,同样采用的是李克特5 点计分法。
表2 导—学心理契约量表
(二)样本选取
样本数据来自于网络问卷调查。高校样本包含了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医学院等。具体的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共有251 名研究生导师有效地填写了问卷调查表,其中男性152 人(60.6%),女性99 人(39.4%)。平均年龄40.44 岁,其中34 岁及以下的43 人(17.1%);35 岁至60 岁的207 人(82.5%),61 岁及以上的1 人(0.4%)。职称以副高为主,占比61%。导师的学历为博士的占绝大多数,占比达到了86.1%。在校工作时间5 年以下的49 人,占比19.5%;5 至10 年的67 人,占比26.7%;10至20 年的88 人,占比35.1%;20 年以上的47 人,占比18.7%。
表3 样本描述性统计(N=251)
(三)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生导师师德量表各题项及维度与导—学心理契约量表各题项及维度进行分析。典型相关分析是利用综合变量对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32]。其基本原理是:为总体上把握两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在两组变量中提取有代表性的两个综合变量U 和V(分别为两个变量组中各变量的线性组合),其目的就是希望找到向量a 和b,使ρ(U,V)最大,从而找到替代原始变量的典型变量U 和V,以此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从而把两组原始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转化为少数几个典型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研究,实现降维目的,且对于多维指标的整体预测能力较强[33]。该方法目前在多学科中得到了应用[34-35]。
四、结果与讨论
(一)量表信效度检验
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Alpha 系数对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检验。研究生导师师德量表的α 值达0.955,导—学心理契约量表的α 值达0.944,均处于较高水平。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降维分析主成分和旋转结果,对两份样本数据分别提取6 个因子和4 个因子后,累计有效解释率分别达到82.50%和77.01%,处于可接受的水平。因此,两份量表信度与效度均表现为良好。
(二)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4 所示。在导—学心理契约上,各维度得分差异较小,按照得分从大到小排序为个人品格、未来规划、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表明导师对学生个人品格以及自身未来规划通常较为重视,在心理契约上的满足可能主要受到学生个人品格以及未来规划的影响。
表4 变量描述性统计(N=251)
在导师师德评价上,各维度得分差异同样较小,按照得分从大到小排序为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培养条件、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注重人文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学术创新能力。首先,排在第一的是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表明研究生导师认为师德首先体现在对于遵守学术规范上;其次,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占第二位,表明了研究生导师对于自身科研条件的重视。最后,努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学术创新能力也是导师师德的重要体现。
(三)典型相关分析
1.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典型相关系数、检验及其典型相关模型见表5。威尔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组典型相关系数的P 值小于0.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研究导—学心理契约和研究生导师师德相关性的研究可以转化为研究第一对典型变量中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他三组予以剔除。
表5 典型相关系数、检验及其典型相关模型
冗余指数是检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的另一个指标,这一比例反映的是两个变量组之间的解释能力。典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变量U 被自身典型变量解释的百分比为67.5%,被对方典型变量解释的百分比为33.7%;典型变量V 被自身典型变量解释的百分比为74.9%,被对方典型变量解释的百分比为37.5%。由此可知,该组典型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
2.典型相关模型。根据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得到典型相关方程。图1 是第一组典型变量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1 典型变量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该组典型相关方程表明,影响导—学心理契约的关键变量为个人品格(Y1)、学习态度(Y3)、未来规划(Y4),相关系数绝对值分别是0.806、0.370、0.157。此外,从影响程度上看,影响导—学心理契约的变量由强到弱排列为个人品格、学习态度、未来规划、学术能力。影响研究生导师师德评价的关键变量为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X2)、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X3)、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X4)、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X6),相关系数绝对值分别是0.244、0.289、0.327、0.260;其影响程度大小由强到弱排列依次为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综合分析U 与V 两个典型变量发现,导—学心理契约中的个人品格、未来规划是影响导—学心理契约的关键变量,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影响导师师德评价的关键变量。由于导—学心理契约与研究生导师师德评价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导师师德与导—学心理契约可能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3.典型结构分析。典型结构分析见表6,该表同时包含了典型载荷与交叉载荷数值。典型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变量U 与变量个人品格(Y1)相关性最强,与典型模型结果一致。典型变量V与各变量相关性从大到小排列为X3、X2、X4、X6、X5、X1,与典型模型所显示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以上分析的可信度较高。交叉载荷显示的结果与典型载荷结果一致。
表6 典型结构分析(典型载荷与交叉载荷)
五、结论与建议
高校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两大重要主体,共同承担着科研实践、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在这个意义上,强化高校研究生导师师德既关乎其个人发展,也关乎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推进。因此,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推动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建设既有必要,也具有一定的紧迫性。作为我国科研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在学期间的能力培养主要指标包括学术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此外还包含了研究生自身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学术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内容,这些能力建设与道德素质培养,均离不开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实证结果已经表明,研究生导师师德评价在不同维度上有所差异,总体上研究生导师认为师德主要体现为对研究生学术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从心理契约视角来看,研究生在个人品格、未来规划两个方面的表现与导—学心理契约的关联度较高。以上结果反映出研究生导师在心理契约和师德评价两个方面,对研究生的在职业发展、道德素质培养、能力建设上的态度具有一致性。
因此,基于这三个维度,可以实现导—学心理契约与研究生导师师德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推动研究生导师师德与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在以上结论的支持下,从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视角提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优化路径,具体而言,应当以导师的职业道德与学生的个人品格、导师的科研实践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导师的专业素质与学生的学术能力三对关系为结合点,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一)强化研究生导师道德素质,推动研究生对优良个人品格的传承
遵守学术道德不仅是科研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对于人才培养而言也具有特殊的意义。道德具有示范作用,研究生导师的道德操守与研究生能够相互影响,良好的学术操守将会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个人品格是影响导—学心理契约的关键变量之一,其相关性明显强于其他变量;而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也是师德评价的关键变量。
在传承学术道德上,研究生导师的重要责任就是秉持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以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不懈的专研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当下,研究生导师尤其要重视科研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学术研究之外,研究生导师也应当注重自身生活修养的提高。大学老师是知识分子群体,需要在待人接物中体现良好的群体风貌,推动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在研究生培养上,更是应当以高尚的思想情操、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身心健康等为研究生树立榜样。
(二)提升研究生导师科研实践条件,推动研究生职业发展路径优化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供需矛盾紧张反过来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着研究生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研究结果表明,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影响师德评价的关键变量,而未来规划同样在影响导—学心理契约的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高校、研究生导师以及研究生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有利于帮助研究生优化自身职业发展路径。对于高校而言,在研究生培养上应当紧跟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或修订培养方案,提升研究生在当下或未来经济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要积极优化科研条件,吸引更多学术人才。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应当积极完善或强化自身科研条件,吸引研究生走上学术发展道路,将学术研究作为职业发展的目标;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实践性较强的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生培养以及研究生职业发展创设优良的条件。
(三)加强研究生导师专业素养,推动研究生在学术能力上的提升
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能力是影响导—学心理契约的关键变量,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师德评价的关键变量。对研究生在本专业内探索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导师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在研究生导师制的培养机制下,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同时也是其在学术实践中的合作者,研究生导师的专业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学术能力。
首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者,研究生导师的学术视野、专业能力能够为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提供莫大的帮助。因此,高校应当重视研究生导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规范的导师专业素质评价及选拔机制,为研究生培养选拔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学术能力强的导师。其次,研究生导师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导师自身的创新精神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进而对科研创新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力。因此,导师要注重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不压制学生观点,尊重学术自由;同时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独创精神,尊重其个性,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其进行科研创新。最后,研究生导师也能够为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因此,研究生导师应当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性课题的研究,利用自身资源,培养学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