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创”思维的传媒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01-27朱丹青
朱丹青
[摘要]媒介技术的发展导致高校传媒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三创”教育是高校传媒类人才培养亟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传媒行业对高校传媒类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和现阶段高校传媒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培养理念方向、改革课程体系、以受教育者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视角来推动高校传媒专业改革的策略,以期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业思维的传媒类人才。
[关键词]“三创”思维;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三创”是指“创意、创新、创业”,创意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三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后疫情时代催化了媒介转型速度,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互联网媒介和数字经济快速融合。媒介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创新性、数字化已是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5G、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已渗透媒体传播业态,多元化的媒介业态发展促进了我国传媒事业的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1]业界对传媒类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传媒类人才在专业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更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跨专业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课堂改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一系列“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对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高校传媒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业界与学界的观念差异
传媒行业对从业者即时能力的看重大于对人才思想意识的看重,更倾向于对人才或项目进行商业价值的判断。这种判断影响了部分高校管理者,他们也大都认为“三创”教育只对少部分有创业意识的学生起作用,不能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和普及,也不能将其纳入基本人才培养体系。这种功利性的判断同样影响了受教育者,导致他们误认为“三创”教育的目的就是必须进行商业经济活动,而忽视了对自身的人文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品格塑造的核心作用。教育性质和就业性质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教育不是像造机器和盖房子那样立竿见影[2]。教育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知识传授和潜能开发,促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能力上进行转变,使其具备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而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不少学生没有认真地思考学习的意义,且他们自我调节的动力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高校资源匹配不充足
传媒专业的特性决定了传媒课程的内容,传媒专业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目前高校普遍的师资来源和教师业务能力受高校招聘条件所限,往往重学历、轻能力,传媒业界的优秀工作者因为没有满足学历条件而难以转入教学岗位,高校只能以兼职的方式聘请业界专家进校讲授实际工作案例。虽然业界专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在实践教学上给学生带来创意点,但是其知识理论体系不完整,无法与高校的教学水平相适应,不能长期进行教学工作。
传媒专业对创意、创新的要求较高,对教材的要求也偏向学科发展前沿。传统史论类教材较为丰富,但与专业前沿相关的实务性强的教材还较为缺乏,如新媒体运营、大数据营销等,而国外教材因翻译原因,也大都无法与我国本土环境契合,难以使用。另外,大部分高校缺乏相关的基础实施机构,无法快速应对行业变化,因此很难获得相应资金,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创新创业工作环境。
(三)制度建设未完善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在整体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行为上,还未把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这些素质包含对机遇的洞察力、坚韧的意志、创造力、冒险精神、变革意识、竞争意识、领导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而这些素质的获得并不都在传统的第一课堂上。从学科角度看,传统传媒人才培养方式的知识体系过于分散,体系内部知识、跨专业知识还未能很好地整合,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不具备系统性,仅较多地停留在就业引导上。从教育形式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偏向传统模式,教学场景单一,创业教育多停留在赛事参与上,课堂模式还未进行改变,教学评价体系多以重结果不重过程和形式来进行,并且教师也未能站在学生角度上看待课程问题,未及时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做出改变。从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目标形成具体认知,即不清楚自身的最终职业取向,不了解自己在传媒领域擅长什么、能做什么。
二、“三创”思维下人才培养的方向
媒介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不仅促使高校传媒类学科需要做出积极应对,而且对推动传媒类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人才体系和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高校将“三创”教育融入传媒类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一)更新育人观念
目标导向是人才培养环境建立的首要环节,在传媒类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文科+”教育,是丰富和完善数字时代传媒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意理念、创业行动的实践路径。国内外的教育趋势表明,更加博雅的认知、专业理念的学习和实践训练能够塑造新时代传媒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高校将创新思想纳入传媒类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创造力、冒險精神、变革意识、领导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进行博雅教育的构建,能够弥补专业教育只针对专业本身教育而忽视其他素养培养所带来的不足,也能够通过更博雅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强化学生职业意识
传媒行业变革快、工作强度大、与人交往频繁,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职业意识是指就业人员需要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和心理上符合职业素养和规范的动态过程[3],其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远意义。高等教育是处于职业准备阶段的教育,职业化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进行职业规划,明白自身定位,做出职业选择,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高校可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育中强化创新意识,以理论和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职业、选择职业。
(三)多元融合发展
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文科”战略;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了国家层面对文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肯定。新文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丰富和完善“新文科”发展范式的积极尝试,也是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新传媒人才的必由之路。以“智媒体”“媒体创新”为导向的媒介发展趋势迫使高校传媒教育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应对社会变化。在现有资源条件约束的情况下,想要充分整合现有学科,降低高校转型成本、适应行业变化,高校就需要适时进行学科融合。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率先使用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4]。
三、“三创”思维下传媒类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跨学科博雅教育课程体系
“三创”教育是思维、意识、实践相结合的培养过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认识,这些知识的来源并非在单一学科上。高校需要基于博雅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想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博雅教育是以跨专业为主线、倡导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其以不同学科的理论加课程实践建设为切入点,开展跨学科课程教学。例如,传媒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开设新媒体信息技术课程,与商学院开设营销传播课程等。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三创”教育体系,以博雅教育塑造学生人格,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与精神,并拓展课内课外实践教育,促进学生能力成长。
在传媒类“三创”人才培养过程中,單一媒介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合融合媒介对发展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5]。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遵从,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增加更多的学科交叉模块,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理论类课程应重视课程思政的引领,培养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课程,增加课内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高校通过不同学科、不同班级的融合重构,强化学生在关联学科之间知识的认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也为学生进行跨专业组成合作团队创造机会。
(二)“双师型”队伍建设
在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始终不可或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全程参与。而我国传媒类教师往往来自高校毕业生,其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但缺乏实际的业界经验。因此,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教师要积极突破自身学科知识边界,重构自身知识和能力,使自己能在专业建设上成为“多面手”。高校应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持续提供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打破以往“唯论文”的评价模式,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我,倡导理论型教师向实践型教师转变。例如,教师可深入企业学习,带领学生团队赴企业实习。高校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拓展校企产教融合项目,为教师赴企业学习提供机会,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以团队形式组建工作室进行“三创”教育,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教师在“三创”教育上劳有所认,同时长期聘请企业专家进校指导相关课程、项目,积极打造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强化创意、创新理念,打造教学新模式
创意创新已是传媒业界绕不开的发展手段,媒介在自我嬗变的同时,迫切呼吁高校传媒类人才能够更快地适应业界变化。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理念、达成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传媒类课程与“三创”内容紧密相关,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现代教学方式。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类教学平台,明确以“教学产出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在课堂上鼓励线上教学、项目式、混合式、翻转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加强启发式、模拟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对项目的认知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课内外实训,拓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他们关注行业变化,并让他们参与各类项目、大赛,鼓励和辅导他们进行创业训练。教师也可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兼职工作,这能够促使他们更快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运作,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四)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产学研”一体化是高校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校与社会、专业与行业资源链接融合的过程。高校可通过第二课堂、组建教师工作室、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约等方式引入企业导师参与教师教学过程,以“学—研—创”理念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良性循环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培养“三创”意识和职业意识。高校教师通过与企业导师进行项目合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传媒行业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学生的规范化训练,如应变能力、技术规范、道德素质等,促进学生职业化意识的培养,让其更早地获得职业化认知。
(五)环境支持
环境支持从广义上来说,包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是指建立更多的创新空间环境,是支持学生进行“三创”活动的起点,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场所。高校可通过吸引传媒行业导师入驻空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创办微小企业、经营项目等活动。软件建设是指“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包括跨学科交流,为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交流创造条件等。
(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在培养“三创”人才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以往的课堂听课环节,评价体系也不仅是为了区分学生的优劣,而是以促进学生成长的思维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在“三创”教育中,学生会更多地参与讨论、思考、实践,这就要求课程考核不能再依照于旧有考核标准进行,也不能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是需要依据传媒行业和传媒人才的专业特点,建立灵活的多元考核体系。高校在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将原来重结果的考核理念转变为重过程的考核理念,设立学生对“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团队”的评价模式,让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取,而且关注团队的成长。这更能促进学生兴趣、意志、团队精神等品格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三创”教育的核心是人才教育,“三创”意识是行业对高校培养传媒类人才的新诉求。应用型传媒人才只有通过创新、创意、创业思维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就业、创业上获得一席之地。高校也应明确自身定位,立足地方经济,抓住媒介技术革命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课程运行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平台,积极拓展外部资源,为传媒类人才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3]刘润华.大学生职业化体系构建模式初探[J].科技资讯,2014(13):240.
[4]樊荣.“密苏里模式”对我国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启示[J].传媒,2021(07):86-88.
[5]刘华欣,刘苹.“智媒化”语境下传媒人才职业化培养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世界,2020(0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