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教研背景下语文科研创新的策略
2022-01-27沈存慧
沈存慧
[摘要] 微教研对提升语文学科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突出“微”,彰显“效”,笔者通过“微学习”“微课堂”“微讲堂”三种实施策略,创新语文学科科研方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微教研;微学习;微课堂;微讲堂
现在备课组建设越来越得到学校重视,而学科组越来越形同虚设。为了让学科组建设能够名副其实,笔者在语文组采用“微教研”的方式,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重新焕发了语文学科组的科研活力。
什么是“微教研”?微教研是一种由教师因某一话题需要而随即发起的小型网络教研模式。笔者在实践中丰富了这一定义,一是选择的话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让大家可以“贴地而行”,展开讨论;二是要即时交互,在规定时间段内讨论,优化教研生态,形成一定的成果。
微教研的研讨过程基本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发现微话题;话题微诊断;话题微研讨;教研微评价。前两个环节重在发现研讨话题的价值,第三个环节在于组织实施,第四个环节重在评价微教研具体开展的效果。根据不同的情况,笔者以教科室为牵头科室,将语文学科组成员组合到一个微信群内,并采取了应对的策略。
一、微学习:内容接地气
微教研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指引和支撑,但是教师往往对大部头的著作或者过于艰深的语文教育理论不感兴趣。如何应对?笔者采用“互联网+微学习”的方式应对。对于某些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微学习”随时随地可以引领教师开展学习。学校通过微信平台,上传分享某些资料,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微学习的关键是要选择与时俱进的内容,笔者所在语文组优选各种资料推送给教师学习,如李仁甫“生成语文”、蔡明“生态语文”、丁卫军“简约语文”等各地区好的微信公众号资料,及时探讨教学方法策略,并应用到语文学科组建设中。
比如,《昆明的雨》是一篇情思语言俱佳的优美散文,如何教?我们组织的微教研主要安排了以下三个活动:一是教师自读文本,自己批注,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研组长的引领下,大家发现,阅读原来很有趣,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一个句子顺序的改变,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如原文中有这么一段: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有老师认为应改为下面这句话:“不时声音娇娇地吆喝一声:‘卖杨梅——”意思没有任何改变,而且突出了苗族女子的形象。微信群里一开始都是认同的声音,但一段时间后,大家在讨论中发现,这当中有两处不同,一是“声音娇娇的”,突出了听者的感觉,二是从行文看,联结了下句“她们的声音”。类似这样的讨论初看费时,但是老师们经常这样在语言的血脉里行走,必然会提升自己语言的感悟力。
二是荐读教师的研究成果,从他人的成果中找灵感,寻找教学创新点。对教读《昆明的雨》,我们荐读了特级教师黄友芹的《〈昆明的雨〉的三个解读维度》和王小东的《意象:〈昆明的雨〉的情感密码》,组织教师阅读讨论,并对专家解读的新意进行研讨。
三是在微学习后进行“微设计”,每个人找一个点设计到教案或者学习活动中。笔者在教学设计时设置了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和学生一起找汪先生文章中的“反常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疑问,其中一处是:第9自然段作者说“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而第10自然段中作者又说“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这个点的设计把我们的阅读探究挖掘到一个新高度,从中感悟到了汪先生的家国情怀。
二、微课堂:角色巧置换
微课堂是“微教研”建设的重点,开展“问诊式”教研是一个好的途径。“问诊式”教研,是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问或困惑进行整理、分析,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并根据设计开展和实施教研。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克服了以往教研活动盲目和实用性不强等缺点。从工作实际中筛选出教师最关心的或最困惑的语文教学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诊断,商量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时进行归纳提炼。当问题解决好之后,在实践中对最终的效果进行评价和优化,在优化中不断前行,达到点上研讨、面上收益、成果共享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将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内容前置。集体备课时,一人上微课,其他教师模拟扮演学生,感受学生的心理状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老师们都觉得课堂引入很重要,怎样的情境引入最有效?这也是一直困扰老师们的问题。以《台阶》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的新课导入往往都是从介绍作者、抒情导入开始教学,笔者选择一些网上的课件给同组的老师看,并說准备采用这种方式授课,学科组教师认为千篇一律缺少吸引力。后来大家比较认同一种方法,部编教材在《台阶》一课中加了插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课本插图的特点,以插图导入,并且要求修改这幅插图,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激发。
微课堂的研讨强调找准一个小切口。比如,学生的作文升格,可以请老师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怎样做才能更有效果。面向写作“记事”能力较弱的学生,为了教会他们学会记事,在研讨基础上,我们把这个写作指导的过程分为“叙事完整性”“叙事内容的取舍”“叙事的曲折性”“叙事过程中的情思表达”等步骤,一次针对一种情况,设定判分标准,不求全求新,只要学生达标就打高分,以引领学生拾阶而上。
三、微讲堂:圈粉彰个性
针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问题,笔者所在语文组开展了“微讲堂”活动,让教师发展自己的特长,通过轮流开设微讲座、微论坛,在学生和教师群体中“圈粉”,让学生和教师给讲座教师打分、提建议,从而引领教师就语文学科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比如,名著阅读是个系统工程,学科组教师需要自己先阅读,避免出现只靠口头上空洞布置学生阅读,只靠考试机械训练学生记忆的现象。笔者要求三个备课组要把教材中的两部必读名著分解成若干个阅读序列,然后每位教师选择其中一个话题(主题),既讲给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听,也要面向学生开设名著阅读讲座。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注重了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性,又体现了教师“深度阅读”的可行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由于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远,而且全书情节性不强,语言也不够生动有趣,于是,我们采用“微讲堂”的方式应对,把《红星照耀中国》分成人物序列、事件序列、主旨序列、写作序列四个讲座主题,每个主题下再细分。比如,人物事件下分为名角和小人物(群体)两个阅读和讲座方向,事件主要分为“斯诺笔下的长征”“斯诺笔下的西安事变”两个阅读和讲座的方向,然后让老师自己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研究,并形成讲座稿,和老师同学们分享。
总之,“微教研”不是教学研究的碎片化,而是以备课组为“教研点”、以学科组为“教研线”,注重语文学科的整体设计,以激发老师们的科研潜力,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