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2-01-27马延慧张雪徐颖毛洪鸾刘培淑
马延慧,张雪,徐颖,毛洪鸾,刘培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济南250012
妇产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强且对临床实践有着极高要求的综合性学科,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临床实习教学是妇产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妇产科临床医师必不可少的阶段[1]。在临床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对临床思维、人文精神、医患沟通等多种能力的提升。由于妇产科学科的特殊性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患者拒绝作为临床教学对象;初入临床的医学生处于从理论学习模式向实践式临床实习模式转变的过渡期,临床思维欠缺,自学能力差,缺乏医患沟通能力,面对患者时自信不足[2-3]。基于以上传统临床教学模式暴露出的缺陷,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融入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加强其临床思维,锻炼其自信,增强岗位胜任力。案例教学法也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在社科、法律等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4]。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做出判断和决策,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5-6]。讨论式教学法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互动式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6-7]。将二者有机融合即为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据文献报道,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操作、临床思维养成及沟通交流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本研究将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引入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探索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评价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实习的两个自然班,共92名医学生。一个自然班随机设为实验组,另一个自然班设为对照组。实验组46人,男19人、女27人,年龄20~23(21.83±1.00)岁;对照组46人,男24人、女22人,年龄20~24(22.04±0.98)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两组教学内容、带教教师均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即以带教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实施方法如下:①根据每个阶段进入妇产科实习的人数进行分组,每组4~5人,任命其中一人为组长,负责总结记录讨论内容并进行汇报,所有组员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②案例选择与分配:带教教师根据妇产科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相关性较高的案例(如妊娠合并症、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建立能够紧密联系临床实际、突出教学重点的典型教学案例库,针对每个案例设置3~5个问题,由学生分析讨论。在教学开始前1周,每个小组随机抽取1个案例,各小组在课前自主查阅书籍及文献,完成与案例相关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前准备所讨论的内容。③互动讨论与总结:首先由每组派代表汇报组内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针对所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和再次展开讨论,对案例的分析与总结进行补充。④最后由带教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性、条理性的阐述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阐明易被学生忽略的要点,同时引申出该案例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
1.3 考核评价方法 教学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评价,分为卷面测试和问卷调查两部分。卷面测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包括理论知识题40分和病例分析题60分,总分100分。同时向每位学生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从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锻炼自学能力、训练临床思维、增强接诊自信、密切师生关系6个方面调查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可选答案为“满意”或“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卷面测试成绩比较 两组理论知识题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题分数、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卷面测试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共发放调查问卷92份,回收92份,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在巩固理论知识、锻炼自学能力、训练临床思维、增强接诊自信、密切师生关系方面,实验组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满意人数比较(例)
3 讨论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传授知识的模式,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到系统全面的知识,但学生被动地被灌输理论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和交融。学生被动参与临床教学,缺乏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讨论式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的、探索性的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始终处于“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状态,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8]。
讨论式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9]。医学知识往往枯燥难以记忆。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讨论式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或多种案例情境,在情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对该案例及该类疾病的见解,而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得出的结论相较于一般的灌输印象更为深刻。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基础知识。虽然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学生如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正反馈,那么其学习的热情也将被调动起来。
讨论式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其临床思维[9]。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课程安排紧凑,且“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使得他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多是机械性的背诵,缺乏自主思考,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在讨论式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课下准备案例的过程实则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查阅资料,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升。在课堂讨论中,不同学生,不同小组之间观点的碰撞也拓宽了学生的临床视野,带教教师的总结则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该类疾病诊断治疗的临床思维。
讨论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9]。妇产科疾病多数涉及到患者的隐私,随着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很多患者拒绝成为临床教学对象。而刚刚步入临床的实习生,虽然已经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实践操作。在面患者时,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心,平时能够熟练完成的操作无法流畅完成,引起患者的生理或心理的不适,从而加重医患之间的不信任[1]。讨论式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预接触”患者的机会,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心中对该类疾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也熟悉了其一般的诊疗过程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因此,在真正接触患者的时候,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讨论式案例教学能够融洽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10]。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仅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的热情也受到了限制,教师学生之间基本上是“零交流”,教学效果也大大降低。在讨论式案例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讨论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在互相讨论中,不止学生,教师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教学相长。
妇产科临床教学是培养优秀妇产科医生的重要基础,是锻炼和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的重要阶段,是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和蜕变的关键阶段。鉴于医学专业的特性,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探索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考核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均显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案例及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活跃学习氛围,将理论知识紧密联系临床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锻炼其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扬长避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更适宜于妇产学临床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