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初探
2022-01-27郭春华
◎郭春华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9)
在新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学工作非常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实现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应当先做好深度学习工作,让学生能够实现高效学习,从而提升教与学的有效性.以下就针对深度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简介
深度学习主要是指以理解学习为前提,学生通过学习新的思想观念与方法,并将其融入以往的知识体系结构之中,促使学生能够让各个思想之间存在特定的联系,同时将原本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转移新情境之中,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或是完成决策[1].而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当学生在学习数学相关内容时,能够锻炼和培养出自身思维品质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来看,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数学抽象、建模、想象、推理以及运算.我们的教学就是为了改变当前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形成能够满足学生自身要求,促使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而深度学习则是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之一,是根据当前我国教育实际情况,提出有利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完成深度学习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意义与价值分析
以核心素养为背景进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其重要作用体现为:
1.培养有效学习方式.要实现核心素养这一培养目标,应当加强教学构建,全面发展学生自身能力,实现数学深度学习.当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其关键点在于数学这一科目本身的核心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深度学习能够得到有效开展.身为教师则需要根据数学内容构架核心知识架构,使得自己在教学上能够更加全面,学生在学习时也会变得更加高效[2].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促使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将核心知识架构作为重要依托,作为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
2.综合素养提升.小学是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关键阶段,所以核心素养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化教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锻炼学生空间概念、数学思维等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加强在数学知识上的学习,从而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素养[3].
3.促进知识构建.基于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在知识探究中学生精力更加充沛,并且能够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让学生们享受在学习中的乐趣,不断成长与学习,深度探究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发觉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他们的差别所在,有利于学生们类比、甄别知识内容以及知识的迁移.
4.提升问题处理能力.在课堂中要懂得如何发现知识,对新的知识与理念进行掌握,需要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进行深度学习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建立知识三“问题”,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大胆创新、不断研究的能力.
三、剖析现阶段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于知识点的学习与记忆,没有进行合理的加工与补充.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时,都极为重视数学知识点中的记忆化学习,却严重忽视了加工数学知识点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度加工过的数学知识便难以应用概念图、复杂联想等方法,从而无法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状态掌握全新的知识内容;其次,没有足够的反思能力与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深度学习阶段中,大多数的学生都不会在自我主观意识上对学习结果与过程进行有效反思,难以全面落实对自我学习过程有效调节与监控,从而便难以在既定时间与要求中完成相应的改进与补救,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学习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最后,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协同能力不足.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所表现出来的都是表面化、形式化较为严重.导致很多学生即使参与了活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学习成果,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参与积极性,无法做到切实有效的沟通与探讨,对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数学深度学习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四、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方法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使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教学方法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人翁,教师在课堂中应发挥重要引导作用,要形成良好的“教”和“学”,应当以学生为根本,不断构建出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更好地吸引进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授课中,根据不同的课的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适应教材和学生,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入方式,进行组内合作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发现与优化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完成深度学习,从而喜欢上深度学习,主动的完成学习,进而学习核心知识内容[4].通过不同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找到深度学习的途径,能够让学生通过多元化思维进行探索,落实深度学习.例如六上的《百分数的认识》一课,通过课前男女生的比赛,分数和百分数的比较,充分认识百分数的重要性,进而进行自学—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比较等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而深度地学习百分数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建学习情境,引入深度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能够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进他们用学习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5].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在不同年级,不同心理特征上,精心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兴趣从而产生想要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学习的效率.
如四年级上册的“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教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伊始,讲述猴王分桃子的故事:猴王把6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小猴子们不愿意觉得太少了,于是猴王改成12个桃子分给6只猴子,小猴还是不满意,后来猴王把60个桃子分给30只猴子,小猴满意地笑了,猴王也笑了.谁是最聪明的一笑?课堂由此炸开锅争论起来,学生产生极高的兴趣、接着通过“猴王的笑”和“小猴的笑”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和研究,找到桃子的总数和猴子的只数一直在变,但是每只猴子所得到的桃子却不变,进行层层深入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商不变的性质”本身具有的意义.
创造出好的故事情境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想要了解知识的欲望,利于学生们在深度学习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加强深度学习引导
在加强对学生在深度学习方面的引导,应当一直坚持核心素养在其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空间思想观念等方面数学素养的培养,以此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进行创新.通过实际教学产生的经验来看,某些在教学过程中看似“错误”的引导,实际上是引发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契机[6].因为学生本身受到生活经验的欠缺、对事物认知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而教师只需要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不断加强对知识的拓展,如此则能够有效加深学生自身在相关知识上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例如五年级下册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一课,老师抛出这样一道题:
(四)构建知识网络,提升深度学习的效率.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知识回忆期间,更加清晰地整理、梳理知识结构,连接知识系统,将其构成网络结构,在学习期间,知识是零散的,教师通过单元知识的整理,对学生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各部分零散的知识的联系,并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将学生日常学习的知识和相关内容全部串联在一起,以此来构建出相对健全的知识网络[7].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整体发展规律以及各个知识间存在的联系,对于不断深化自身基础知识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深化学习,提高自身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培养出数学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这对于学生未来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六年级的总复习时,当学生复习“数”的知识时,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正数、负数这些知识,找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制作成思维导图,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加深几种数之间的联系,将所有学过的“数”串联在一起,从而构建出健全的“数”的知识网络,通过不同方式的思维导图的制作,完成深度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与素养.
(五)强化数学课程的质疑性辩论,进一步推进知识的加工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平台,使学生能够拥有进行质疑与辩论的场所与机会,从而在这种交流方式中,推进思考的深度发展,让学生能够在联想、提取、思考、复述、比较、反思、详述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强化个人思维,例如,在进行“梯形面积”课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判断题引入相关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永远是梯形面积的2倍”,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论与思考,正方学生可以对折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撕开,最后得到一样的两个梯形,并提问反方,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个难道不是二分之一的平行四边形吗?反方同学则可以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与之对立的见解与事例,从而让学生在辩证中深度思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与证据,最终获胜的学生能够用个人的观点击败对方,双方同学在深度思考、认真辩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能够将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以更加深刻的状态记住.还能够在该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六)完善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也会为学生展开一系列的课程教育评价,只是大多数的评价都以考试的形式进行.但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度思考与学习,教师应该优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与想法,并承认学生才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每个班级的学生的数量都较多,且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与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合理化、分层化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出课程评价所具备的作用.
其次,在学习评价与管理期间,应该从多个角度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不能单一的靠学习成绩来完成,更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加系统、专业且能够让学生改善个人综合能力的评价.因为班级内部的学生个人经历、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都有所不同.故而,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的给予学生以恰当、合理的批评或鼓励作为学习引导.而且,对于能力较弱、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避免冷言冷语,而是用真切的态度帮助学生提高个人能力.对于能力较强、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密切关注,以免学生因为受到赞许而变得自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结合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特征,在保护学生自信与自尊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学习,从而让个人的能力发展更加完善,并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教师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其深入到具体生活实践之中,探索数学这一学科的本质,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拓宽学生们的思维,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等.总之,在核心素养发展下开展深度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让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