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水语中指示词的两个语法化现象
2022-01-27覃凤余田华萍
覃凤余,田华萍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5001)
壮侗语指示词语法化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壮语,如覃凤余的《壮语源于指示词的定语标记——兼论数词“一”的来源》[1]、吕嵩崧的《壮语德靖土语近指示词的演变——基于语言接触的视角》[2]。侗水语支指示词的语法化,虽未见系统的阐释,但前贤的论著已经提到。梁敏[3]提到“指示代词naːi6、a6、a5的意义有时虚化”。张均如[4]提到水语的“指示词naːi6‘这’、tsa5‘那’、ja6‘这样’在某些句子里不指代具体事物或时间、地点,其词义趋于虚化,有的是表示加强语气,有的是表示转折”。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在全面搜集侗水语语料[注]本文搜集的侗水语语料包括:黄勇《汉语侗语关系词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梁敏《侗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龙耀宏《侗语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石林《侗语汉语语法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邢公畹《三江侗语》,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杨汉基《侗语语法》,内部刊物,1986;杨汉基、张盛《简明侗语语法》,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杨通银《通道侗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赵小鹏《新晁侗语语词》,岳麓书社,2012;韦学纯《水语语法标注文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张均如《水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另,本文语料标注皆遵从原著。的基础上,描述侗水语支的两个语法化路径:第一条语法化路径即:指示形容词>后置定语标记(>名词化标记/句末直陈语气词);第二条语法化路径即:指示代名词>篇章回指>句间连词(>话语标记)。
一、指示形容词>后置定语标记(>名词化标记/句末直陈语气词)
Diessel[5]指出: “(the adnominal demonstrative)is a specifific grammatical marker used to indicate the fifinal boundary of the relative clause.”意思是说,指示形容词(adnominal demonstrative)通常会语法化为关系从句的边界标记。唐正大[6]认为:SVO语言用指示词的有无和位置来区分主句和从句结构,应该不是偶然现象。正如覃凤余[1]和吕嵩崧[2]所指出的那样,壮侗语是典型的SVO语言,指示词语法化为后置定语[注]壮语后置的形容词、动词充当修饰语,都有关系从句的解读,相关论述见覃凤余2013。的边界标记是很正常的演变。我们在侗水语支里也发现了这条语法化路径。
(一)侗语
1.近指指示形容词naːi33「这」
名 人 这 啊 良
心 咧 非 常 坏
这个人良心非常坏[7]35。
个 青蛙 那 没 有
ljeu31jiu53lo33aː453nan55paːn55
了 必 须 想 个 办
fa11naːi33.
法 这
青蛙没有了,必须想出个办法来[7]99。
时 那 咱们 三 江
县 叫 怀 远 县
那时咱们三江县叫怀远县[7]35。
(4)li33pi31lo11pi31a33
有 位 龙 女子 那
kwaːn55ljo11i55.
叫 龙 巧
有位龙姑娘叫龙巧[7]47。
(二)水语
水语的近指指示形容词和远指指示形容词也同步发生“指示词>后置定语标记”的演变,下面是例句。
1.近指指示形容词naːi24「这」
(5)nu53ni35ta11kwaːn11
妹妹 看 来 斧子
naːi24ndum33paːu55pai11ni53en11.
这 是 宝贝 仙家
妹妹,看来这斧子是仙家的宝贝[8]121。
(6)ti33aːn31qo33pai55ti33hi33
一 家族 就 摆 一 桌
naːi24ta11vi35ln31.
这 来 供 祭
一个家族就摆了一大桌的供品[8]158。
他 睡 像 头 猪 这
他睡得像一头猪[8]66。
2.远指指示形容词za35「那」
两 只 狗 小 白 那
那两只小白狗[8]35。
(9)man11ndo33ti33ja53z55ni55
3sg[注]3sg:third person singular第三人称单数。看见 一 奶奶 那 呢
在 前面 卖 西瓜
他们看见一个奶奶呢,在前面卖西瓜[8]190。
最 后 却 生下 一 肉疙瘩
me31ku33me31ui11me31mj11me31tin11vje35
没 头 没 脑 没 手 没 脚 像
qu53pja11pan31za35.
团 磨 石 那
最后,却生下一坨没头没脑,没手没脚,像团磨石一样的肉疙瘩[8]138。
NOM[注]NOM:nominalizer名词化标记。吃 能 那 都
吃 光 了
能吃的东西,也都吃光了[8]126。
二、指示代名词>篇章回指>句间连词(>话语标记)
Diessel[5]125指出:“sentence connectives are frequently formed from a pronominal demonstrative.”意思是:句子的连接词经常来源于指示代名词。Bernd Heine,Tania Kuteva[10]也收录了 “Demonstrative>Conjunction”「指示词>连词」这么一条语法化路径。另据Diessel[5]127的研究:“Sentence connectives are either based on pronominal demonstratives that are used as discourse deictics.”意思是:表示篇章指示(discourse deictics)的指示代名词(pronominal demonstrative)可以发展出句子连接词的功能。通过侗水语的材料,我们发现:指示代名词发展出句子连接词的功能是从篇章回指的功能开始的。
(一)侗语
一定 要 在 那 咬
牙 忍 着 咯
一定要在那里咬牙忍着呀[7]38。
(13)naːu31ɪaːu31p’u33nan55ti33
在 老 堡 个 地
方 那 就 有 一 个 洲
那 叫 马 头 洲
在老堡那个地方,(就)有一个洲,那叫马头洲[7]35。
篇章回指
(14)jaːu11paːi55hem21k’e35nu35u11
我 去 喊 他们 许多
人 来 吹 都 做 得 哦
那 易 得
我去喊他们许多人来吹(芦笙)都做得到哦,那容易[7]39。
篇章回指/句间连词
(15)taːu55laːu31pek33si53a33……
咱们 老 百 姓 啊……
准 备 把 伙 那 砍
头 完 那么 时 这 哩
ma31i33wu31ju33hem31n11lui13
马 锡 武 又 喊 人 下
ma35paːi55i55ln11.a53’aːp13
来 去 吹 笙 那 恰
ho11i55la33,’aːp13’aːp13laːu33
合 适 了 恰 恰 进
nan55’aːu35naːi33.
个 圈套 这
咱们老百姓啊……准备把那伙人的头全砍了;而此时马锡武又下来喊人去吹芦笙。那就正合适了,恰恰进这个圈套[7]39。
句间连词/等立并列句
(16)taːu55laːu31pek33si53a33,
咱们 老 百 姓 啊
准 备 八 月 初 三
man55a33ni53mja11lo33,un11
日 啊 动 手 咯 准
pi55taːi11ho33a33tat55aːu33ljeu31.
备 把 伙 那 砍 头 完
那 时 这 哩 马 锡 武 又
hem31n11lui13ma35paːi55i55ln11.
喊 人 下 来 去 吹 笙
咱们老百姓啊准备八月初三动手咯,准备把那伙人的头全砍了。而这时马锡武又下来喊人去吹芦笙[7]39。
这段话谈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老百姓准备八月初三动手,把坏人杀掉,另一件是马锡武喊人下来吹芦笙,这两件事情在语义上完全等立,中间的“a33「那」”是连词功能。
承接并列句
(17)maːu33u33kaː33: “jaːu11paːi55
他 就 讲 我 去
nu53!”a33maːu33si33ka55ne33’n33
看 那么 他 自家 呢 亲
自 出 去 看 做 工
他就说:“我去看!”于是,他自己呢亲自出去看做工[7]36。
转折并列句
(18)jiu53laːk31man53laːu31pek33si53
要 那 些 老 百 姓
e33paː55maːu33we31en11aː11saːi55
啊 帮 他 做 城 墙 让
maːu33aːn55waːn35jaːu33jin354, saːi55
他 吃 现成 住 现成 让
maːu33aːu33k’waːi35ho11.a53taːu55
他 生活 快 活 那 咱们
是 老 百 姓 那 是 没
pan55hwa11.
办 法
要老百姓啊帮他造城墙,让他吃现成的,住现成的,让他生活(得)快活。然而,咱们是老百姓,是没办法[7]35。
此例前面的句子说:知县要百姓建城墙好让让他吃现成的、住现成的、生活快活,后面的句子说:咱们是老百姓,没办法。前后两段句子有很明显的转折意味,中间的“a53「那」”起到连接转折并列句的作用。
主从句连词
(19)taːu55i33laːu31pek33si53
咱们 是 老 百 姓
那 是 没 办 法
此例是上例(18)的后一部分。上句说“我们是老百姓”,下句说“(对知县欺压百姓)没办法”。上下句之间有因果关系,上句表原因,下句表结果,中间的“a53「那」”体现原因状语从句的连词功能。
(20)nu35hem31li33i55taː11ln11
如果 喊 得 一 堂 笙
到 来 吹 给 我 听
那 两 咱们 哩 就 做 夫妻
要是喊得一堂芦笙来吹给我听,那咱们两人就做夫妻[7]39。
(二)水语
水语中有个专用的指示代名词ja6「这样」,水语中的指示词za35「那」除了有指示形容词的功能外,还有指示代名词的功能,例见下:
(21)ljum3he4ja6.
卷 做 这样
这样卷。(张均如1990:68)
觉得 那 太多 呢
觉得那样太多了[8]170。
ja6「这样」和za35「那」这两个指示代名词也同步发生了“Demonstrative>Conjunction”的演变,语法化过程论述如下。
1.ja6「这样、那样、如此」
篇章回指
(23)man6kon5na1a1faːi4nu4
从 前 有 两 兄 妹
还 小 父 母 就 死 里
家 很 穷 因 这样 两 他
be1be1paːi1he4daːi5.
年 年 去 做 地
从前有两兄妹,自幼父母双亡,家里很穷。因此,他俩年年耕地[11]281。
篇章回指/句间连词
个 人 允许 三 天 吃
ta3tn5ja6au4si3tm4tsjen1o2.
一 顿 这 样 米 才 够 吃 啊
每人三天只允许吃一顿,这样,粮食才够吃啊![11]291
句间连词/承接并列句
(25)tui1aː6jam1man1ta1
队 长 请 他 来
ja6man1qo3ta1ljeu2.
这样 他 就 来 了
队长请他来,于是他就来了[4]36。
转折并列句
(26)pi2man1thaːu3paːi1thaːu3
们 他 找 去 找
来 找 得 几 月 这样 也
me2do8ma4tin2maː2.
不 见 石马宝 什么
他们找来找去,找了几个月,还是不见石马宝[11]257。
2.za35「那」
篇章回指
白发老人 叫 1pl[注]1pl:first person plural第一人称复数。
faːi53nu53tu33aːu11za35me31n11.
兄妹 成亲 那 不 行
白发老人叫我们兄妹成亲,那可不行啊[8]132。
(28)paːi11za35pu11aːi11.
去 那 也 好
去,(这件事)也好[8]66。
(27)中的“za53「那」”指的是“qo35pjam11paːk31这件事,(28)中的“za53「那」”指的是这件事,说明指示词“za53「那」”具备了篇章回指的功能。
句间连词/等立并列句
(29)haːi33ui11jam11ma31z55
海 最 深 嘛 那
黄 连 最 苦 嘛
海最深嘛,而黄连最苦嘛[8]191。
承接并列句
(30)te33n11naːi24ni53maː31ui11
天下 这 什 么 最
faːn11to11a33za35khu55ts55qo33an35
甜 多 啊 那 孔 子 就 想
这天下什么最甜,然后,孔子就想[8]191。
此例的“te33n11naːi24ni53maː31ui11faːn11与“khu55ts55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具有承接关系的两个小句,说明其间的“z55「那」”具备了承接句间连词的功能。
三、讨论
(一)与壮语的比较
本文讨论侗水语支的两条演变路径, 在台语支中都很常见。
第一条路径“指示形容词>后置定语标记”在壮语中的诸多用例见覃凤余[1]55-63、吕嵩崧[2]108-118所举。壮语深受汉语的影响,在汉-壮双语人的语感中,充当后置定语标记的指示词,其功能堪比汉语中的“的”。汉语的“的”除了充当定语标记之外,还有名词化标记(即“的字结构”)、句末直陈(indicative)语气词[12]等功能,壮语充当定语标记的指示词也同步发展出名词化标记[注]汉语的“的字结构”“吃的、穿的、开车的”是名词化结构,表类指;而梁敏虽称侗语的“VP+指示词”结构相当于汉语“的字结构”,但其释义却有定指的解读,例句(35),梁敏释为“角长的、高的(那只)”就是定指。、句末直陈语气词等相应的功能。覃凤余[1]55-63曾列举了壮语中一些功能相当于汉语“的”的指示词,本文再举例如下:
上 山 花 画
han4tk8ki3ma2.
的<那 是 什么
花山上画的是什么[13]。
(32)大新壮语:ka6ai6iː2ni1
些 事 情 这
是 昨天 出 的<这
这些事情是昨天发生的[14]。
(33)柳江壮语:ha4tiːu5dai3tsam6
也 跳 得 蛮
kjai1deːu1.
远 的<这
也跳得蛮远的[15]。
侗语中,充当后置定语标记的指示词,也发现相当于汉语“的”的功能。梁敏[3]43早已指出,指示词a6「那」“放在词组或形容词之后,跟汉语‘的字结构’相当”,“放在重叠的形容词、动词之后,表示‘××的’‘××地’的意思”。(34)的“a33「那」”相当于汉语的“的字结构”,(35)的“a33「那」”是句末直陈语气词。
(34)侗语:paːu1jaːi3a6, phaː1
角 长 那>的, 高
那>的 是 只 水牛
角长的、高的(那只)是水牛[3]43。
(35)侗语:laːu33naːi33ma35naːi33
进 这里 来 这
样 久 个 脸 你 只 是
黑 笃 笃 那>的
来这里这么久,你这张脸总是黑笃笃的[7]38。
第二条路径“指示代名词>篇章回指>句间连词”,致力于台语研究的时贤未能留意。我们举武鸣壮语和靖西壮语的例子来说明。
武鸣壮语:noːi55「这里、这时」
指示代名词
(36)jou35noːi55sa33hø42p31
在 这儿 生活 (语)
pi24hu55u55ø31lu33.
年 一 都 知 (语)
在这儿生活的话,一年就会了[16]394。
句间连词/等立并列句
贡 修 个 人 穷
hu55, noːi55te24la55mi42søː24pou31
一 这 他 还 有 两 个
妹 姨 却 嫁 得 家 富
贡修是一个穷人,而他的两个小姨子却都嫁了富人家[16]412。
转折并列句
都 说 只 牛 肯
定 进 个 房子 比较 靓 那
poːi24noːi55ku35oːi33te24i42aːn42ku42
去 这 贡 修 他 却 家 穷
la33bu33/bou55mi42na42li42hn35le33.
(语) 不 有 能 力 起 呀
都说牛肯定进比较亮堂的房子里去。然而,贡修他这边家里穷,没有能力盖的呀[16]416。
靖西壮语:pei3「这样」
指示代名词
(39)pan2pei3i5hou4ni5.
成 如此 之 后 呢
如此之后呢[17]301。
篇章回指
我 先 骗 要 对 镯子
te1koːn5te33nam4jou5pei3
她 先 他 正 想 着 这样
刚 刚 看 见 只 燕 子
我先骗她要她的这对镯子,他正想着这些,刚好看见只燕子[17]313。
篇章回指/句间连词
(41)te3ke5lok6eː1u5hun1hei3leːu4au2
老人 小孩 都 高兴 全部
lo5pei3ou3lik10hat7ja4kwa5i1.
了 这样 就 叫 做 说 过年
老人小孩都非常高兴,这样就叫做过年[17]326。
句间连词/承接并列句
位 女人 他 说: “是”
pei3ou3thaːp9kheː5pai1θei4fak8.
于是 就 挑 筐子 去 买 冬瓜
他的妻子说:“对。”于是他们就挑着筐去买冬瓜[17]305。
转折并列句
(43)me6taːi5kim5than1kn2lok8khi1
岳母 看 见 位 女婿
上 来 了 这样 也 不 答理
naːu5a3.
(不) 了
岳母见女婿来了,然而也不搭理[17]311。
(二)关于话语标记
本文讨论的侗水语支的两条语法化路径,在壮语中也有,可见是侗台语的语族共性。根据文献(Diessel[5];Bernd Heine,Tania Kuteva[10]),这两条路径也在其他语言中存在,可见是人类语言的共性特征。然而,水语中发现如下用例:
(44)za35ai31pu33me31au33
那 1sg[注]1sg:first person singular第一人称单数。都 NEG[注]NEG:negative实义否定。懂
ha11ljeu53lja31.
不, 不再 啦
那么,我也不知道啦[8]200。
(45)za35ljeu53ti3331lja55.
那 了 一 则 啦
那么,讲完一则(故事)了[8]195。
这两个用例中的指示词都出现在一段话语的开头,前后小句之间并无等立、承接、转折等并列关系,也没有因果、条件等主从关系,因此并不是句间连词的用法。吴福祥[18]认为“话语标记(discource markers)中‘基于话语解释’(interpretation-based)模式,即从话语交际的角度考察话语标记在话语理解中的提示、引导或制约作用。吴福祥[18]还认为“话语标记来源于表达概念意义的词汇成分或词汇序列”,且认为“话语标记的产生也是一种典型的语法化现象。”例(44)(45)中的“z55「那」”在话语中正是起“提示”或“引导”作用,表示要开启一个新的话语了。因此, “z55「那」”可以解读为话语标记的功能。
结语
本文讨论的两条语法化路径在侗语、水语、壮语中的情况总结如下表:
壮侗语指示词两条语法化路径的情况
这两条路径在反映人类语言的共性的同时,还体现出了壮侗语自己的个性特征。第一条路径,指示词充当后置定语的标记,功能堪比汉语的“的”。在汉语的长期深度影响下,某些壮侗语的指示词同步发展出相当于“的”的名词化标记或句末直陈语气词的功能。因此,我们把第一条路径补充为:指示形容词>后置定语标记(>名词化标记/句末直陈语气词)。第二路径,前贤的文献中只描述到句间连词,而我们在水语中还发现,充当句间连词的指示代名词还能进一步演变为话语标记。因而,我们将第二条路径延伸为:指示代名词>篇章回指 >句间连词(>话语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