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2022-01-27游超群黄茂芝程显禄郑建平黄琦磊
陈 昇,游超群,黄茂芝,程显禄,郑建平,黄琦磊
心房颤动是一种顽固性心脏病,由高血压、高龄等所致的心律失常,其最常见的类型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多伴有心房收缩功能下降和纤维化,导致心功能下降,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心功能不全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40%左右的心功能不全病人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2]。目前,临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主要应用利尿、强心、扩血管等药物对症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然而对部分病人的疗效并不理想,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有限[3]。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由沙库巴曲和缬沙坦按照1∶1比例组合而成的复合物,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有明确的疗效[4]。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在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方面的应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5]。中医认为,心房颤动病变在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阳气不足,标为气滞血瘀,故治疗应以通络活血、清心定悸、益气养阴为宜[6]。参松养心胶囊是一种由人参、赤芍、甘松、黄连、龙骨、山茱萸、麦冬等多味中药制备而成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安神镇静、复脉定悸的功效[7]。本研究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014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心房颤动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8];②短期内心房颤动反复发作,心房颤动发作48 h内可通过心脏电复律或药物转为窦性心律;③年龄25~80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病例排除标准:①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病人;②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③既往有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史病人;④对所研究药物过敏的病人;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病人;⑥精神障碍病人。将2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会批准实施。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针对原发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压、利尿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71026),起始剂量为25~100 mg,每日2次,其后剂量逐渐增加至200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购自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0805)治疗,每次0.4 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飞利浦公司的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仪检测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病人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3 cm,分离获得血清,置于-20 ℃冰箱中备用待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永久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复发、心力衰竭恶化、缺血性脑卒中及心源性死亡。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临床症状未减轻,心功能未改善甚至恶化[9]。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LVEDD、LVESD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LVEF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BNP及AngⅡ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BNP及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BNP及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BNP及AngⅡ水平比较(±s)
2.4 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永久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复发、心力衰竭恶化、缺血性脑卒中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目前,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电解质紊乱、缺血缺氧、物理压力、神经内分泌失衡等因素有关[10]。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AngⅡ介导的心房间质纤维化信号通路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延缓心房重构,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还能够作用于心肌L型钙通道、钾通道来抑制心房阻滞的不规则折返,延长心房的动作电位时程,抑制心房颤动反复发作,提高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另外还能激活利钠肽受体促进环磷酸鸟苷的生成,抑制醛固酮和肾素的生成,减轻心肌血管的重构和心室肥厚、纤维化[11-12]。中医认为,心房颤动属“怔忡”“心悸”等范畴,是由于气阴亏虚、心血不足,导致脉搏迟缓,从而导致心悸,故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清心定悸、通络活血为宜[13-14]。参松养心胶囊中含有人参、赤芍、甘松、黄连、龙骨、山茱萸、麦冬等多味中药成分,其中人参具有补气生津之功效,赤芍具有凉血活血之功效,甘松具有通络止痛理气之功效,黄连具有清心泻火之功效,龙骨具有安神镇心之功效,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之功效,麦冬具有养阴除烦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同发挥补益肝肾、养阴除烦、活血通络之功效[15-17]。本研究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提供新的指导思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提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心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能够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改善动作电位时程来调整心肌细胞的自律性,还能够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增强心功能[18]。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标本兼治,协同增效,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BNP及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是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加剧左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病情进展时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水平与心房颤动复发也有紧密联系[19-20]。BNP是一种来自心室肌细胞的因子,其水平能够反映出心功能低下病人心功能的受损程度,心室压力改变和心肌缺血缺氧均会引起心室肌细胞大量生成BNP[21-22]。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内皮细胞、肝脏分泌hs-CRP,加重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平滑肌,促进血管紧张素的释放[23-2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微循环,这与其能够改善心房颤动有一定关系[25]。参松养心胶囊对心房颤动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hs-CRP、BNP及AngⅡ水平有关。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永久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复发、心力衰竭恶化、缺血性脑卒中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心功能,抑制心房颤动发作,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