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CEP,“亚洲世纪”的曙光

2022-01-26袁亚楠张岩

中国报道 2022年1期
关键词:成员国亚洲贸易

袁亚楠 张岩

2021年2月21日清晨,两艘大型国际班线集装箱轮先后驶入上海上港集团洋山港。

当2022年的第一缕阳光越过地平线,“亚洲世纪”可能也迎来了破晓时分。

过去几十年里,经济学家经常讨论“亚洲世纪”还要多久才能到来。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个成员国总人口和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30%的最大自贸协定,可能是世界经济重心从欧洲和美洲转向东方的重要转折点。

经济学家所说的“亚洲世纪”,最常用的指标是亚洲经济总量的全球占比超过50%。10年前,亚洲开发银行在其发布的《亚洲2050——实现亚洲世纪》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亚洲的GDP、贸易和投资均将占据全球总量的半壁江山,亚洲人会普遍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麦肯锡在201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则称,预测到2040年,亚洲的GDP就会超过全球总量的50%,比亚洲开发银行预测的时间还要早上10年。

RCEP的核心推动国是东盟和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RCEP的签署凸显了亚洲国家扩展全球经济版图的雄心。“这既反映了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崛起,也意味着亚洲的身份转变:即从过去被动的嵌入世界经济,向积极主动的引领世界发展。”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告诉《中国报道》记者,“RCEP生效之际,就是亚洲世紀到来之时。”

RCEP完成了规则和标准大整合,提升了区域一体化的层次。“一直以来,在东北亚和东南亚之间,存在不同的双边贸易协定,但缺少一个全面覆盖的自贸框架,导致规则零碎,各自为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副所长苑春强说,RCEP的签署使不同发展程度的经济体在统一规则下,整合资源、技术、人力、市场的优势,形成互补,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网络。

RCEP包含20个章节,知识产权、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政府采购等议题均被纳入协议。此外,RCEP也在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达成共识,超出了世贸组织的范畴。

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开放65%的服务行业,并放宽持股比例限制。在投资方面,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禁止将当地成分比例或技术转让等经营要求作为市场准入条件,简化相关手续,以推动区域投资增长。

“通过实施比WTO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将逐步形成全球最大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扩大区域内部贸易投资,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外来资本进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测算,到2035年,RCEP将带动区域整体的实际GDP、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累计增长0.86%、18.30%和9.63%,带动世界实际GDP和进出口贸易分别累计增长0.12%和2.91%。RCEP的签署无疑将加快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重心不断向东转移的趋势,对疫情下的亚洲和全球经济复苏也是重大利好。

“未来随着东亚经济不断发展、亚洲区域合作逐步升级,亚洲将与北美、欧盟并肩而立,奠定世界经济三分天下之势。”苑春强也表示,“这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各成员国大幅削减经贸合作及投资限制,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RCEP区域内的流动将更加顺畅,有助于深化区域内的分工合作,提高生产效率。

RCEP提出区域累积原产地规则,这意味着商品原产地价值成分可在15个成员国构成的区域内进行累积,即来自RCEP任一成员国的价值成分都可参与积累,一旦达到规定的40%比例,即可被认定为原产于RCEP区域,享受税率优惠。这一规则的确立不仅能显著降低企业贸易成本,提高税率优惠的实际利用率,还会极大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做大做强产业链。

德国金融机构安联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称,RCEP的原产地规则将有助于消除非关税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报告认为原产地规则的实施将为RCEP区域每年带来900亿美元的贸易增长。亚洲银行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专家也联合发文称,在全面落实RCEP承诺的前提下,只要符合原产地规则和相关程序,整个价值链上的贸易便无需缴纳关税,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安排,文章认为能否执行好这一规则,将直接关系到RCEP的成败。

中日韩三国被纳入统一自贸区,这是一次历史性突破,意味着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开了重要一步。在RCEP框架下,中日、日韩首次建立了自贸区关系。此前,由于地缘冲突、历史认识、领土争端等问题,三国在自贸协定谈判道路上挫折不断,始终无法达成一体化协议。RCEP的签署,也为中日韩自贸区的实现奠定基础。

中日韩三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纳入统一自贸区后将加速区域价值链融合,带动区域经济更加活跃。对中日贸易来说,中国对日本最终免关税的产品比例将从现有的8%上升至86%。同时,日本对中国产品的免关税比例也将达到86%。对日韩贸易而言,日本对韩国出口的免税商品比例也将从原有的19%上升至92%,这些规定对于东亚地区的贸易都是极大的推动力。

总部位于印尼雅加达的智库——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ERIA)认为,三国的加入将会引发“中日韩效应(CJK effect)”,更多的中日韩商品、服务和投资将流入东盟国家,推动东南亚的经济社会发展。

“到目前为止,东南亚各国比较习惯于东南亚内部的小经济圈子,但RCEP的成立,为东南亚企业带来了与日本、中国、韩国一体发展的更多机遇。”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濑口清之表示。

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院执行院长波·松拉克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生效后,得益于来自较强国家的技术转移、更自由的货物贸易,以及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到2030年东南亚国家有望每年实现19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先进的生产技术、人力资本都将汇聚东亚,RCEP将会加速“亚洲世纪”的到来。

《亚洲2050——实现亚洲世纪》报告指出,源自欧洲和东亚的外包产业链,为低收入经济体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增值空间,也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流动。

RCEP成员国存在较大发展差距,既有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高度发达国家,也有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欠发达国家。从这一点出发,RCEP比发达国家主导的协定更加灵活宽泛,实现了高质量和包容性的统一。协定并没有纳入国有企业、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等易于引发争议的条款,而是凭借灵活性和协商机制,使各成员国可以更好地寻找适合自身优势的产业链位置。

“把15个伙伴凝聚在一起,谈一个比较全面、充实、高水平的自贸规则,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财政部关税司司长蔡强认为,RCEP成员国在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非常大,但这种多元化也是一种优势,在RCEP的范围里具备了这样一个循环基础,可以解决从融资到原材料,再到加工生产和销售的问题,这有利于RCEP区域的产业升级优化。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原副议长、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认为,RCEP赋予成员国的各种优惠,有助于欠发达国家吸引更多投资。“以缅甸、老挝这两个近年内即将脱离欠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员国为例,尽管即将丧失欧盟与北美市场所赋予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优惠,但RCEP的实施能够为两国带来新机遇,足可抵消前者对其经济所造成的冲击。”翁诗杰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预测,从实际GDP的增长率来看,东盟国家受益将最大,预计到2035年,东盟整体GDP累计增长率将因RCEP增加4.47%,东盟成员中菲律宾、柬埔寨、泰国、越南的进出口累计增幅预计将超过20%。此外,RCEP生效后将为东盟国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东盟国家的非熟练和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将得到提高,RCEP还将推动区域投资增长,拉高东盟大多数成员的资本价格,同时也将提高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盟国家的资本回报率,区域内成员国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新冠肺炎疫情对亚太地区经济造成深刻影响,尤其是数字经济有望成为经济复苏的增长点。RCEP顺应发展趋势,本着推进数字贸易的基本精神,从消除关税壁垒、促进电子商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重视中小企业和技术合作等方面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2020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室外展区。

“RCEP成员国中,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数字化水平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而东盟国家的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则相对滞后,RCEP将支持成员国普遍平等参与数字经济发展机会,尽早弥补与这些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数字鸿沟,稳步实现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瑞彬说。

RCEP对于激发亚洲经济潜力,推动经济一体化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将面临诸多挑战。

《亚洲2050——实现亚洲世纪》报告中就曾经提出亚洲的经济腾飞并非必然,亚洲世纪亦非必然。區域发展不平衡、不平等,中等收入陷阱,全球变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放缓。RCEP涵盖区域广阔,成员国在经济水平、文化、民族等方面存在差异,区域内还存在一定历史、宗教、领土纠纷,这些因素都为协定落实带来不确定性。

翟崑告诉记者,国家之间的纠纷不利于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构建,最终影响域内各国的共同利益。但他也认为,任何跨国经贸协定都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在细节上有效化解风险,不应让局部的困难阻碍整体发展。”

波·松拉克在谈及风险与挑战时,认为RCEP带来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成长型产业遭受外部冲击,贸易赤字上升。印尼政策中心(CIPS)在2020年11月的政策分析中也提及类似观点,但报告也认为,印尼在加入RCEP后会迎来经济增长,退出则会导致GDP下降0.07%。因此,参与RCEP是更理性的选择。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让国家更好地从RCEP中获益。

能否全面落实协议也是一种挑战。亚洲银行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经济学家朴信永认为,鉴于RCEP成员此前已与东盟达成了“10+1”自贸协定,自由化的好处最初可能有限,这意味着各国对立即使用RCEP缺乏动力。但他也认为,随着RCEP秘书处等相关机构的设立,协议实施将得到精准监控,未来RCEP开放式架构还将吸引新成员加入,RCEP将成为加强区域合作的催化剂。

为了让企业更好地从RCEP条款中获益,袁波建议各国政府加强宣传解读,帮助企业了解、利用好协定。“RCEP生效实施也会带动更多企业到成员国投资,但企业对目的国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也成为制约投资的因素之一。”袁波说,这也需要政府、商会等做好宣介。

2021年12月30日,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RCEP实施的国内准备已就绪,701条约束性义务均已做好履约准备。任鸿斌还表示,协议实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RCEP为高水平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亚太地区繁荣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强劲动力,助推亚洲经济更快跨越全球占比50%的标杆。

猜你喜欢

成员国亚洲贸易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贸易统计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