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中职升学意愿的差异分析
——基于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的调查

2022-01-26沈有禄

关键词:三州升学意愿

沈有禄

(海南师范大学 数据科学与智慧教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南 海口 571158)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生毕业后将面临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还是普通高中的问题,这不仅事关学生对不同类型教育的选择及其受教育权利保障与实现的问题,更是事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也因此产生了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及其衍生问题。由于担心不再有机会接受普通教育与学术训练,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度普遍较低,但社会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却日益高涨,以至于近些年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用工荒”问题一直未能得到缓解。随着老一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新生代农民工又不愿进车间上流水线,再加上目前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而不是就业,就业市场上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中等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曾预测,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个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将达2985.7万人,缺口率高达48%(1)参见樊未晨、张含琼:《一半上中职?普职比到底是多少》,《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7日,第7版。。而我国服务业的缺口更大,仅家政、养老等领域至少需要4000万人,但2020年我国中职、高职相关专业毕业生只有100万人左右,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缺口很大(2)参见本刊编辑部:《学习宣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鉴于此,为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充足的中等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对初中生的中职升学意愿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中职升学意愿的实地调查,探究影响学生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提高初中生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度。

二、文献回顾

已有研究一致认为,初中生对中职教育的需求不足,部分地区不足10%,最高的地区也仅有25%-30%左右的学生愿意接受中职教育;城市及流动儿童与农村学生相比,其中职升学意愿更低,上中职成了初中生毕业后最不情愿的升学选择。如房晓梅于2006年对内蒙古赤峰市549名初二、初三学生的调查显示,想上中职学校的仅占总数的7.9%(3)参见房晓梅:《初中生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的关系研究——基于赤峰市的调查》,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宋飞琼于2011年对河南省4县(市)的2773名初三学生的调查显示,初中毕业生追捧的是重点高中,而不是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仅有9.78%的愿意上中职(4)参见宋飞琼:《县域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四县(市)数据的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22期。。陈志芳等于2014年对湖南省S市3235名初中生的调查显示,愿意上中职的仅占总数的25.3%,选择普通高中的占64.8%,远高于选择上中职的(5)参见陈志芳、沈有禄:《中等职业教育个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24期。。汪传艳等于2015年对湖北、广东2省的1131名初中学生的调查显示,流动学生初中毕业后想回老家及在流入地读中职的仅占总数的9.3%(6)参见汪传艳、徐璐:《初中流动学生的升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教育与经济》2017年第4期。。

近年来,农村籍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有所降低。如张志增等于2000年对河北省58个县(市)80所乡镇初中5775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想读普通高中的占总数的49.5%,想读中职的占34.2%(7)参见张志增、刘冬:《农村初中生升学意愿的调查与分析》,《教育与职业》2001年第8期。。宋映泉等于2008-2009年对西部某省 41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216名农村初二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22.7%的学生打算初中毕业后上中职,有70.3%的打算上普通高中,而从最终的实际教育选择结果来看,只有25%的学生上了中职,上中职似乎成了学生最不情愿、最摇摆不定的选择(8)参见谢湘:《上中职成为农村初中生最不情愿的选择》,《中国青年报》2011年5月30日,第11版。。黄斌等于2010年对浙江、安徽、陕西3省1876名农村初三学生的升学意愿调查显示,选择普通高中的学生比例达到71.2%,远高于选择中职的18.8%(9)参见黄斌、徐彩群、姜晓燕:《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4期。。何文明于2013年对湖南省Y县20所乡镇中学906名应届初中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主动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只占20.6%(10)参见何文明:《读普高还是读职高——来自初中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愿望的调查》,《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1期。。

学者们对学生选择可能上中职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父母的意愿影响最大,家庭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也是影响其升学选择的重要因素,弱势阶层家庭子女更可能接受中职教育。刘崇顺等于1992-1993年对670名湖北省武汉市初三学生的调查显示,影响学生升学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文化资源,特别是父母的文化素质(11)参见刘崇顺、C.M.布劳戴德:《城市教育机会分配的制约因素——武汉市五所中学初中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李兰兰于2007年对湖南省2县2491名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的调查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亲职业、家庭社会地位的不同对学生中职升学意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12)参见李兰兰:《初中学生对高中阶段入学选择实证研究》,《职教论坛》2009年第22期。。彭海霞于2008年对湖南省L县5所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308名一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影响学生升学选择的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教育收益,家庭社会资本较缺乏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往往选择中职学校(13)参见彭海霞:《农村学生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对湖南L市(县)的调查》,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周正等于2009年对哈尔滨市869名中职学生的调查发现,职校生多数来自中下阶层的家庭,他们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拥有量方面均处于相对弱势(14)参见周正、李健:《谁在念职校——中职生现状调查与反思》,《职教论坛》2010年第4期。。李源借助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2014-2015年的770名初二学生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在同层次的教育类型选择中,上层家庭选择中职的概率仅为 0.4,选择职业教育的家庭在社会中多处于劣势的地位(15)参见李源:《谁更愿意读职校:家庭背景下的选择期望透视》,《当代青年研究》2019年第4期。。于波于2017年对东部H省X县409名初中生的调查显示,农村初中生升学意愿为中职学校的,其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占有量均明显低于愿意升入普通高中的(16)参见于波:《家庭资本对农村初中生升入中职意愿的影响研究——以H省X县为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关于成绩对学生中职升学意愿选择的影响,有的研究认为显著,有的则认为不显著;性别间差异也不显著;教育成本的影响也不显著,尤其是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李帆于2010年对湖南省桃源县720名初三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成绩显著影响了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成绩越差的毕业生初中后打算考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数越多;而中职升学意愿在性别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17)参见李帆:《我国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研究——以湖南省桃源县为例》,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而李兰兰则认为,学生的成绩差异对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入学意愿影响并不显著(18)参见李兰兰:《初中学生对高中阶段入学选择实证研究》,《职教论坛》2009年第22期。。张济洲等于2013年对山东、安徽、甘肃3省12县(市)的1164名初中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对农村学生来说,即使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进入普通高中几乎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也不希望接受职业教育(52.9%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仍然报考普通高中,仅有31.4%的差生考虑读中职)(19)参见张济洲、黄书光:《谁读职校——基于社会分层视角》,《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9期。。彭海霞的研究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对成绩优秀学生的教育选择影响甚微,教育成本并不影响成绩优秀学生对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选择(20)参见彭海霞:《农村学生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对湖南L市(县)的调查》,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刘崇顺等也认为教育成本并不影响学生对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选择(21)参见刘崇顺、C.M.布劳戴德:《城市教育机会分配的制约因素——武汉市五所中学初中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已有研究多在较早年份、较小范围内开展。已有研究一致认为,整体上初中生对中职教育需求较弱,明显低于对普通高中的需求。但不同年份、不同范围的研究对初中生中职升学意愿(需求)的结论不尽相同,对学生成绩及教育成本对初中生中职升学意愿的影响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为此,在较大范围开展实地调查十分必要,以便准确了解初中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并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初中生的中职升学意愿。

三、调查过程与样本描述

2019年笔者对“三州”地区(22)“三州”地区是我国原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具体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多为少数民族直过社会,各种观念落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非常艰巨。29个县(市)中的18个县(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129位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教育局工作人员等进行了深度访谈,共整理访谈记录9万余字,从中总结归纳出影响当地初三学生中职升学意愿的核心因素,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2020年笔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在“三州”地区所有29个县(市)的州府所在地(市)、县城、乡镇(指镇及乡政府所在地)、农村的初中均有取样,共113所初中学校的初三学生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该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数据平台发放,学生问卷发布时间为2020年3月3日11时27分,回收截止时间为2020年4月18日12时25分。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531份,其中凉山州共取样14118人,占2019年底该州初三在校生总数69497人的20.31%,怒江州共取样2003人,占2019年底该州初三在校生总数7561人的26.49%,临夏州共取样5410人,占2019年底该州初三在校生总数21332人的25.36%,可见本次调查取样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代表性。学生样本中男生9998人,占46.44%,女生11533人,占53.56%,女生占比略高些,这与男生不太愿意填写问卷有关。来自州府所在地(市)学校的学生有2295人,占样本总数的10.66%,来自县城学校的学生有9859人,占44.54%,来自乡镇学校的学生有6454人,占29.98%,来自农村学校的学生有3193人,占14.83%。学生问卷的信度为0.928。在问卷效度上,因主要是测度学生的看法,不少题目的选项不是连续变量,问卷调查开始前咨询了有关专家,经审核均认为达到了应有的测度效度。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初三学生对中职学校的升学意愿及影响其升学意愿的主要因素。

四、研究发现

(一)“三州”地区初三学生中职升学意愿整体情况

针对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问卷中设置了问题“总体而言,您初中毕业后会选择升中职学校吗”,并提供了5个选项(“非常可能”、“可能”、“不确定”、“不可能”、“非常不可能”)来描述学生对中职升学意愿的不同态度。在本文后续分析统计中,将选择“非常可能”及“可能”的合计为“总体可能”,将选择“不可能”及“非常不可能”的合计为“总体不可能”。统计显示,21531名初三学生中,“总体可能”上中职的比例为31.9%,其中选择“非常可能”的占4.5%,选择“可能”的占27.4%;在选择“非常可能”与“可能”上中职的6874人中,其中选择“非常可能”的占14.1%,选择“可能”的占85.9%。总体来看,“三州”地区有41.3%初三学生表示“不确定”是否上中职,另有26.8%的则表示“总体不可能”上中职,其中选择“不可能”的占19.1%,选择“非常不可能”的占7.7%。

(二)“三州”地区初三学生中职升学意愿的各人口学变量统计情况

为具体了解具有不同人口学变量特征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笔者在调查问卷的人口学变量中设置了学生所在地区(州)、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地、家庭所在地、班级性质、性别、学生成绩班级排名、家庭年收入水平、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等10个维度,对“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下进行交叉列联表及卡方检验分析,以准确了解“总体可能”上职校的学生类型。

由表1可知,经卡方检验显示,“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凉山州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最高,为33.8%,比“三州”均值31.9%高1.9个百分点;临夏州最低,为26.3%,比“三州”均值低7.5个百分点。不同性质的学校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学校的学生中职升学意愿比省级示范学校的要高6.1个百分点,比州级示范学校的要高11.6个百分点,省级示范学校的又比州级示范学校的要高5.5个百分点。

“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在学校所在地间存在显著差异。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学生中职升学意愿越低;越是在农村及乡镇地区的学校,初三学生中职升学意愿越高,其中农村学校的比县城学校的要高7.9个百分点,比州府所在地(市)学校的23.1%要高14.8个百分点。在家庭所在地间也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即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学生中职升学意愿越低;越是家住乡镇及农村地区的学生,中职升学意愿越高,家住农村的(中职升学意愿为34.6%)比家住县城的要高9.7个百分点,比家住州府所在地(市)的要高13.5个百分点。

“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在班级性质间存在显著差异,普通班比重点班的要高14.7个百分点;在性别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的要高1.3个百分点。在学生成绩班级排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成绩越好的学生,其中职升学意愿越低。中职升学意愿最高的是平时成绩在班级排名后60%-80%的学生,为40.0%,成绩在班级排名前40%的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低于30%,成绩在班级排名前20%的初三学生中职升学意愿仅为23.3%。

“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在家庭年收入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年收入在0-10000元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最高,为35.7%;家庭年收入在30000元及以下水平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高于30%;在70000元及以下的家庭年收入水平中,中职升学意愿与其家庭年收入呈反向关系,随着家庭年收入的提高,其中职升学意愿逐渐下降,至家庭年收入在60001-70000元的初三学生已低至21.4%;家庭年收入在80001-90000元及110000元以上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均在13.2%-14.5%之间,家庭年收入在30001-80000元、90001-110000元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均在20%-30%之间(含20%)。

“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在父亲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父亲职业为农民、农民工、无业的城镇居民、军人、无编制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人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是最高的(按前述顺序依次递减),分别为34.7%、33.7%、33.2%、32.4%、31.3%、30.9%;父亲职业为公务员、事业单位有编制工作人员、国企工作人员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是最低的(按前述顺序依次递增),分别为14.2%、17.3%、19.2%,均低于20%。

表1 “三州”地区初三学生中职升学意愿的人口学变量统计情况

“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在母亲受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受教育水平为文盲、小学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均超过30%;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初中、高中及同等学历、研究生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在20%-30%之间;母亲受教育水平为专科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低于20%,而母亲受教育水平为本科的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则低于10%。

(三)“三州”地区初三学生可能上中职的原因分析

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三州”地区初三学生可能上中职的原因有多种。由表2可知,在学生选择的可能上中职的原因中,排第一位的是“自己成绩不够好,只能上中职”,在全部样本中有48.4%的学生选择此项,在总体可能上中职的样本中有52.8%的学生认为是成绩差才上中职。排第二位的原因是“其他原因(如兴趣爱好等)”,在全部样本中有26.6%的学生认为如此,比在总体可能上中职的样本中对该原因的认同率要高11.1个百分点。排第三位的原因是“因家庭贫困而上中职,免学费还有生活补助,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在全部样本中有12.3%的学生选择此项,比在总体可能上中职的样本中对该原因的认同率要低2.5个百分点。排第四位的原因才是“中职能学技术,将来能安身立命”,在全部样本中有7.0%的学生认为如此,比在总体可能上中职的样本中对该原因的认同率要低2.6个百分点。排第五位的原因是“周围有亲戚熟人的孩子或学长上过职校,他们对我说上中职还是可以的一个选择”,在全部样本中有4.7%的学生认为如此,比在总体可能上中职的样本中对该原因的认同率要低1.7个百分点。而“学校老师及政府工作人员动员我上”的认同率最低,排在第六位,在全部样本中有1.1%的学生认为如此,比在总体可能上中职的样本中对该原因的认同率要高0.2个百分点。

表2 “三州”地区初三学生可能上中职的不同原因选择情况

五、主要结论、讨论与政策启示

(一)主要结论

1.“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并不是很高,略低于三分之一,其中凉山州的学生中职升学意愿最高,怒江州的次之,高于“三州”均值,而临夏州的最低,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总体可能上中职的意愿中非常强烈(“非常可能”)的仅占不到15%,有85.9%的学生的意愿仅在普通强度上(仅表示“可能”升中职学校)。统计发现,选择总体不可能上中职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达到26.8%,另有超过四成(41.3%)的学生选择“不确定”,他们对升学选择还拿不定主意,处于观望中。整体来看,愿意上中职的学生比例要高于不愿意的学生,但对升学选择不确定的学生的比例则要高于愿意的9.4个百分点。

2.本次调查数据(为节约版面,本文未完整呈现出来)显示,家庭所在地越靠近县城与州府所在地(市)的学生,成绩越好的学生,以及女生、重点班与州级示范校的学生,越不愿意选择升中职学校。家庭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及文化资本越高的学生,越不愿意选择升中职学校。在7万元及以下的家庭年收入水平中,家庭年收入与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呈显著的反向关系;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学生中,不愿意上职校的比例已超过30%,且不愿意的比例要高于愿意的比例。家长职业越是优越的学生,越不愿意上职校;父亲职业为体制内工作的学生中,仅有17.1%的愿意上中职,选择不愿意的是愿意的3.58倍;其中父亲为公务员的学生中,不愿意上中职的比例是愿意的4.73倍,父亲职业为体制内工作的学生中,不愿意上中职的比例是父亲职业为体制外的学生的2.51倍。母亲学历越高的学生,越不愿意上中职;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中,不愿意上中职的比例高于愿意的,且母亲为高中及同等学历的学生中,不愿意的比例超过40%,达到48.3%,其中母亲学历为本科的学生中,有高达74.8%的学生不愿意上中职,比愿意的要高出7.40倍。

笔者发现,学生不愿意升中职学校的主要原因,是担心中职毕业后工资收入低,且在当地比较难就业。此外,当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实训条件较差,学校管理也比较松散,上中职每年需花费上万元的生活费和学费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等因素也制约了相当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对中职学校的选择。

3.学生愿意上中职主要是因为自己成绩差,或出于兴趣爱好,或出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考虑。可以看出,这些原因多属于外在因素。学生愿意上中职既不是因为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教人学会技术技能,将来好就业创业,也不是由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具有吸引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还要在提升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实训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下大功夫,才可能帮助改变目前这种成绩差等外在因素驱使学生上中职的状况,靠职业教育能教会学生技术技能这种内在因素来吸引学生上中职。

4.目前,中职教育在学生及家长中的宣传还不够,这也是影响学生选择上中职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及劝说效应还未在学生中职升学意愿中充分显现出来。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当周围有成功的中职升学案例时,家长及学生会明显地受到正面的影响,尤其是对家长的触动比较大,而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家长的意愿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升学选择。故未来在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时,应增加升中职后学生成人成才的案例,通过帮助家长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增加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

(二)讨论

总体上,在可能上中职的学生中,其家庭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一般都比较低,这与已有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本研究结论中总体可能上中职的学生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更愿意上中职,与李帆的不存在性别差异的结论是不同的;本研究认为成绩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平时成绩与其选择中职的意愿强度之间基本上是反向关系,这与前述李兰兰认为成绩对学生职业教育的入学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张济洲等认为即使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结论是不同的。

本研究发现,公务员、事业单位有编制的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子女的中职升学概率分别仅为0.142、0.173、0.192,明显低于李源的研究结论中的上层阶层家庭选择中职有0.4的概率。本研究结论中仅有父亲职业为农民、农民工、无业的城镇居民、军人、无编制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人的子女的中职升学概率较高,勉强超过0.3,分别为0.347、0.337、0.333、0.324、0.315、0.309。

本研究发现,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与其家庭年收入水平呈反向关系,家庭越贫困的学生,中职升学意愿越高;教育成本是影响学生中职升学意愿的第三重要因素,这与刘崇顺等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不是影响升学选择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不一致。

本研究发现的中职升学意愿与已有研究结论不同,可能原因之一是本研究聚焦中西部地区,而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学生升中职学校的意愿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有较高的本地就业率,且当地中职教育质量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中职学校教育质量上还是本地就业率以及起薪上,均不如东部地区,学生及家长对中职的接受程度相对要低一些。农村及乡镇的学生对升中职学校的意愿略高于县城及城市,这主要是受学生家庭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及文化资本所限,上中职对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在阶层流动上虽然不是最优选择,但至少不是最次的选择,能保证他们保持相对稳定及略有提高的社会阶层地位。研究大都认为,早些年的学生中职升学意愿低些,最近几年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稍微高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过去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不高。近几年,一方面,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各种保就业、增收入的举措在不断施行,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中职学校的接受度。另一个原因是,样本容量影响了研究结论。已有研究中,除张志增等的调查样本为5775人外,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样本均较小,在数百人至最多3235人之间,而本研究的调查样本达21531人,且基本等比例在“三州”间、城乡间以及所有县(市)各类学校间合理分布,样本具有充足的代表性,得出的结论也应更客观一些。

(三)政策启示

1.要提高“三州”地区初三学生的中职升学意愿,应重点关注还拿不定主意的选择“不确定”的那41.3%的学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其对选择中职学校的不确定性意愿转变为确定性愿意,进而选择上中职学校;此外,还要重点关注家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及文化资本较弱的学生,尤其是处于特别底端(家庭年收入在2万元及以下,父亲职业为农民、农民工、工人、无业的城镇居民以及军人,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及文盲)的家庭的子女,家住农村的学生,男生,以及成绩在中间40%及以后的学生。

2.在短期内,提高中职毕业生工资福利待遇对提升学生中职升学意愿的边际激励效应要大于提升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实训条件以及更容易找工作的边际激励效应。为此,国家应制定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最低工资标准及增长机制,且最低工资标准应比目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还应打破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在晋升、评奖、休假及人才培育项目中受到的如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等条件的限制,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企业也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员工成长计划与薪酬体系,进一步提高时薪、工资,甚至实施给予股份或年底绩效分红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让职业技术技能人才(蓝领工人)的收入不低于甚至与公务员一样多。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形成尊重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氛围,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另外,各地应加大省内优质学校及外省优质学校对“三州”地区中职学校的结对帮扶力度。中职学校应注重提升教师质量,尤其是加大对“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训,增加教师间的交流、跟岗与帮扶力度,同时密切围绕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中职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布局,并加强中职学校对就业地需求的专业群建设。各地应进一步增加对中职学校的投入,尽快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和实训条件,只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才能吸引更多当地学生就读(23)参见沈有禄:《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提升的阻力与路径分析——基于“三州”地区的调查》,《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7期。。

3.我们呼吁加强对职业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宣传,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歧视。各地应鼓励中职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各地应在中小学开展各种职业认知的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对不同职业的兴趣,有效提高初中生对中职教育的认同。当前,除全国性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外,各地还可增加开展“讲好职业教育故事”活动,邀请优秀的中职学校校长在各种媒体上不定期地宣讲其成功办学经验,尤其是要突出宣讲优秀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成人成才经历,以增加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同时,各种媒体也应加强对“大国工匠”、优秀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事迹的宣传。各媒体、社区或学校可邀请那些家庭中有中职毕业生谋得较好工作且收入较高的学生家长来分享其孩子的成才成功经验,其效果有时远胜过政府的宣传。

猜你喜欢

三州升学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0 年“三区三州”职业技能大赛将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三区三州”(四省藏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迪庆举办
聚焦“三区三州”决胜脱贫攻坚
农业农村部:研究部署“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工作
升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