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斑蛙成蛙稻田养殖技术

2022-01-26詹世盈巩喜佳张琳琳黄国稳

河南水产 2021年6期
关键词:黑斑天敌稻田

詹世盈, 巩喜佳, 张琳琳, 黄国稳*

(1.南召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南阳 474650; 2.南阳市靳庄水库管理所, 河南南阳 474600)

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成体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成蛙体长一般在7 cm左右,体重在50 g左右,最大个体重100 g。 由于黑斑蛙喜食活饵,因此,传统的养殖饵料都是人工培养的蚯蚓、蝇蛆、黄粉虫等,但培养这些活体饵料产量低、人工费用高、养殖成功率低,且易污染环境。近年来,随着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的不断提高, 黑斑蛙摄食静态人工配合饲料已成为黑斑蛙人工养殖高产高效的主要技术保障, 特别是随着稻田养殖小龙虾效益的不断下滑, 近两年稻蛙养殖迅速发展,由于稻蛙养殖技术简单、养殖周期短、生产管理容易、养殖成本低,效益较好。我们经过3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稻田养殖黑斑蛙,经过3~4个月的人工养殖,平均个体可达75 g,平均单产在15 t/hm2,平均效益30万元/hm2,有机生态大米产量1.2 t/hm2左右,是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较好的养殖模式。

黑斑蛙从孵化到成蛙,一般需要6~7个月,其中:卵期、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一般是每年的4~6月份, 成蛙期大约需要3~4个月,时间一般是每年的7~10月份。成蛙稻田人工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稻田改造工程,成蛙人工饲养,稻田日常管理等。

1 稻田改造工程

1.1 稻田选择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田块相对集中,面积3335~6670 m2为宜。

1.2 田块改造

按照种植水稻要求把田块平整后, 沿四边距田埂1.5 m处开挖水沟,水沟呈等腰梯形,上底宽1 m、下底宽0.5 m、深1 m,开挖出的田土回填到四边1.5 m宽的投饲(越冬)区,确保投饲(越冬)区高出田块50 cm, 投饲区自四角向四边每隔10 m建一个食台,食台用1.5×3 m的石棉瓦铺设,高温季节,可以在食台上方离地1.5 m高处架设防晒网,大小以食台完全遮挡为宜,便于黑斑蛙在摄食时防暑降温。

1.3 安全围栏

沿田埂四边架设1.5 m高的尼龙围网,网目大1~2 cm,网线粗细以3×1~3×3为好,天敌(如:蛇、老鼠、黄鼠狼、刺猬等)较多的地区,可以适当加粗围网网线,围网埋于田埂下20 cm、出地面以上1.3 m,围网每隔3~5 m打一个木桩,将围网上下钢绳固定在木桩上,以拉紧展平为宜。

1.4 进排水系统

相邻两块稻田间开挖共用排水沟, 沟深1.2 m、宽1 m,用C20砼硬化处理,或者用直径30 cm的PVC管替代砼排水沟,在相邻田埂的对方(一般以对角为好)埋设进、排水管,进水管一般高出地面20 cm,出水管一般低于地面1 m(与田间边沟底部高度一致),材料均为直径20 cm的PVC管,进、排水管口均绑扎有密眼钢网, 防水蛇、 水鼠等天敌进入蛙田和蛙逃逸。

2 成蛙人工饲养

2.1 幼蛙投放

稻田改造完成后,在秧苗栽种前15日内,把边沟加水至80 cm高,然后投放规格一致、体质健壮的幼蛙,密度为19.5万~30万只/hm2,幼蛙投放后开始驯化喂养,每天上午8∶00、下午17∶00,在食台区各投喂1次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约为黑斑蛙总体重的6%~8%,原则上以1 h左右吃完为宜, 饲料要求营养均衡、新鲜干净、无变质。 每晚21∶00至次日凌晨4∶00,开启稻田诱虫灯, 平均安装15~30盏/hm2紫外线节能诱虫灯;通过半个月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四定”强化驯养,这批幼蛙已基本适应了该块稻田的生活环境。

2.2 秧苗栽种

幼蛙驯化阶段完成后, 开始加水至稻田地面以上10 cm,然后按照高产杂交稻的标准对稻田实施秧苗栽种,待秧苗彻底返青后,要适时降低水位晒田。

2.3 鱼苗投放

为充分利用黑斑蛙的粪便及残饵, 有效改善田沟水质,可以投放泥鳅、鲫鱼、锦鲤等搭配鱼种,一般情况,可以投放大规格苗种150 kg/hm2左右,不用额外投喂,每年大约能收获商品鱼100 kg左右。

2.4 成蛙养殖管理

成蛙的稻田养殖管理是决定黑斑蛙养殖成效的关键阶段,随着气温、水温的不断升高,幼蛙生长不断加快, 黑斑蛙成蛙养殖阶段的养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4.1 解决弱肉强食的问题

幼蛙经过45 d的强化饲养, 个体一般平均达到10~15 g左右,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部分中蛙个体上的悬殊,由于黑斑蛙性情凶猛,大蛙吃小蛙弱肉强食的现象很普遍,因此,需要适时分级饲养,把部分个体悬殊的中蛙挑选出来,放在同一个稻田中养殖,以保证中蛙的成活率,提高养殖单产。

2.4.2 解决饲料问题

这个阶段黑斑蛙的摄食特别旺盛,因此,保证饲料充足和营养均衡, 是决定黑斑蛙稻田养殖成败的关键,除“四定”投喂黑斑蛙人工全价配合饲料外,每天夜间要开足稻田诱虫灯; 根据诱虫数量多少和成蛙生长需要,可以适当投喂人工培养的红虫、蚯蚓、昆虫、蝇蛆、小鱼虾等富含高蛋白成分的活饵料,使其充分吃饱、吃好、吃出健康。

2.4.3 解决病害问题

黑斑蛙在稻田养殖过程中, 一般很少得病,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喂养观察,发现易发两种病,且死亡率较高。

①胃肠套结。 症状:胃部食物无法进入肠道,胃部和肠头挤压形成“凸套”形。 病原:暴食及太早投喂大号颗粒料, 造成胃部过分膨胀, 肠道提升而致重叠;此症发生后,死亡率较高,且难控制。 防治: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大黄五倍子散、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惠得力药各10~20 g,连用3 d。

②肠炎。 症状:初期东窜西爬,活动缓慢,喜欢钻泥;后期常躺于田边,缩头弓背,反应迟钝,不摄食或食量很少,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发炎。 病原:水质差或长期降雨造成田水细菌大量繁衍, 高温期未及时换水导致水质恶化,投喂不及时,蛙时饥时饱。 防治:急性肠炎: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大黄五倍子散、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爱福灭药各15~25 g,连用3 d;慢性肠炎: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大黄五倍子散、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新利美药各10~20 g,连用3 d。

③红腿病、腹水病、歪头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水质恶化造成,要预防为主,平时多注意观察,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爽。

3 稻田日常管理

3.1 防逃

黑斑蛙野性难驯、擅长跳跃,同时,黒斑蛙也有钻洞的习性,洞穴可钻深达18 cm。 因此,在做好进排水口防逃的同时,加强日常巡田管理,确保围网不倾覆、不破损,并保持深埋不低于20 cm。

3.2 防天敌

黑斑蛙的主要天敌是蛇、鼠、黄鼠狼、刺猬、白鹭、麻雀等,因此,在加粗围网防止蛇鼠咬毁的同时,更要加强日常巡田管理,发现破洞及时修补,发现天敌及时灭杀,并及时驱赶鸟类天敌。

3.3 适时换水

由于黑斑蛙放养密度较大, 加上日常人工大量投喂饲料,残饵和粪便会造成水质恶化,特别是夏季高温、稻田水浅,更容易导致残饵、粪便快速变质,造成细菌大量敷衍,引起蛙病爆发,因此,要适时换水,保持田水清爽。

3.4 适时晒田

稻田要按照高产杂交稻子的田间管理规范,既要适时加水灌田, 保持水稻生长大量用水需要;同时,又要适时防水晒田,提高土壤温度和肥力。 晒田也为黑斑蛙提供了夏季避暑和防鸟类天敌的天然屏障。

3.5 适时销售

河南水稻一般在10月上旬(农历8月中旬)前后收割,这时黑斑蛙已达商品蛙的上市规格,经过近3年的养殖结果看,一般规格在50~100 g,平均个体在75 g左右,最大个体达150 g,平均单产15 t/hm2左右,在水稻收割的同时,捕捉商品黑斑蛙上市。这时的黑斑蛙个体肥大、肉质鲜嫩、肉味鲜美,市场价格较高,一般在40~50元/kg,每年扣除租地费、稻田改造费、苗种费、饲料费、水电费、管理费等,年效益在30万元/hm2左右。 同时,稻田每年还可收获有机生态大米1.2 t/hm2左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十分可观。

猜你喜欢

黑斑天敌稻田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居安思危的黑斑牛羚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牛蛙价格大涨 黑斑蛙行情难看好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稻田里的稻草人
碰到天敌女上司
杀不死的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