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狮子组织细胞肉瘤病理学诊断

2022-01-26王运盛姜瑞婕王昕国欣欣李祥翔赵素芬卢岩张成林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肉瘤肿物病理学

王运盛,姜瑞婕,王昕,国欣欣,李祥翔,赵素芬,卢岩,张成林,*

(1.北京动物园北京 100044;2.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在野生动物饲养管理工作中,疾病防治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众多的致病因素中,肿瘤较为少见,但同样不能忽视[1]。近年来,随着国内圈养野生动物数量的增加以及野生动物诊疗工作的深入,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迹象。而野生动物肿瘤疾病发生后如何快速确诊,成为了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北京动物园兽医院于2019 年收到一例狮子皮下肿物,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病理学诊断,以期为今后野生动物肿瘤病理学诊断提供对应思路和诊疗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病例概述)

狮子,雄性,自2019 年5 月份以来出现食欲不振,步态不稳、眼观左侧最后肋弓处有一肿物,肿物凸起直径约8cm,为判断肿物性质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决定对肿物进行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学诊断。

1.2 试验方法

1.2.1 血样化验室诊断狮子术前血样采集,采血前1d 进行隔离观察,禁食16h,采血后进行外周血生理常规检测。

1.2.2 病理样本采集腹侧皮下肿物取样后迅速投入10%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前处理。

1.2.3 H.E.染色石蜡切片分别经二甲苯I、II 脱蜡5min,之后浸入无水乙醇/二甲苯(1:1)混合液中5min,依次经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95%乙醇、85%乙醇、75%乙醇、50%乙醇梯度复水,下行至双蒸水中,苏木精染色10min,1%盐酸酒精分色数秒,水洗返蓝15min,再依次通过50%乙醇、75%乙醇、85%乙醇、95%乙醇梯度脱水后,伊红染色1min,95%乙醇洗涤3 次,再经无水乙醇I、II 各5min,二甲苯I、II 各透明5min,最后用中性树胶封片。切片放置于37℃温箱内过夜烘干后镜检。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狮子血液生理指标检测结果

经化验室诊断发现狮子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2)、单核细胞(7)指标显著高于参考范围,其余指标基本在参考范围内。结合动物临床症状,狮子疑似出现感染或肿瘤(详见表1)。

2.2 狮子肿物病理变化

肿物取材后发现:手触质地较软(16× 13cm),内部纤维化不多,切面湿润,油腻感明显,类似脂肪,肿物深部有囊肿表现(图1A,图1B)。

图1 狮子腹侧皮下肿物临床观察

肿物边缘区:低倍镜下观察可见结缔组织增生不多,增生的结缔组织将肿物区分为大叶区域,大叶区域内细胞大面积蓝染,肿物与周围软组织无明显界限,无特殊结构,呈弥散性浸润性生长(图2A)。高倍镜下观察,细胞核呈椭圆形、三角形,形态各异,嗜碱性较强,大小不一,异型性。胞浆嗜酸性,较丰富,细胞之间有较明显的间隙。细胞间有少量嗜酸性基质成分。有丝分裂象可见。肿物内部及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图2B)。

肿物实质区:低倍镜下观察,肿物深层区域内结缔组织、血管增生明显,肿物细胞呈束状生长排列(图2C)。高倍镜下观察,梭形细胞形态饱满,生长密集,胞浆细长,膨大,卵圆形,有囊泡,部分核仁扭曲。部分区域可见核仁浓缩,染色质深染。可能观察到典型的红细胞大小不均和细胞核大小不等(图2D)。

此肿物除上述两种表现区域以外,肿物内大面积坏死,血管大量增生(图2E),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图2F)。

图2 狮子腹侧肿物病理学观察

3 诊断

经临床特征观察、化验室分析以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狮子腹侧皮下肿物为:组织细胞肉瘤(tissue s 又arcoma),同时发生感染,预后不良。

4 讨论

组织细胞肉瘤起源于树突细胞,主要分为局部型和分散型。在犬科动物,组织细胞肉瘤两种类型均可见到,而在猫科动物此类病例较为少见。局部型组织细胞肉瘤多为局部生长,肿瘤发展后期趋向于淋巴结转移,并随淋巴系统进行全身转移,往往预后不良。

组织细胞肉瘤诊断特点在于其具有多形性,其两种主要的形式为:圆形细胞类型与纺锤形细胞类型。圆形细胞类型:肿瘤主要由大的独立的细胞组成,胞浆双嗜性,偶见胞浆形成空泡,呈现多形态和扭曲的细胞核,每个细胞核有一到两个核仁,如本文中图2B。纺锤形细胞类型:特点是梭形细胞的密集生长,胞浆细长,部分核仁扭曲,如本文中图2D。

组织细胞肉瘤诊断难点在于:①局部型与分散型组织细胞肉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完全一致;②圆形组织细胞肉瘤可能与其它圆形细胞肉瘤相似,如多形性脂肪肉瘤;③纺锤形组织细胞肉瘤可能与其它梭形细胞肉瘤相似,如分化不良的纤维肉瘤。因此,在对组织细胞肉瘤进行诊断时,需要仔细辨别,必要时加入免疫组化技术来进行判断[2]。

本病例除组织细胞肉瘤外,肿瘤内部大面积坏死(坏死体积占肿瘤体积约50%),同时炎症反应较为强烈,此症状应考虑是由于肿瘤的极速生长,导致肿瘤内营养供应不足引起的坏死,而炎症反应为坏死后出现。

组织细胞肉瘤虽属于低恶性肿瘤,但其具有转移性,故此狮子术后需做好定期检查的准备。

作为常发病,肿瘤在人医领域研究已较为广泛、深入。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病理诊断平台,关于野生动物肿瘤疾病的研究与报道还极为少见,同时野生动物病理从业人员的缺少,也限制了野生动物病理诊断的发展。本次狮子组织细胞肉瘤病例的完成,将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化验室诊断进行了整合,为今后相关疾病的提前预判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今后野生动物肿瘤病理学诊断提供对应思路。

5 结论

本研究采用病理学技术,对狮子腹侧皮下肿物进行病理学诊断,分析得出此肿物为组织细胞瘤,此病例的完成,为今后野生动物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验和方案。

猜你喜欢

肉瘤肿物病理学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滑行肌皮瓣修复眉内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疗效研究
手术治疗泪小点周围肿物的60例临床分析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