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复苏后患者急诊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指标的影响分析

2022-01-26陈全红

医药前沿 2021年35期
关键词:心肺血气心率

陈全红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心脏骤停是一种急诊科常见病症,发生机理主要为心室纤维颤动,一旦发病需第一时间抢救,若抢救不及时可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而心肺复苏作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首选方法,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但一部分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依然处于危险状态,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与负性情绪,影响心肺复苏效果及康复进程,因此应重视心肺复苏后患者护理的合理性、有效性[1-3]。本研究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我院80 例急诊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分析心肺复苏后患者急诊护理对其心理状态、血气指标的影响。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我院80 例急诊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纳入标准:①心脏骤停;②心肺复苏成功;③家属签署研究同意书;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精神异常;②拒绝参与研究;③心肺复苏失败;④重度感染。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 例)与对照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5 ~70 岁,平均年龄(50.41±7.54)岁;致病原因:11 例急性心衰,13 例肺栓塞,16 例急性心梗。研究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24 ~70 岁,平均年龄(50.32±7.48)岁;致病原因:12 例急性心衰,11 例肺栓塞,17 例急性心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遵照医嘱用药,指导其合理饮食、规律休息,予以给氧,确保呼吸道通畅等。

1.2.2 研究组 急诊护理。即:(1)体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减轻呼吸道压力,确保呼吸通畅,通常情况下给予平卧位,取软枕适当垫高腰部、颈部及头部,嘱咐患者保持充足睡眠,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告知急诊医师。(2)气道护理。一部分患者抢救期间实施了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气道护理,遵循无菌操作流程,确保导管通畅与仪器设备运行正常。针对呼吸道分泌物、痰液量较多者,应给予吸痰等相应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3)脑部护理。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之前脑组织处于不同程度缺血、缺氧状态。因此,心肺复苏后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头颈部放置湿毛巾冷敷,以延缓脑部氧代谢,提升脑部氧补给。(4)生命体征护理。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其心率、动脉压水平处于不稳定状态,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依然存在安全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应实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定时询问其是否出现不适,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告知急诊医师并予以相应处理。(5)心理护理。对于心肺复苏后出现烦躁情绪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沟通,多使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通过播放轻音乐、娱乐节目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保持冷静;对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者,可向其介绍心肺复苏后预后良好病例,增强康复信心,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耐心回答疑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率、动脉压、血气指标及心理状态变化。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选取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Cobas b 123 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焦虑状态选取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共20 项。各项分4 级评分,总分50 ~59 分为轻度,60 ~69 分为中度,69分以上为重度,得分越高焦虑感越重;抑郁状态选取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共20 项,各项分4 级评分,总分53 ~62 分为轻度,63 ~72 分为中度,73 分以上为重度,得分越高抑郁感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率、动脉压比较

两组护理前心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心率、动脉压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率、动脉压比较(± s)

表1 两组心率、动脉压比较(± s)

注:*与护理前比较,P <0.05。

动脉压/kPa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 40 41.53±4.38 98.17±8.44* 6.28±0.75 9.16±1.41*对照组 40 41.65±4.41 86.19±7.32* 6.41±0.64 7.33±1.47*t 0.1226.7820.8345.682 P 0.9030.0000.4070.000组别 例数心率/(次•min-1)

2.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护理前血气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s, mmHg)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s, mmHg)

注:*与护理前比较,P <0.05。

二氧化碳分压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 40 81.36±4.17 97.96±5.14* 56.63±5.81 29.99±2.16*对照组 40 81.45±4.28 88.64±5.02* 56.95±5.47 42.14±4.14*t 0.0958.2040.25416.456 P 0.9240.0000.8010.000组别 例数动脉血氧分压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分)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 <0.05。

抑郁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 40 63.52±5.47 47.38±4.72* 61.82±5.63 46.43±4.08*对照组 40 63.31±5.34 55.64±4.86* 61.96±5.52 54.28±4.23*t 0.1747.7110.1128.448 P 0.8630.0000.9110.000组别 例数焦虑

3.讨论

现阶段,心脏骤停患者进入急诊科后会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使患者呼吸、心跳恢复,防止脑组织细胞缺氧性坏死,并减少致残率、病死率,挽救患者生命,为其后续治疗提供支持,而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并未完全脱离危险期,需要针对心脏骤停原因制定相应急救方案,并配合有效护理,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4-5]。

本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护理后心率、动脉压与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心肺复苏后患者护理中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在于急诊护理作为一种现代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系统性的急救护理支持,其包含体位护理、气道护理、脑部护理、生命体征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环节;其中,体位护理可提升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机体舒适感,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呼吸道压力增大,还可保持呼吸通畅[6];气道护理可确保气道洁净、通畅,防止气道痰液、分泌物过多阻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7];脑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程度,缓解脑部氧代谢,并增强脑部氧补给,减少脑组织损伤[8];生命体征护理可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患者心率、动脉压等指标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心肺复苏后负性情绪,避免情绪过激致使病情加重,并可减少不必要的医护纠纷,提升其医护依从性。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后患者护理中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负性情绪,促使其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心肺血气心率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