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输血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2022-01-26李桦
李 桦
(宁夏回族自治区区人民医院输血科 宁夏 银川 750021)
输血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一类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临床输血经历了从全血输注、成分输血、限制性输血等过程到如今的患者血液管理时代,即通过循证学依据,采用合理的输血技术使所需患者的医疗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2]。自1964 年朱迪斯·普尔博士首次提出冷沉淀,冷沉淀凝血因子作为一种血液成分制品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于临床[3]。冷沉淀凝血因子是指用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的成分血,把FFP 解冻之后进行离心,移除血浆留下不溶沉淀物,其中富含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4]。随着输血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疗机构对血液的需求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输血安全问题也应受到重视,因血液成分存在着个体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受血者在输血不当时容易造成输血安全事故,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5]。因此,在评估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效果的同时,关注其输血安全性必不可少,本就目的在于探究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输血安全性评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因出血性疾病于我院输血治疗的患者50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0 例。研究组患者男性179 例,女性171 例,年龄26 ~78 岁,平均年龄(40.12±11.87)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82 例,女性168 例,年龄25 ~80 岁,平均年龄(42.03±10.9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资料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参与人员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临床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③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未能按规定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②合并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的病危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及输血治疗。具体方法:改善凝血功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应用止血芳酸止血治疗,输注浓缩血小板1 ~4 个单位(200 ~800 mL,每袋血小板≥250×109/L)治疗量,250 例患者平均使用浓缩血小板(2.43±0.76)U。每200 mL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为1个单位,-18 ℃贮存备用。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 按0.2 ~0.4 U /kg, 约10 ~40 U(200 ~800 mL),250 例患者平均使用浓缩血小板(2.54±0.56)U,冷沉淀凝血因子(14.82±2.34)U,直至凝血异常得到改善,各项凝血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在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前、后12 h内各抽取研究组和对照组静脉血5 m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统计各组患者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TT、APTT、Fbg水平、PLT;(2)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输血安全事故:包括输血前未核对患者信息、血型错误、血制品污染、血制品不在安全使用时间等;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溶血反应、急性肺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T、TT、APTT 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T、TT、APTT 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T、TT、APTT 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T、TT、APTT 比较(± s,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T、TT、APTT 比较(± s, s)
TT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 250 20.34±4.43 14.11±3.05 23.12±3.98 14.66±2.99对照组 250 21.02±4.60 19.67±4.58 22.85±4.02 20.43±3.25 t 1.68415.9760.75520.659 P 0.093<0.050.451<0.05组别 例数PT APTT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 25072.76±11.4335.09±6.98对照组 25073.06±11.7149.91±8.31 t 0.29021.592 P 0.772<0.05组别 例数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LT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Fbg、PLT 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LT 水平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LT 水平比较(± s)
PLT/(×109•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 250 0.87±0.45 1.66±0.35 43.34±7.28 100.87±12.81对照组 250 0.82±0.29 1.10±0.23 42.76±6.46 65.96±10.09 t 1.47721.1420.94233.850 P 0.140<0.050.347<0.05组别 例数Fbg/(g•L-1)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比较
治疗后,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比较[n(%)]
3.讨论
输血治疗作为临床治疗及急救中重要的治疗措施,可起到较好的抢救作用,很大程度挽救了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医疗机构急救用血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出血性疾病如果不及时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快速改善凝血功能,则会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延误最佳的抢救时机,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血液构成是极其复杂的,主要成分有血浆、凝血因子、血细胞、白细胞及一些抗体和代谢产物等,维持着人体全身各器官营养供应、代谢调节、生命支持等,其中各种成分都有其平衡范围,任何成分的异常改变,打破代偿平衡都将对机体造成相应的不同程度不良影响,威胁生命安全。临床输血治疗包括全血输注、成分输血、限制性输血等方式,如今临床更加注重输血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等,通过规范患者血液管理,采用适当的输血方式使患者的医疗效果达到最优化。
研究结果表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凝血指标改善明显,PT、TT、APTT 较对照组缩短(P<0.05),Fbg 水平、PLT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冷沉淀凝血因子结合其他血液成分输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在临床上治疗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输血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病死率,且并未增加输血安全相关风险,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