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研究

2022-01-25郑素晓王力伟

时代汽车 2022年1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自媒体调查

郑素晓 王力伟

摘 要:在自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研究,有助于增强高校在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W学院为例,探讨大学生网络舆情新的时代特点,探析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

关键词:自媒体 网络舆情 调查

Abstract:In the era of “we media”, strengthen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public opinion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Taking W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uidanc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Key words:We media, online public opinion, survey

隨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启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使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已经对当前的信息传播和舆论表达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公众通过网络表达观点和思想更为便捷、高效,以微博、微信、QQ、抖音及论坛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观点交换和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根据《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个体都有机会参与和传播网络事件,更容易形成网络舆情。而大学生的自媒体使用率接近100%,他们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还尚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尤其是在现实中受困无助时,他们经常采用网络爆料的形式进行维权,这使得高校成为网络舆情的高发地,因此亟需时刻把握好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新动态,发挥各部门合力有效开展引导工作,净化网络空间的生态环境,让主流思想占据网络舆情高地,促进高校校园和谐稳定发展。

1 调查实施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以W学院六个二级学院的6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网络舆情现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每个学院100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和知识差异。参与调查的学生分布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通过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答题。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整理出有效问卷586份,有效问卷率为97.67%,因此调查结果可信。

1.2 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共设置了单选、多选、开放题3种不同题型,共25道题。基本内容包括大学生网络媒介的使用情况、大学生关注的网络舆情内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主观影响以及大学生对学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看法。

2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不断兴起的自媒体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舆论的呈现样态以及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参与程度,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点。

2.1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大学生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98.3%的学生选择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1.7%的学生选择人际交流和其他方式。在被问及“每天使用网络媒介进行信息获取及交流时间多长”时,586名学生中上网超过10小时的占15.19%,5到8小时的占25.77%,3到5小时的占35.84%,1到3小时的占23.2%,每天上网获取信息超过3小时的超过75%,可见,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依靠网络媒介获取信息,手机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每天上网时间普遍较久,这也说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应当引起高校高度重视。

2.2 大学生关注的网络舆情内容

从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关注的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选择社会热点事件的占74.91%,选择自己兴趣相关的内容占68.94%,大学生对社会网络舆情的参与度高、关注时间长,已经成为社会网络舆情的主要力量之一。在被问及“在自媒体上发表言论的情况”时,49.66%的大学生选择“经常会,很多事都想说上两句”,这说明在面对一些网络舆论事件时特别是自己比较关注的事件时,他们会发表观点。

2.3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主观影响

认为网络舆情会对自己对社会问题及生活问题的看法产生影响的占67.92%,认为网络舆情会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占41.98%。此外,调查中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在学业和职业目标上感到迷茫,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关注娱乐热点。因此,在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加上心态浮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容易受到其他言论的影响。

2.4 大学生对学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看法

在调查中,62.9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一般,20.99%的学生认为很好,而16.04%的学生则认为无效果。目前主要的监管措施是班主任、辅导员班级群内监管,监管的覆盖面较小。出现了校园网络舆情时,处理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如“责令撤销删除相关不实言论”,这类方式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被问及“您认为通过哪些措施可以促进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顺利进行”时,68.94%的学生认为“培养学生的意见领袖”,65.87%的学生认为“应着重加强网络文明教育”。

3 W学院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对网络舆情引导方式不合理

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W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面对舆情,大学生产生错误思想的原因不同,可能是受其他社会言论的影响,也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W学院在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时,往往采取集中统一的宣传教育,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个体性,对他们自身具体的情况和特点缺乏研究,并对网络舆情缺乏研究分析。

3.2 对网络舆情的回应度不够

现阶段W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切合大学生的實际问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讲座、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的宣传内容都过于抽象,侧重于单向说教、灌输理论内容,而缺乏对社会热点话题的评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也缺乏与社会热点话题的有效结合,长期如此,不仅不能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给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导致对思政课的重视度下降,不关注网络平台传播的教育内容。

3.3 对网络舆情的管理缺乏专业性

从现阶段来看,W学院的教职工普遍认为网络舆情引导的责任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承担,其他人员不负有育人职责,这与“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大多数教师只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结合网络舆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辅导员而言,W学院的辅导员招聘不限制专业,导致大多数辅导员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素养以及网络文化素养,在处理网络舆情时,专业能力不够。还有的辅导员称,他们的工作内容繁杂,通常学院各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都需要辅导员协调落实,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岗位职责。

4 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4.1 优化网络舆情引导的方法

互联网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大学生富有个性,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最活跃,他们是使用自媒体的主力军。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着力从提高大学生网络价值判断能力,强化网络法治意识,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几个方面发力,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转变引导方式,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榜样教育正向激励,也可以通过负面事件引发深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4.2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考虑科学性、理论性,又要有亲和力,贴近学生实际。要求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理论性强的课程内容讲授过程中,教育内容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密结合时事政治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结合社会背景和大学生思想现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补充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削弱网络舆情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4.3 提升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水平

网络舆情管理具有复杂性、突发性,需要配备专业性较强的舆情管理员,高校要积极引进有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培育一批熟练掌握互联网管理技术的人员,提高网络舆情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作为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着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一要提高招聘的准入门槛,保证工作队伍的素质质量。其二要在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方面适当倾斜,激发网络舆情管理的积极性。其三要针对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组织参加培训班、专题讲座、实践考察等,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学习。

基金:2020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课题编号:Djsz202016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蕾.大学生社交网络舆情调查及引导策略探析——以S学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0(10):55-57.

[2]胡思佳.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

[3]聂琼,陶杰,吴凡.高职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分析——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03):48-49.

作者简介

郑素晓:(1990—),女,汉族,思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教育、学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自媒体调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