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会学”: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新课堂

2022-01-25金怀德任燕芳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会学情境核心素养

金怀德 任燕芳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的目标从让学生“学会”转为了让学生“会学”。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积极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新课堂。具体可采用如下策略:情境激趣,唤醒需要;自主探究,设计构思;操作实践,体验技术;展示交流,优化改进,由此让技术学习真正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技术,学会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劳技课堂;情境;设计

课堂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不难看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目标从让学生“学会”转为了让学生“会学”。要使学生会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把握学习原理和方法。劳动技术课程集中反映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基于此,凝练劳动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以学为主、教学生学”的理念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落实与体现,成为当下课堂变革的首要任务。如何让学生“会学”?

一、兴趣·需要:情境激趣,唤醒需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是探究学习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情境是唤醒学习需要、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以情境导入,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一)问题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发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能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技能探究、实践学习的活动中来。

如学习《神奇的纸条》一课,在多媒体出示大象的图片后,教师拿出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彩色卡纸,向学生提问:“大象和这张彩纸,谁大?”“大象更大。”“可是,现在这头大象要穿过彩纸,你认为可能吗?”一个答案似乎只能为“不可能”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无穷的兴趣。他们迫切地想一探究竟,一头扎进新技术的学习中。

(二)生活情境:变“教学材料”为“探究材料”

生活是劳动的源头活水。实践证明,在实际生活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并能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中的有关经验,分析新的内容,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因此,教师应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从学习中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技术。

如学习《缝香袋》一课,上课伊始,教师从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说起。师生一起回忆与端午节有关的民间风俗: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挂香袋……由此引出香袋这一主题。接着,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见识了各种不同形状、色彩的香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激活了学生的心理,使其进入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动状态。在之后的技术探究、技术操作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全身心投入其中。

二、探究·设计:自主探究,设计构思

设计是技术的灵魂,是技术教育的核心。设计性学习是培养學生技术素养的主要途径,设计意识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能力。小学的设计教学是设计的初步与启蒙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已经掌握的技术出发,以作品为载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权衡、选择、组合优化,形成作品制作的构思方案。

(一)自主学习,夯实设计的基础

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充分的个体学习是学生自信参与技术设计的基础。劳动技术的学习,不仅要收集信息,更要探究如何动手制作(即作品设计)。在课本学习、个体思考、探索尝试等形式的自主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在材料认识、工具使用、操作流程、技术要领等方面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这些发现与收获会让之后的技术设计更有针对性,更有深度,更有底气。

如学习《纸杯娃娃》的内容,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课本插图和文字解说,探索用纸杯制作娃娃的奥秘,并利用手头的材料,尝试动手操作。由于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独特的观点,在随后的合作探究中,每一个组员都能参与进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经过一定探索,学生不仅掌握了操作流程、技术要点,还发现了一些操作小窍门。在其后的技术操作阶段,学生大胆创新,圆满完成了任务。教师应把握好火候,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逐渐提高技术设计的自信心。

(二)科学引导,把握设计的关键

方案设计是科学实验的假设过程,是信息的处理过程。学习中,学生从他们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自主设计制作方案,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与发展,为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活动奠定基础。这也是设计学习的关键。

在《纸杯娃娃》一课的起始阶段,师生先探讨了纸杯的结构特点,启发学生想象纸杯的杯底、杯身、杯口等适合做什么,为学生的合理选材、初步设计奠定基础。学生通过范例分析,根据不同需要,如头发、裙子等,设计选择不同的纸条折卷技法;通过初步尝试后的经验总结,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实用的小技巧,从制作工艺方面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正。有效的设计性学习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设计,根据材料特性、作品造型、工艺要求等开展设计学习是学生获得设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实践·体验:操作实践,体验技术

加工制作是技术思维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制作过程,观念形态的图样与被加工的原材料逐渐结合、统一,最后转化为劳动的成品。成品的物化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与操作活动,亲身体验、感悟技术的形成过程,从而也验证设计的可操作性。因此,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需要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保障。

(一)合理安排,保障时间

探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研读材料、沉思默想需要时间;整理思路、构思设计需要时间;犯错、修正错误需要时间;讨论、争论和尝试也需要时间。因此,教师必须把探究的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如《菱形风筝的制作》一课,教师对学习内容做了一些调整——第一课时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演变和种类;第二课时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动手制作一只风筝;第三课时则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制作一只新的风筝,并完成放飞。这样的安排,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学习,使探究学习的效果得到了有力保障。

(二)扶放有度,凸显自主

技术学习中,教师常常低估了学生的知觉、经验和潜能,倾向于一步一步“扶着”学生前进。殊不知过度的“扶”会束缚学生的手脚,抑制学生发展。探究性学习实际上需要精心设计。在有效的活动设计中,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伙伴的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放开手脚,自主探究。

如学习拓展内容《制作门帘》时,教师在导入揭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门帘样品并分拆门帘。学生在“拆中学”,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自主探究制作门帘的方法。期间,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与探究。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尝试。当门帘终于制作成功时,学生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分享·优化:展示交流,优化改进

从来没有绝对完美的设计。优化、创新设计,是技术素养的重要表现。最好的设计是在给定的限制中尽可能地完善所期望的效果,如人性化、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与有效性等。因此,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信,教师可以在展示交流环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优化、改进。这也是落实技术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激活主體,在自主评价中优化改进

布鲁纳认为,学生参与评价是学习的一种手段。他提出,学生从评价他人到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一种积极的过程”。《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指出,技术学习的评价“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激活主体、发挥自主评价,让学生参与到交流、评议中,凸显每一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

如学习《绳编手链》一课,在完成自己的手链后,教师先让学生将作品在组内传阅,进行自评、互评,说说手链的独到之处,讲讲觉得遗憾的地方。之后,学生将手链挂到KT板的展示栏,一边欣赏佳作,一边打分评价,评选优秀作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作出恰当评价,特别是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并请这些作品的作者介绍自己独特的构思、编织的窍门,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二)注重运用,在迁移拓展中优化改进

技术运用是劳动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之一。技术学习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提高技术能力,更在于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因此,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技能背景出发,引导其将学到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培养其对技术知识、技能的组合、迁移和转化能力。

如《纸杯娃娃》一课,完成作品后,师生一起欣赏纸杯娃娃成品。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你觉得生活中的哪些东西还能进行废物利用,做成美丽的工艺品?学生很快发现火柴盒、牙膏盒、化妆品盒等都可以用于改造。教师适时用课件展示利用其他废品制作的工艺品和不同形状的纸杯娃娃,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技能,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吧!”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新课堂应该从学习者已有的技术基础出发,不仅关注学生技能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情感与体验。由此,学生的技术学习能在“最近发展区”提升、进步,技术学习更加扎实有效。教师应提高技术指导的针对性、灵活性,让技术学习真正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他们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

参考文献:

[1]施致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儿童心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金怀德.在生本理念下开展劳技教学[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2(7/8).

[4]金怀德.小学劳技课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以四年级《缝香袋》一课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1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联兴小学   31124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东小学   311201)

猜你喜欢

会学情境核心素养
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