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英语精准衔接的策略探索
2022-01-25陈红青
陈红青
【摘 要】具有延续性的教学方法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尤为重要。要实现英语小升初的精准衔接,必须改变当下小初英语各管一段的“断层”现状。走精准衔接之路,须根据学段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延伸,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对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可采用整合延伸、迁移融合、渐变适应等策略,促进小升初英语的有效衔接,从而获取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双赢。
【关键词】小升初;英语;精准衔接;策略
英语学习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犹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现象。原本在教师眼中的优等生,步入中学后可能就进入了英语学习的低谷——不适应深度的学习或学习兴趣减弱。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弱,学习效果堪忧。探其原因,主要是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在教学上存在“断层”,造成学生不适应。“断层”主要是由三个差异造成的。
1.目标和要求的差异。小学毕业时要求学生达到二级要求,初中起始阶段的要求则是三级。信息量的加大,难度的增加都会使刚跨入初中的学生无法适应。
2.深度和广度的差异。对于某些英语学习内容,小学阶段只要求浅层次的感悟即可,而初中则要求熟练掌握。此外,教学内容的广度不同。初中阶段增加了语法知识、思维训练,自然会让学生感到难以掌握。
3.评价和方法的差异。小学阶段的学业评价方式呈多元化。类似“good” “great”等的表扬非常普遍。进入初中后,分数和名次取代了积极评价。学生较难得到正面反馈。此外,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在学习时大多以机械记忆为主,重记忆结果。
针对小升初英语的教学现状,有效衔接工作刻不容缓。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延伸、教学方式进行迁移融合,对学习方法进行渐进指导,能够最大限度地修复小升初阶段的“断层”,使其平滑接轨、自然过渡,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渗透延伸,让知识内容有效衔接
要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首先必须深入分析、仔细钻研彼此间的教材,明确知识内容的衔接点。
(一)巧妙渗透,促进知识的迁移
透过对照和分析,不难发现:中小学英语教材中诸多内容都凸显了知识的迁移特点。如外研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大约80%的内容都已在小学的教材中出现过。
如PEP《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Meet my family单元涉及到了句型“Is this your uncle? Yes, it is.”而在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2模块“My family”的话题中,教材采用的句型是“Are these your grandparents? Yes, they are.”因此,教师在教学“Is this…?”的句型时,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渗透“Are these…?”的用法,对小升初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
又如,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出现的“love doing sth”结构是从小学英语中的“like doing sth”迁移而得的。教师在教学“like doing sth”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love doing sth”,让学生对这两个句型结构进行对比和理解,以此找准衔接点,做好小升初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
(二)巧妙链接,向初中的学习过渡
小学英语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积累常用的词汇,如apple、school、animal等。但步入初中后,词汇量的增加,系统语法知识的庞大,短语搭配的增多等都可能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所以进行小升初衔接时,教师应对出现的零乱知识进行定量的积累和系统的梳理,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链。
横向举隅,PEP英语教材和外研版的新标准英语教材存在诸多联系,二者前后的单元知识内容都是循序渐进地进行安排的。小学阶段,教师一般从启蒙知识开始,带领学生直观感受,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运用阶段,内容逐渐变得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渐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以单词为例,教师在让学生逐步掌握元音字母的长音发音的基础上,逐渐为学生归纳常用字母组合的发音,帮助学生养成自然拼读的习惯,以顺利过渡到初中的进一步学习。
纵向类比,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中的1个预备级(Starter)、10个学习模块(Module)和2个复习模块(Revision module)都以“话题”为中心。且在同一话题中尽可能多地覆盖小学要求掌握的基本词汇,帮助学生解决初中阶段的词汇问题。
基于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词汇记忆时,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积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找规律、作对比,从而达到准确应用词汇的目的。在教完PEP《英语》六年级下册Recycle 2时,教师对易混淆的词汇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让学生小组合作,收集小学阶段的易错单词,学生对部分词汇的比较如图1。
学生系统地积累和归纳词汇,并将词汇应用于句子中,将所学的语言知识逐渐转化为技能,从而实现与初中英语的精准衔接。
(三)注重融合,为初中的学习搭基础
小升初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建立知识与知识间的链条,尽可能地把语言材料放入情境中,将分散的知识通过线性串联,使之形成整体,为初中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复习friend这一主题时,为了和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Module 1 My classmates的知识实现贯通,教師给学生布置了挑战作业,引导学生从subject、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等方面入手,对My friend进行描述、归纳,有意识地对7A的相关知识点“This is…He is…He’s from…He’s in…He likes...”等进行融合。学生针对相关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小组间相互分享、补充,自主进行复习。
教师通过某一知识点,巧妙地将小学、初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融合。经过创造性的整合和融合,知识的层次和脉络更加清晰。
二、纵深迁移,让教学方式无痕衔接
小学和初中教学方式的无痕衔接是实现小升初英语精准衔接的重要保证。
(一)迁移学习方式,找准衔接点
例如在教学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时,学生用陈述句介绍了自己对事物的喜好:Hello! My name’s XX. I like fish and beef...然后挑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图片,藏于身后。教师则向其他学生介绍手持图片的学生喜欢的食物,并提醒大家注意教师是如何介绍他的,与自己介绍爱好的方式是否一样,又有什么区别。学生听得出来,like的后面多了一个s。教师趁机板书likes,同时借助PPT举例,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当主语是he/she/it时,谓语动词比较“孤单”,所以要加s,而当主语是I/you时,因为“你和我在一起,不孤单,所以不用加s”。
通过微渗透式教学,学生在自然习得中注意到英语的形式和结构,有助于日后进一步学习初中英语语法知识。
(二)互进课堂,瞄准衔接点
为了让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方式衔接更为顺畅,部分中小学采用了英语教学合作、英语教学资源共享、互进英语课堂等方法来探寻发现教学方法的差异,瞄准街接点。
比如,学校的五位六年级英语教师与所在区域初中的八位七年级英语教师共建了“小升初精准衔接群”。这些教师按计划每月定时、定主题在群里进行专题式跟帖研讨,商讨解决疑难问题的策略。同时,双方每月进行课堂互学互看的教学观摩活动。
通过探讨交流和深入課堂,一方面,初中英语教师了解到:初一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在课堂上应该尽量用实物、卡片或简笔画等教学手段保持其学习兴趣,并且注意把小学的相关内容作为引入新知识之前的铺垫。另一方面,小学英语教师意识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概括。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设计一些交际性和创造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如复述、局部改编、调查、采访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获得良好的英语思维能力,才能从“捧着学英语”向“自主学英语”转化,从而尽快融入到初中的英语学习氛围中。
三、渐变适应,让学习方法完美衔接
无论是对初中生还是对小学生,教学都应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师从小学阶段就安排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得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一)预习——游刃有余
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向学生传授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做出具体要求,并逐渐形成学习规则。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教师从四年级开始,在学习每课内容之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PK一战到底”。学生将这一预习习惯坚持到六年级,在享受“PK挑战”的乐趣同时为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具体环节如下。
Step1:借助图片和录音,初步通读课文 (★)
Step2:画出课文的重点单词和句型 (★★)
Step3:翻译课文 (★★★)
Step4:课文趣配音 (★★★★)
学生的被动学习在挑战中转变为主动学习,他们带着积极的学习心态顺利地过渡到初中课堂。
(二)摘记——得心应手
到了初中,勤做课堂笔记尤为重要,为了以后长远的学习,教师在小学时就应培养学生自觉做笔记的习惯。
如在Presentation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眼观材料,耳听表达,记忆所感知的材料;在Practice的过程中,则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摘记;在Consolidation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基本提纲或简笔画理解、复述所学内容,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创作——妙笔生花
教师通过“英语自创本”发展每位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架起一座小升初无缝“桥梁”,使学生能够实现完美过渡。
1.学优生的“创作时空”之本
在小升初阶段,学优生的学习热情饱满。教师让他们准备的是创作本,即每天回家写一个话题,如My friend/teacher/family等,可以图文结合,也可以是纯文字。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来充实对话,使文章更饱满,更具生活气息,以此锻炼语言运用能力。
2.中等生的“整理乐园”之本
为了让中等生做好小升初的准备,教师让这类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整理册,整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主要可分为“单词荟萃”“词汇集萃”“句型集锦”等部分。学生每天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达成复习巩固的目标。
3.学困生的“找茬天地”之本
教学中,部分学生经常多次出现相同的错误。对此,教师让他们准备了找茬本,将平时作业和试卷中的错题、难题摘抄在找茬本上,对其进行反复巩固、记忆。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小初精准衔接的道路是坎坷、曲折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立足学生的终生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延伸,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对学习方法的针对性指导,以实现小升初英语的有效衔接,获取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安凤歧,梁承锋.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萍.英语小升初衔接浅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易仁荣.探索英语模块复习法 提高英语复习效率[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2).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实验小学 32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