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汉魏六朝小说研究
——评《谶纬与汉魏六朝小说》
2022-01-24赵静
书名:《谶纬与汉魏六朝小说》
作者:王守亮
出版社:齐鲁书社
ISBN:978-7-5333-3748-3
出版时间:2017 年3 月
定价:60 元
汉魏六朝时期,政治形势急剧变革,经济发展形态不一,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民俗习惯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创作与发展。该因素影响下,文化发展水平与学术思想的建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学质性风貌与起伏兴衰。立足于地域文化视野对汉魏六朝小说进行研究,能够深化理解各地区文化交流对文学发展的动态影响,深切掌握该历史阶段的文风变革与主流审美,促进读者提升对历史发展的认知深度及对文学思想的剖析力度。由王守亮编著、齐鲁书社出版的《谶纬与汉魏六朝小说》一书,对上古至秦代的神话传说与历史地理故事进行研究。笔者在开展2020 年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2020GGJS221)认为,该书阐述了谶纬之玄秘文化及其萌发成熟历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其与汉魏六朝小说的紧密连接,拓展深化读者对汉魏六朝小说内涵精神的理解程度。
《谶纬与汉魏六朝小说》共分为两编。作者在上编对谶纬的内涵与产生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描绘,并借此阐明其与汉魏六朝小说的深切关联。其中,第一章对中国古代神话与图腾理论的联系进行阐述。第二章对战国时期的小说代表《山海经》中的谶纬学说进行分类介绍,并简要说明了其他小说中蕴含的谶纬思想。第三章以纬书中的先贤神话传说为主题,依照传说类别对早期感生神话、天书传送、帝王功绩与福祸预言故事进行介绍。第四章与第五章主要讲述了纬书对地理博物故事、西王母故事及《河图括地象》的解说,阐明其中地理文化渊源与文学历史印象。第六章以《汉武故事》与《赵飞燕外传》为支点,释明、彰显其中的谶纬文化。作者在下编则主要辑录了纬书中的部分志怪故事,帮助读者深入神话传说体悟谶纬思想。
历史经曹魏、晋朝发展至南朝宋、齐、梁、陈,不同政治时期与不同地域文化催生了一代代不同主张的文士群体,其文风或慷慨纵然、悲哀难掩,或清颖毕至、靡丽转圜,或玄风寡淡、复归柔婉。众多的地域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牵拉进退之间影响社会意识与文士思忖,从而共同构成了汉魏六朝小说的变迁史。
首先,文化、学术、士族与宗教的地域发展差异促成了小说作品的精神思想与文化风貌演变。其一,地域文化发展差异影响下,中原地区众多的杰出文士占据文化发展中心之便利,愈发提升了中原的文化主流地位与文学引领特性;江东地区因孙吴政权的推进与南方士族的努力获得显著进步;而齐鲁地区历经东西两汉经学的大规模高强度发展与魏晋士族的着力贡献也开创了文学发展的优良局面,地域文化底蕴由此构建。其二,经政治裂变引发的区域文化发展差异,使得中原地区玄学萌发并大规模流行,而山东深受儒学文化灌溉呈现经、玄兼顾的景象,北方地区则受玄学影响较小。同时,汉代官学没落以后,学术发展重心转向家族,又因地域限制出现疏密分布差异,加以区域文化士族的不同学术主张等因素都加深了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内涵与风格走向。其三,汉魏六朝时期洛阳、健康等佛教中心辐射影响了当地及周边地区文士的思想理念,相应作品中的佛学色彩逐渐凸显,而后佛、道互融的文学意趣引领了会稽玄言文风的兴盛。在该阶段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文化主导了该地区小说创作的文词风格与义理哲思,并最终构成汉魏六朝小说的不同维度。
其次,全国文化中心的移转影响了地域文化的文学特征,并间接改变了区域小说作品的创作理念。关中、巴蜀、吴越等地的文学主流地位因文士的减少而逐渐凋零,中原地区随之兴起成为新的文化中心,玄谈之风风靡全国,而后大批中原文士南迁至江左并与该地地域特征相互融合而造成了清丽文风的流行,引发江左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但中原地区始终作为该历史时期的文学重镇。在此背景下,汉魏六朝小说紧随时代发展特色,其先后经历了慷慨雄厚—清丽虚朴—隐逸恬淡的风格转变。
最后,地域文化视野下南北文风的碰撞交融促成了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汉魏六朝政治、经济的分裂形势使各区域文风呈现较大差异,而三国使臣的往来与文士的交流使南北文风得到初步交融,江南文士游旅中原带动了北方玄言之风对南方语言、书法、民俗等要素的改变,成为文风统一的前奏。而后中原文士寓居江左促使清谈文风风靡江左,形成了荟聚南北、皆具玄儒的江左文风,促使南北文风实现进一步交汇,最终达成南北文风差异消除,小说创作由此进入新篇章。
汉魏六朝的混乱之风引发了当时社会诸多层面的转化变迁,由此催生了文人骚客对内在灵魂与哲理思想的多维探索,人们的精神得到极大解放。在此背景下,地域文化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关键性的构建灵感与格调基础,宏阔与悲沉、狷狂与雅丽共同造就了迷人的汉魏六朝小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