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中心时代网络游戏的用户体验分析
2022-01-24陈界首
陈界首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00)
网络游戏《和平精英》是腾讯光子工作室群打造的一款战术竞技性手游,集角色扮演、射击、驾驶等诸元素于一体,逼真的人物造型和场景地图、震撼人心的动画效果配以场景适宜的音效,持续冲击玩家的视听感官,给予玩家高度的沉浸感,上线之初便因良好的游戏体验吸引了海量用户。伽马数据发布的《2020-2021移动游戏IP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IP改编移动游戏流水收入TOP10中《和平精英》位列榜首,显示出《和平精英》超强的“吸金”能力。本文以网络游戏《和平精英》为例,探讨受众中心时代网络游戏用户体验的内涵和层次。
一、受众中心时代网络游戏的用户体验内涵
20世纪5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威利•席根波森发明了世界上一款电子游戏《双打网球》(Tennis for Two),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款游戏运行于示波器上而非当今人们熟知的电视、电脑。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电子游戏伴随着游戏机发展转型,在九十年代加速网络化,涌现出了《德军总部3D》(Wolfenstein 3D)、《命令与政府》(Command&Conquer)等众多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多人在线共同进行游戏的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在实现网络化之前,受制于硬件设备、联网技术等因素,极大削弱了玩家的游戏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智能手机性能的飞跃提升,网络游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受众中心时代。在我国国民经济消费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体验经济”这一新型经济形态备受关注,随之催生的“体验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出发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宜的设计。网络游戏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其发展受用户体验的影响从其诞生伊始就十分明显,可以说,网络游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
“体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它是人们对所经历的事、物及环境在生理、心理上的综合感受和情感升华。美国用户体验咨询公司Adaptive Path创始人Jess James Garrett给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UE)下了一个定义,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它并非指一件产品是如何工作的。如果说Garrett已经认识到产品设计应该以用户为中心、关注产品的实用性,那么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工业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则进一步指出了如何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在《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一书中,唐纳德•诺曼从人类的“情感”出发,将设计分为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三种水平。与此同时,认知科学学者史忠植也认为体验与情感关系密切,并把人类的情感划分为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和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三个层次。
优秀的用户体验是一款网络游戏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上述讨论并结合网络游戏实践,我们认为网络游戏的用户体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基于感官的视听体验层,指玩家的眼睛、耳朵能直接接收到的网络游戏的信息;基于行为的交互体验层,指玩家对网络游戏的操作行为和玩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基于反思的自我实现层,指玩家对网络游戏的认同以及玩家通过参与网络游戏实现精神上的升华。
二、网络游戏用户体验的层次
涌现性理论指出,多个要素组成系统后,系统将会形成系统组成前单个要素所不具备的性质,这个性质并不存在于任何单个要素之中,只有在系统由低层次组成高层次时才会显现出来。这也就是说,玩家对网络游戏的感受是整体体验,而不是声音、画面等单个要素,但整体体验并不能离开任何一个单个要素,否则玩家的体验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因此,对网络游戏的用户体验既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整体分析,又要深入单个要素做具体分析。
(一)基于感官的视听体验层
网络游戏用户体验的第一阶段是玩家对游戏整体的感知体验,玩家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接受网络游戏的信息,形成对网络游戏的初步认识。网络游戏的信息,包括色彩、人物、地图、建筑、音乐等,通过玩家的视觉和听觉通道进入玩家大脑,从而使玩家获得直观体验。信息质量的高低以及多种信息元素的组合将决定玩家对某款网络游戏的第一印象,甚至影响玩家的留存。
网络游戏应有鲜明的视觉风格。根据游戏内容视觉呈现形式的不同,《和平精英》主要有“军事竞赛”和“模拟仿真”两种视觉风格。打开游戏,玩家角色置身于游戏大厅正中,背景是一座军事机场,运输机、战斗机、预警机整齐排列在停机坪,塔台、跑道、机库甚至是黄色警示牌等物象都在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开始,在游戏开始之前逐步引导玩家进入比赛状态。进入比赛中,玩家要同时与其他对手和游戏机制竞赛,各种武器装备的视觉特效让玩家高度沉浸在游戏情节中。与其他同类型游戏相比,《和平精英》的仿真程度遥遥领先。在游戏人物的设计上,女性角色英姿飒爽,男性角色肌肉饱满、线条优美,破洞牛仔裤与扎裤脚的款式是时下年轻人喜爱的穿搭方式之一。人物站立不动时伴随有节奏的眨眼、抬头等动作,在视觉上栩栩如生。玩家角色全副武装“跑毒”,端起武器时身体将会前倾并且左右摇晃,收起武器人物身体笔直全速奔跑前进,这一设计高度模仿了人类负重奔跑时身体的动作姿态。此外,半蹲、跳跃、趴下、翻墙等动作也可谓是行云流水,影子也会随人物动作的进行发生相应的改变,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
网络游戏的音乐具有主题性、交互性、故事性和艺术性,音效与游戏场景适宜,这些特点是成就优秀游戏体验的重要因素。为了契合新赛季的主题,游戏内音乐伴随游戏模式的更新而换新,SS4赛季以“奇趣派对”为主题,《和平精英》推出万圣节专题音乐“六部曲”,分别于游戏地图中的旋转木马、山顶废墟地点播放,玩家角色只需走近相应区域,便会聆听到这些或优美、或激荡的音乐。每当临近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和平精英》将推出相应节日音乐专题,SS3赛季的中秋节活动“三部曲”(《唯愿和平》《雀跃的心》《海岛花月夜》),SS5赛季的春节、元宵节活动“六部曲”。《和平精英》的音乐大多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艺术美感,作为游戏的主题音乐,《和平使命》描绘着特种兵们为实现世界和平而肩负的神圣使命,《只为胜利》高喊着特种兵们“作战必胜”的高昂口号,《无畏险境》讲述着特种兵们绝境反击的战斗精神。
网络游戏“利用前沿技术在计算机中营造出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让玩家全情沉浸在这个生意盎然的意象世界中,甚至模糊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人的视听系统本能地追求悦耳悦目地效应,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游戏,具有“天然的虚拟艺术性”,游戏的画面、音乐、战斗情节等契合玩家的审美本能,因此网络游戏开发商越来越注重的游戏艺术化设计和制作。
(二)基于行为的交互体验层
经历了初步的视听体验,玩家对游戏的接受进入第二个层级——基于行为的交互体验层。“交互”泛指人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信息交流过程,表示两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网络游戏中的交互主要有两对主体:玩家与游戏以及玩家与玩家。相应的,网络游戏中的交互行为有玩家的操作行为以及与之而来的游戏反馈和玩家与玩家的交流互动,即社交行为。
网络游戏操作功能的丰富性、便利性和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战局的胜负,要求游戏的操作逻辑清晰、操作功能完备、点按图标位置恰当。一方面,《和平精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功能选项,追求还原现实战斗操作,游戏操作高度个性化,玩家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进行专属定制,几乎涵盖了玩家所有可能需要的操作行为;但是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操作图标占据了移动设备屏幕大部分面积,如何合理放置各操作图标需要玩家在游戏对战中逐渐摸索,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对玩家的反应速度和手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的操作逻辑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增加玩家的学习成本,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致使游戏体验下滑。
《和平精英》的音效和音乐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当玩家拔得头筹,成为本场比赛的冠军时,游戏会播放《只为胜利》或《勇夺冠军》作为庆祝乐曲,而失败的一方将会播放失败音乐《再战征程》,鼓励玩家不甘言败、再接再厉。游戏人物在某些情形下会触发相应的音效,当角色奔跑时,会产生类似现实中人类奔跑的“脚步声”,当玩家角色从高处落下,将会触发“摔伤”的音效,人物的血量也会相应地减少。玩家角色的所有动作都伴有相应的音效,开门声、拔雷声、爆炸声……甚至每种枪型的装弹声、开枪声都各具特色。这些音效多数取自现实场景,经过艺术化加工后不仅能强化游戏的真实性,而且拉近了游戏场景与玩家的感官距离,主动引导玩家与游戏交互,大大增强了游戏的沉浸感,产生强烈的心流体验。
众多游戏玩家以延续社交关系为动力持续接触网络游戏,要求网络游戏做针对性设计。众多的网络游戏对战是团队作战,团队成员需要在战斗前进行战术策略的沟通以及在战斗中进行实时对战情况的交流,无论电脑端或者移动端竞技游戏,游戏的社交功能都不可或缺。《和平精英》开发了语音通话功能和文字聊天室,同时也内置了“快捷信息”语音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意选择语音沟通或文字信息,兼顾语言的亲切感和文字的便捷性。基于地理位置邀请附近的玩家一同参与游戏也是一种社交上的创新,甚至能扩展自己的好友列表。游戏的玩法设置要求玩家小队为了追求终局胜利必须通力合作队友,协调一致,与敌人骁勇作战,实现最终的胜利,获得更高层次的游戏交互体验。
网络游戏作为玩家操作行为的对象和场域,在给予玩家反馈的同时也充当着玩家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游戏的反馈是获得良好游戏体验的基础,游戏的社交功能是玩家间沟通的桥梁,二者合力为玩家小队的所有成员带去优秀的游戏体验。网络游戏在做好游戏反馈体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如何提高玩家之间的沟通互动,后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成为网络游戏长久运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基于反思的自我实现层
自我实现层是玩家体验的第三个层级,玩家通过游戏的过程身心获得放松,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提升,增强了对游戏的认同感。自我实现应该是一款网络游戏的终极目标,在任何时候社会效益与商业利益同样重要,否则网络游戏将继续是部分人口中的“洪水猛兽”。
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是玩家接触网络游戏的首要目的,网络游戏必须具有趣味性和可玩性,这是网络游戏成功的前提。网络游戏带给玩家现实中可能永远无法获得的替代性的虚拟体验,由于现实身份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大多数玩家既没有机会体验真实战场的激情,也没有机会触碰真实的武器装备或亲临现场感受体验炸弹爆炸的惊心动魄,而在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获得替代性的虚拟体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们在满足低级需求时,将会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五种需求的最高层次,在该阶段,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使之完善化。人们不仅能在网络游戏中获得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甚至能通过网络游戏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初接触网络游戏,玩家常因技术水平的有限而经常失败,许多玩家不甘心失败,进而用心学习游戏的机制,并且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技能,《和平精英》甚至专门为玩家开发了“训练场”功能;战队成员之间也需要通过集体训练提高小队的战斗力,在屡败屡战后最终将证明自己的能力。对于游戏主播和职业电竞运动员,高超的游戏操作能力是获得比赛胜利和高人气的必备技能。众多游戏玩家将直播游戏比赛作为自己的工作,以获得收入来源,部分头部主播的年收入甚至超过百万元人民币,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游戏主播的行业。游戏主播通过直播游戏比赛或者制作游戏短视频等方式,在给观众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事业的成功,获得了人生价值的实现。
自我实现,既有对战胜利后的欢愉,也有精神上的满足。在竞技过程中,玩家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沟通能力、意志力和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得到同步提升,比赛的胜利已超越了结果本身而上升到对自我能力的认可。在游戏之外,这些能力将在玩家的人生道路上助他们一臂之力。玩家为了追求胜利结局,与队友通力配合,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感,促进了友谊的深化。同时,部分网络游戏中蕴含的坚强不屈、追求胜利、追求正义、团队协作等精神和品质也将内化于玩家的精神品格。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有关用户体验的理论的梳理,阐明了在受众中心时代网络游戏用户体验的独特内涵,并结合移动手游《和平精英》解构了网络游戏的用户体验的层次。在以受众为中心的时代,一款优秀的网络游戏需要站在玩家的视角,统筹设计游戏的视听体验和交互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帮助玩家提升自我。网络游戏既要追求为玩家提供符合人的视听系统本能追求的声画体验,也要注重在精神层面上给予玩家更多的获得感。在网络游戏推陈出新、迭代频率如此之快的当下,能否为玩家提供上述三个层次的综合体验,可能是网络游戏能否长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值得所有游戏行业从业人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