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01-22李峰群
李峰群
习作修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统编教材的编者十分重视习作修改,在习作训练中明确提出“修改”的要求,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多次训练中逐渐掌握修改的基本方法。对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示范修改、自我修改、互相修改等修改实践中系统学习、运用习作修改的策略,培养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习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学生需要兴趣做动力才能不断去创作。习作完成后还需要修改,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唤起学生修改习作的意识:不修改就没有进步,也就不可能真正把习作写好。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名家修改文章的例子,告诉学生习作需要修改。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能够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得力于反复修改的结果。王安石反复思考,先后想到了“到”“吹”“入”等字,最后选定了“绿”字,不仅传达了春风具有丹青妙手般的神妙动作,而且这样的神妙动作就是结果,使诗句具有无穷的魅力。其次,教师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积极投入习作修改中,如开展“啄木鸟行动”,定期在教室里张贴有问题的习作,发现并纠正其中错误的学生能得到一定的奖励,以此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习作修改活动。再次,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习作修改的结果,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让学生说说“我的一次成功修改”。这样的习作修改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自觉修改习作的意识。
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修改实践中慢慢习得的。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在修改实践中多运用修改方法,掌握修改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修改示范,通过范例让学生知晓修改习作的基本路径。教师出示一篇学生习作后,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步,学生通读习作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直接圈画出错别字,在不通顺的句子旁边做记号;第二步,学生逐段修改,运用学习过的改正、增补、删减等符号进行修改,修改时除了朗读,从语感上判断表达有没有问题,还要思考问题出在哪一方面,可以怎样修改这个问题等;第三步,学生对照本次习作要求,以习作要求中的关键词为标准,对有缺失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第四步,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再朗读一遍,认真地检验修改的效果。
学生修改习作之后,教师需要对修改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修改成效,为学生今后修改习作积累经验,提升习作能力。
传统的习作教学及修改评价的主体单一,通常都是学生修改教师评价。这种评价往往主观性比较强,也容易出现教师以习惯的眼光、立场看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对此,教师在习作修改评价时,要从课堂主角的位置退后,引入多样评价主体,作为组织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首先,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学生回顾自主修改习作的情况,总结习作修改中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其次,小组评价。小组评价时,教师适时提供习作修改评价表,让学生评价时有据可依,并针对习作修改的真实情形用星级评价,既要找出修改的成功之处,又要找出进一步修改的方向。经过这样的评价,学生不仅会重视修改習作,而且会努力把习作修改得越来越精彩。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编者的意图,指导学生在习作修改实践中形成一套能够灵活运用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