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德国“裸购”
2022-01-22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期
到德国旅游的当天,导游带着我们到宾馆附近的超市里购物。
在超市里逛了一圈,我覺得有些奇怪。很多商品都没有包装,直接堆在货柜上,至于商品的使用说明和生产日期等,基本上都直接印在商品的表面。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选购起来特别方便,有些衣服如衬衫等,就可以直接拿起来试穿,不用拆开包装。
几天后,我到商店里买了瓶红酒。酒是准备回国后送给亲友的,所以结账时,看到红酒没有包装,我便向营业员要了包装。结果,营业员很有礼貌地说,先生,如果要包装的话,您得加付两份钱,一份是包装费,一份是处理包装的垃圾处理费!我思量再三,还是没有将红酒包装起来。
因为有了前面的插曲,在德国旅游的那几天,我格外注意起商店里的包装问题。后来发现,尽管有些商品带着包装,但大多是易碎品。为了防止碰撞破碎才添加了包装。但令人称奇的是,易碎品的包装基本上是可重复利用的。付账时,营业员会将包装除去,将商品留给顾客。而被营业员留下的包装,就可以用在下一个同类商品上。这么一来,一个包装,就可以经历多次的重复利用。
难怪,在德国大多数的商店里,都是“赤裸裸”的商品,很少有正规的包装。哪怕是货运过程中,为了防止商品碰撞的箱子,也都是重复利用的。一个标准箱,箱内装的是没有包装的商品。而卸下商品后,箱子又会被运回去,重新装上其他商品。
如此“裸购”,在德国大受欢迎。说到底,这种“裸购”一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二来因为减少了材料损耗,不仅环保,还能降低商品成本和价格。
(摘自《通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