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启动系统常见故障检查与排除方法

2022-01-22李桂强

装备制造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起动机触点继电器

李桂强

(北海职业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

0 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国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汽车也成了很多家庭的出行工具,但汽车出行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启动不了就是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启动系统功用是通过启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启动发动机运转[1],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降低启动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使用寿命,是值得汽车工作者深入研究相关控制工作技术。本文针对汽车启动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探讨启动系统故障检查与排除方法,以期为各位维修人员故障排除提供一个借鉴。

1 启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启动系统的组成

汽车的启动系统主要作用是让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一般而言,常见的启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启动系统蓄电池、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启动机和启动线束组成。如图1所示。图1中把点火开关打到ST(启动档),启动机通过起动继电器获得启动信号,由电磁开关控制启动机运转来启动发动机。

图1 启动系统的组成

1.2 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整个汽车的启动过程包括三个工作过程:啮合、带动和脱离。

(1)啮合过程。发动机啮合主要是起到连接启动机和发动机的作用,如图2所示,当把点火开关打到ST(启动档)电流从蓄电池经点火开关到启动机保险,再到启动继电器的电磁线圈导通,形成一个回路,启动继电器内的触点臂被吸下来,使另一个回路导通,磁力开关内的吸引线圈与保持线圈也通电,产生磁场,活动铁芯左移,活动铁芯上的接触盘又把电瓶柱与电机柱接通,使另一个电路(深灰色电路)又导通,这时候给启动机的电枢供电,使其工作(当电磁开关工作的时候,活动铁芯左移的时候,会同时帯动拨叉,让拨叉推出启动机齿轮与飞轮啮合)。

图2 啮合过程

(2)带动过程。带动过程主要是起到让发动机由静止向正常工作状态的转变,起止分别是啮合后到发动机正常运转。起动机齿轮与飞轮啮合后,起动机带动发动机曲轴活塞运转,电控单元控制进气和燃油系统工作,在发动机内燃烧,推动活塞上下运转,起动机工作到发动机能在自身动力作用继续运转为止,这一过程是起动机带动过程。

(3)脱离过程。脱离过程如图3所示,脱离过程主要是起到分离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发动机能在自身动力作用继续运转后,防止电动机被发动机帯动,超速旋转而破坏。励磁线圈断电,保持线圈停止工作,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拨叉将驱动齿轮与飞轮脱离。

图3 脱离过程

2 启动系统常见的故障现象分析及排除方法

启动系统常见故障现象有:不能启动或启动无力;有强烈的齿碰撞声、高速空转、启动装置内有撞击声。下面就不能启动或启动无力、启动后有强烈的齿碰撞声、高速空转、启动装置内有撞击声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及总结排除方法。

2.1 不能启动或启动无力

起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无力主要是原因是起动机没有电到、电量不足或者起动机故障,整个过程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启动系统啮合过程无反应或啮合后带动过程起动机无力。当发生起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无力状况后,我们可以从点火开关、保险丝、继电器、蓄电池、启动机进行检查。

(1)点火开关断路、短路、虚接

点火开关是启动系统的启动信号,它的好坏决定了驾驶员的需求是否发出。常见的故障有断路、短路、虚接,点火开关具有ON、LG、ACC、START等挡位,每一档位功能不一样,出现故障不好检查,通常通过检查该档位功能是否正常来判断点火开关是否存在故障,或者通过线路电压检查判断点火开关是否正常。

(2)保险丝断路、虚接

保险丝是保护启动系统电路(线路)及用电设备,决定了启动系统的供电是否正常。故障是断路、虚接,通过目视检查或仪器电阻检测可以判断是否正常。

(3)继电器线圈烧断、匝间短路(绝缘老化)、触点烧蚀、热衰变

启动系统继电器的作用是通过启动信号控制启动系统的电源,它的好坏决定供电是否正常。启动系统的继电器通常采用四端口的继电器,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影响启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线圈烧断、匝间短路(绝缘老化)、触点烧蚀、热衰变等。检查方法:

①接通点火开关,然后用耳朵或听诊器倾听控制继电器内有无吸合声,或者用手感受一下继电器有没有振动感,如有,说明继电器工作基本正常,用电器不工作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否则,说明该继电器工作失常[2];

②对调检查:对调一个正常的灯光继电器,启动检查启动机是否运转,运转说明继电器损坏,否则需检查其他部件。

③短接:短接2与4脚开关底座触点,正常工作,说明继电器损坏,需更换继电器。

④继电器线圏及触点的检查方法:1与3脚是线圈、2与4脚开关触点,使用电阻挡,正常1与3脚电阻约为70~100Ω,2与4脚无穷大,若否则更换新继电器。如图4、图5所示。

图4 结构示意图

图5 检测示意图

⑤继电器工作性能的检査方法:继电器1和3脚间加上12V蓄电池电压,风鸣档检测其2号脚4号脚间应导通。如图6所示。

图6 工作性能检测示意图

(4)蓄电池没电或亏电

汽车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属于直流电源,启动发动机时,给启动机提供强大的起动电流,一般高达200~600A[3]。假如蓄电池没电或亏电将会导致起动机不能起动或起动无力。具体检查方法如下:蓄电池电压测量: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正常电压12V以上,电压低于10 V需充电后再检测。充满电检测仍不合格的需更换。多次存在电压不足的需检测蓄电池的漏电。使用时间超过2年以上或规定年限、反复充电,仍不能恢复正常使用、存在严重自放电现象、壳体破裂、渗漏现象、免维护蓄电池指示灯显示为需更换状态等需更换。

(5)启动机无法工作或运转无力

启动机是启动系统的执行部件,工作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发动机的启动。无法工作或运转无力导致的原因有吸引线圈(主拉线圈)开路、保持线圈(保位线圈)开路、接触片或触点烧蚀、接触片与触点烧连、直流电机转子线圈搭铁、单向离合器卡死或打滑。检查方法如下:

①吸引线圈(主拉线圈)开路。将万用表打到“二级管档”,一表笔与起动S柱相连,另一表笔与电机柱相连。若检测数据小于0.5Ω,则吸引线圏正常,若数据无穷大,则吸引线圈开路,需更换起动机总成。

②保持线圈(保位线圈)开路。将万用表打到“二级管档”,一表笔与起动S柱相连,另一表笔与磁力开关外壳相连,若数据无穷大,则为保持线圈开路,需更换起动机总成。

③接触片或触点烧蚀 。轻微烧蚀:当两接头在接触时,产生自感电压(火花),会使接触面产生金属氧化物,使经过的电流不能满足用电器的正常使用,用电器工作不良,可对氧化物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严重烧蚀:建立在轻微烧的基础上,氧化程度更严重,经过的电流甚至不能带动用电器工作,甚至几乎没有电流经过,相当于开路,可对其进行打磨处理或直接更换。(注:可用一螺丝刀直接短接电瓶柱与电机柱;若起动机工作正常 ,则为烧蚀;若依然转动无力,则为电瓶亏电或直流电机故障。)

④接触片与触点烧连。在高电流的作用下,使两接触面产生高温,从而熔为一体,不再受某元件或某开关的控制,需更换总成。

⑤直流电机转子线圈搭铁 。现象:起动机不转 检测方法:将万用表打到“二级管档”,一表笔与换向器相接,另一表笔与转子轴相接,正常时应不通,若通则为转子线圈搭铁,需更换起动机总成。

⑥单向离合器卡死或打滑。现象:a.卡死:起动机空转或起动机带动发动机着车后,起动机不能退出工作,由发动机带动常转。 b.打滑:起动机齿轮与飞轮啮合后,起动机空转飞轮不动[4]。 检查:首先固定住单向器后方的某个元件(转子或某个齿轮),再转动最前方的齿轮(啮合飞轮的驱动齿轮),正常应只能朝一个方向空转,若两个方向都能空转,则为单向器打滑,若两个方向都不能转动,则为单向器卡死,卡死可清洁或更换。

(6)起动线束断路、短路或虚接

启动线束断路、短路或虚接会导致启动机没电,启动机无法工作,检查方法有直观检查法、仪器仪表检查法、工具检查法、导线跨接检查方法,存在故障需修复或更换。

2.2 有齿碰撞声、起动机高速空转、启动装置内有撞击声

有强烈的齿碰撞声故障原因:飞轮齿圈、起动机小齿轮严重磨损或者起动开关调整不当。起动机高速空转故障原因是:起动机单向离合器打滑。启动装置内有撞击声故障原因:起动机轴弯曲或磨损严重,起动极松动、电枢线圈脱落[5]。遇到这三种故障需检查起动机和飞轮,如存在故障,需更换。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启动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总结出故障点较多的是啮合过程,重视启动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可以降低启动系统的故障率,这样可以在车辆使用中更加舒心,更加放心,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遇到故障也可以根据故障的检查方法进行排故。

猜你喜欢

起动机触点继电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林升栋: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继电器控制及诊断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应用
便携式继电器测试台的研制和应用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2009款配备智能进入和起动系统的汉兰达车起动机控制系统简介
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作用
可靠性技术在继电器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泓格科技继电器输出模块-87061PW
简述永磁减速起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