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心画者也

2022-01-22刘万鸣

中华书画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西画黄宾虹性情

□刘万鸣

佛家语,世间万物皆由我心投射(境由心生)。20世纪90年代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为当代中国花鸟画大展作《花鸟即人》一文,余感言,中国画虽分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然论画不在别类而关乎精神。余写拙文,正缘于此。

画,贵在有己。

中国绘画自伏羲八卦,仓颉造字,历经数千载,经久弥新,源远流长,书画同源,万古不移。其气象灿烂,昭然可睹,非他国、他族艺术可替代。

刘万鸣照片一组

陈师曾所著《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卓尔不群,大扬国粹。且以画论画,述中国画之真诠妙谛,阐幽索奥。今人读之,领悟贯通,尤深叹美,津津乐道:“神州大国,人才济济,何愁画道不畅也。”

以西代中,似为别开生面,实为堕入迷津而不自悟。西画求科学,国画求哲学、求文学,天人合一,艺道同体,非西画所能替代者。

画,心画者也。

书,心书也;画,心画者也。心正则书正,心正则画正。钱舜举性情奇旷,坦荡洒落,故其画平淡隽永;米元章性情孤傲,故其书清韵峻拔;若徐青藤性情旷达,故其画元气淋漓,有丈夫之气;若金冬心虽不善画技,因心境俊逸,故其书画皆得平淡天趣之意,与甜俗绝缘。

画,清韵之事。

绘画,清韵之事,气韵为本,读书为先,不然胸中有埃,笔下生尘,年月累积,终成匠人。宋郭若虚有言,人品高,画品自高。明董其昌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作画。终日博学,胸次高朗精深广大,必慧眼视物,慧心悟道,终成一家。故学者有言欲识天地鬼神之情状,则《易》不可不读;欲识山川开辟之峙流,则《书》不可不读;欲识鸟兽草木之名家,则《诗》不可不读;欲识列国之风土、关隘之险要,则《春秋》不可不读。

画,养生为本。

中国文化皆以养生为本。孔子论诗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汉代蔡邕论书:“书者,散也”,南朝宗炳云“欲令众山皆响”,宋苏轼“画以适意”,米芾“斋室清玩”,元倪瓒“写胸中逸气”“聊以自慰”,明董其昌“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清代顾炎武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绘画应“可法可戒”等等皆论文、画一体,养生为本。今人潘天寿所论更为直接:“艺术为人类精神之食粮,即人类精神之营养品。音乐为养耳,绘画为养目,美味为养口。养耳、养目、养口,为养身心也,如有损于身心,是鸦片鸩酒,非艺术也。”齐白石、黄宾虹越耄耋之年,成大寿者,皆重此道。齐白石画重静气,平和虚淡;黄宾虹画重浑厚,元气洒脱,皆以气养身。■

刘万鸣 太行真秋气贯宇宙 300×140cm 纸本水墨 2010年

猜你喜欢

西画黄宾虹性情
乘兴看山多
——黄宾虹纪游山水展(上期)
性情决定命运
性情决定命运
中国艺术陶瓷创作应坚持民族化的方向
黄宾虹的佳作
黄宾虹的佳作
如何有效进行高中美术的教学
培养中学生对国画拥有“审美”的眼睛
中国画教学中独特的观察方法
《芥舟学画编论山水》·避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