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
——南京博物院藏元明清书画及其研究略述
2022-01-22赵启斌
□赵启斌
南京博物院前身为民国时期创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江苏省博物馆合并,1950年3月9日正式命名为“南京博物院”。自建院以来,对于艺术研究始终高度重视,院中专家学者在甲骨文、金文、青铜器、陶瓷、钱币、玺印,以及书画整理、鉴定与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
[明]沈周 落花诗意图 35.9×60.2cm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款识:山空无人,水流花谢。沈周。钤印:启南(朱)
南京博物院艺术品的入藏主要通过购置、调拨、征集、考古发掘等方式进行。仅以书画为例,经过长期的征集,入藏历代书画藏品达四万余件,其中尤以元明清书画藏品最具特色。
南京博物院非常重视历代艺术遗存的调查工作,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时期,就不断从事调查研究工作,如早期进行的贵州民间艺术考察、甘新古代艺术及历史文化遗迹、遗物的调查等,都是艺术调查的典型事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博物院的艺术调查研究工作也一直没有中断,如对太平天国壁画的调查研究,对六朝石刻的调查研究等,延续了该院长期以来形成的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风气。定期举办学术会议也是该院艺术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举办“龚贤及金陵八家学术研讨会”、“佛教艺术南传路线研讨会”等,即是颇为重要的学术会议。
[明]陈淳 秋江清兴图 157.8×43.5cm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款识:西风萧飒露华香,片片芙蓉簇锦妆。应是怕随凡卉洗,独占雅淡媚秋江。白阳山人道复。钤印:白阳山人(白) 复父氏(白)
[清]陈卓 青绿山水 176.5×47.6cm 绢本设色1703年 南京博物院藏款识:癸未秋八月,陈卓。
[清]吴宏、樊圻 寇白门像 79.2×60.6cm 纸本水墨 1651年南京博物院藏款识:校书寇白门湄小影。钟山圻、金溪宏合作。时辛卯秋杪,寓石城龙潭朱园碧天无际之堂。
该院一直重视艺术品的鉴定、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工作,先后有许多研究专家和专职工作人员投入精力,从事院藏艺术品的鉴定、整理与研究,如李济、郭宝钧、王振铎、吴金鼎、夏鼐、黄文弼、向达、曾昭燏、梁思成、刘敦祯、林纯声、芮逸夫、庞熏琹、谭旦冏、马长寿、李霖灿、徐森玉、郑振铎、胡小石、谢稚柳、张珩、韩慎先等不同领域的院内外专家学者,均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对院藏艺术品的鉴别、分类,从定级到图录、画集、编著、专著的编纂出版,都投以满腔热忱,在艺术研究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以南京博物院书画艺术藏品为例,先后有徐森玉、郑振铎、胡小石、徐平羽、谢稚柳、张珩、韩慎先、许莘农、徐沄秋、王敦化等院内外专家不断进行鉴定、整理和研究,并有一系列论文发表和图录、画集、专著出版。
南京博物院的艺术研究事业经过80年的发展,拓展出了自身特有的经营历程、研究特点和业务范畴。根据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和相关业务工作展开的具体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1.1933-1949年,艺术研究初创期
这一时期是南京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艺术研究的初创时期。南京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虽然建院伊始就面临社会的剧烈动荡、战火纷飞,以及国家遭受外族不断入侵的严酷现实,但这一时期南京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在美术考古、艺术品搜集、整理、展览、出版等方面仍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时期是南京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艺术研究艰难与辉煌同在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2.1949-1976年,艺术研究的重要发展及相对停滞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次年即告成立南京博物院。博物院成立后,在艺术品征集、鉴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瑞典人安特生采集甘肃省青海地区出土的史前彩陶入藏来院,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收藏的数千片甲骨的入藏来院,庞莱臣、潘达于所藏历代书画尤其明清书画的捐献入藏,徐森玉在上海不断为南京博物院购置的古代书画,李乃昌、李乃升家藏明清书画的捐赠入藏,严惠宇家藏明清书画的捐赠入藏,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卷的征集入藏等,使南京博物院的艺术品尤其书画作品收藏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收藏的质量也获得了巨大的提升。截至1960年,书画藏品累计达三万余件,一级藏品接近二百件。“吴门画派”“金陵八家”“海上画派”的系统绘画作品基本齐备,院藏书画收藏质量被评为全国第三,经过张珩、韩慎先、谢稚柳三位书画鉴定专家鉴定,确定入藏的其他历代书画亦超过一万余件。南京博物院书画收藏的全国性地位在这一时期基本确立。
艺术展览、院藏艺术品的编辑出版工作在这一阶段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创建了建院以来的又一个辉煌时代。这一阶段该院举办的“明清绘画展览”“宋元明清绘画展览”“清代江南锦绘展览”“宋元明清及现代绘画展览”“《八骏图》展览”“江苏历代绘画展览”“历代书法展览”“征集绘画展览”“金陵画家作品展览”“历代花鸟画展”“扬州画派作品展览”“明清肖像画展览”“院藏宋元明清画展”“明代沈、文、唐、仇四家画展”“‘四任’绘画展览”“1963年新收绘画展览”“现代国画展览”等,都是这一时期举办的比较重要的专题艺术展览。一系列艺术展览的成功举办,为南京博物院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和学术声誉。将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历代艺术品有计划、系统地展示出来,也推动了艺术研究其他业务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南京博物院藏古画选》(68种)、《古画八种》、《胡笳十八拍》、《扬州八家画集》、《陈洪绶画册》、《高其佩画册》、《沈周东庄图册》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版的比较重要的书画出版物。1965年,专题陈列历代绘画展览的“绘画馆”的建成开放,标志着南京博物院的艺术研究进入了这一阶段的鼎盛期。
“文革”时期是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相对低潮的阶段。即便如此,该院艺术研究尤其是书画艺术研究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南京博物院藏画集》《南京博物院藏印》《南京博物院一级藏品简目》的编纂出版,太平天国壁画临摹小组临摹南京堂子街王府壁画,赴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请徐邦达、刘九庵鉴定《朱熹字卷》、赵佶《鸜鹆图》等书画鉴定工作,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比较重要的艺术研究工作。
3.1976-1999年,艺术研究的恢复发展期
这一时期,美术考古发掘收获颇丰。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以及各项工程的开工,为美术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豹形金兽”的发掘出土、“广陵王玺”金印的发现以及龙虬庄夏代文字符号陶片的出土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美术考古的重要发现。这一批美术考古发掘出土的艺术品的收藏来院,使南京博物院的艺术品收藏继续呈现出了新的亮点和特色。
继20世纪50年代捐献征集热潮之后,改革开放、文艺勃兴,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捐献艺术品热潮涌起。这一时期也是社会捐献艺术品最为集中的阶段之一,先后有一系列历代艺术品捐献来院,进一步丰富了院藏艺术品的数量,为艺术展览、院藏艺术品的出版、研究提供了新的动能。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捐献有张謇后裔张蒋蓉卿和张柔捐献沈寿刺绣《耶稣像》《美国女优倍克像》,刘国钧捐赠明清书画480件,陈之佛、傅抱石绘画珍品也正式以捐赠入藏的形式永久保存在南京博物院,这无疑使院藏艺术品的收藏数量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各类专题艺术展览的举办和相关艺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
[清]禹之鼎 乔元之三好图 36.5×107.1cm 纸本设色 1649年 南京博物院藏
[明]周臣 携琴看山图 18.9×51cm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款识:东村周臣。钤印:周氏舜卿(白)
艺术展览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除在本院不断继续推出古代艺术展览外,同时也不断接收国内兄弟院馆相关专题艺术展览来院举办,进行海外交流性质的艺术展览也不断增加,现代画家作品展览亦陆续展开。其中,这一时期举办的比较重要的明清书画展览有:“龚贤暨‘金陵八家’作品展”、“院藏名人书画展”(古今名扇特展),与日本名古屋市共同举办的“南京博物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书画名品展”,与苏州、扬州、镇江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扬州八怪书画展”等。根据院藏艺术品的特色,这一时期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开拓出了诸多具有专题意义的书画艺术展览,许多专题艺术展览均陆续培育成形,如“院藏明清书画系列展览”“金陵画派绘画展”“扬州八怪画展”“傅抱石绘画展览”“陈之佛绘画展览”等等,都是具有院藏特色的书画艺术展览。
这一时期院藏艺术品的鉴定、清点登记造册工作也大为加快,如陆续清点出书画两万余件,并将部分精品选出,为此后举办相关艺术展览打下了基础。而由文化部文物局成立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谢稚柳、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等一行5人来院协助书画鉴定工作,更加强了该院书画鉴定和研究方面的力量,他们这一鉴定的学术成果也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七)、《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五册)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这一时期也陆续出版了其他一系列画集、图录、著作,如《明人肖像画》《明祝枝山草书诗翰》《南京博物院藏画》《艺苑掇英·南京博物院藏品专辑》《太平天国壁画》《明清人物肖像画选》《桃花坞年画》《南京博物院明清印选》《明清扇面》《古代书画》《书画鉴真》《扇面书画》等,都是这一时期该院出版的重要典籍,通过这些出版物,将南京博物院的艺术研究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4.1999年至今,艺术研究的繁盛期
这一时期,南京博物院的艺术品征集工作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以著名书画家作品的征集入藏为例,这一时期陆续向近现代书画名家倾斜,尤其如吕凤子、傅抱石、钱松喦、亚明、魏紫熙、宋文治等长期活动在江苏地区或江苏籍的现代书画名家,创作与作品为社会关注,他们各个时期的书画艺术精品陆续征集入藏来院。傅抱石子女捐赠傅抱石手稿、写生画稿、印章来院入藏,极大丰富了院藏傅抱石的艺术品数量,使南京博物院在拥有第一流、最大数量的傅抱石绘画作品的基础上,又拥有了手稿、写生画稿、印章作品,这对于提升该院傅抱石艺术品的收藏品质和结构,对于推动傅抱石研究中心的创建,起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这一时期在院内以及国内先后举办的书画艺术展览有:“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明末清初时期南京画家群体——金陵画派作品展览”“江苏历代名家书画精品展”“院藏花鸟画展”“明清山水系列书画展”“扬州八怪书画展”“日本书画文库展”“院藏明清书画系列”“吴昌硕作品展”“南京博物院珍藏庞增和捐献古代绘画特展”,与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扬州八怪书画作品展”,与海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淮扬墨韵——南京博物馆藏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与山西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南京博物院藏扬州八怪书画作品展”“清风徐来——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扇面画展”“姑苏笔墨——明代吴门画派精品展”,以及“历代绘画展”“江苏历代书画名家精品展”“觉有情——星云大师墨迹世界巡回展”“傅抱石亲属捐赠傅抱石绘画、印章、著作手稿特展”“南京博物院征集书画展”“南京博物院藏名家经典系列——金陵八家书画展”“精劲秀逸独树一帜——清四僧书画作品展”等等,都是这一时期举办的相当重要的艺术展览,展览内容几乎涵盖了书画艺术各个门类,充分发挥了该院书画藏品优势,提升了书画艺术研究的学术高度。
南京博物院非常重视国际间的艺术文化交流,这一时期不断加强与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积极运用院内艺术藏品资源推出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展览。先后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法国、比利时、刚果以及港、澳、台等地区举办专题艺术展览,在海外举办的书画艺术展览有:与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金陵画派展”,与美国纽约市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故山青——南京博物院藏金陵画派山水画展”,在香港举办的“陈曼生艺术展”,与澳门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像应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画特展”“秣陵烟月——南京博物院藏明末清初金陵画派精品展”,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江苏省书画精华展”等,这都是南京博物院在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区举办的比较重要的书画艺术展览。
[清]胡糙 山水图册页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款识:胡糙。钤印:石公(朱)
[清]张溥东 顾媚像(局部)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作为以馆藏书画文物以及江苏美术研究为主并兼及中国美术、西方美术研究为工作方向的专业研究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博物馆界艺术研究领域尤其是书画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学术机构之一。
历年来,该院古代艺术研究所在国内外核心类刊物发表论文、专题文章6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画集、丛书30余部。古代艺术研究所专业研究人员先后主持或参与编辑、撰述出版的画集、丛书、专著主要有:《江苏历代书画精选》《南京博物院藏唐代碑刻》《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铭刻书法》《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明清肖像画》《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古代名画赏析》《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家族捐赠傅抱石绘画作品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全国其他地区画像砖》《南京博物院藏·陈之佛家族捐赠陈之佛绘画作品集》《南京博物院藏·庞莱臣旧藏庞增和捐献古代绘画选》《中国历代大师·王原祁》《傅抱石论艺》《折冲东西·吕凤子艺术研究》等。
同时,古代艺术研究所也从部门整体研究出发,策划推出了诸多具有原创意义或重大学术价值的艺术研究专题,积极整合全所之力,将艺术研究尤其是书画研究不断推向更为深广的领域,如《江苏绘画史》《江苏书法史》《江苏篆刻史》《江苏历代绘画群体考察研究与学术专著》《江苏绘画流派史》《中国绘画流派史》《画派新论》《中国书画鉴藏史》《中国绘画史学史》《中国女性绘画》等,都是陆续策划推出或正在进行的专题艺术研究课题。在这些课题中,尤以《江苏历代绘画群体考察研究与学术专著》最为重要,其中阶段性成果《美术巨省:江苏历代绘画流派研究》已基本完成。该书从绘画流派的角度第一次对江苏绘画进行综合研究,从自然、社会、文化观念等角度,全面阐述了江苏绘画的地域性特征,深刻阐述了“美术巨省”的文化含义,成为以省为区域单位系统研究地域性绘画流派的重要专著。在此基础上,《江苏历代绘画群体考察研究与学术专著》研究项目亦将陆续启动。为配合《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大型文化项目的实施,古代艺术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吴门画派绘画》《清代娄东虞山绘画》《明清肖像画》《明代书法》各子项目的编纂、出版任务,而珍藏大系的《明末清初金陵绘画》《清代扬州绘画》《清代常州京江绘画》《20世纪江苏绘画》《清代书法》《傅抱石》等子项目也在具体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