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类“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评估
2022-01-21李新伟张官进张振国
李新伟 袁 平 张官进 张振国
(安徽科技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0 引言
为体现内涵式的发展高等教育[1-2],落实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合作委员会对安徽省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建设和改革,2019年在全省开展了地理科学类专业评估和认证。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这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4-5]。
加强专业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环节[6],通过专业评估,促进专业建设、专业结构调整、专业特色形成和人才培养体系优化[7-8]等。针对我校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的发展,通过专业评估强化实践教学能力,是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也是当前高教改革突破的重点[9-10]。目前,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教学条件及实践环节等方面还存在实践教学场地布局不合理、教学体系不太合理和仪器设备不充足等问题。因此,按照专业评估标准,对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条件及实践环节重点评估,从而促进专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1 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评估指标构建背景
2018年成立了安徽省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合作委员会,从2019年开始对全省约14所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进行统一标准评估,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依据《地理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照《安徽省普通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表1),开展我校地理信息科学的评估。
表1 指标体系构建表
在“9+1”评估指标体系中,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指标是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安徽省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其评估权重13%,位居第2,仅次于“师资队伍”评估指标。依据本校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理念,本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中加强“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 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由表2可以看出,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评估指标主要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其指标的划分由安徽省地理科学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依据《地理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地理科学类安徽省专业发展现状等制定。其中,二级指标中除实验室开放程度、产学研活动、期刊为定性指标评估外,其他7个指标均为定量评估指标。另外,本体系明确划分 A、C 两级,介于两者评定 B 级,达不到 C 级评定 D 级。评估的定量结论为百分制,由评估专家根据实际进行量化计分。达到 A 级,该二级指标得分为指标项分值的满分;达到 C 级,该二级指标得分为指标项分值满分的 70%;B、D 等级的二级指标得分由专家根据规定的得分区间酌情给分。
表2 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评估指标体系一览表
3 本校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评估
对照新颁布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建设标准,对本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6—2018年3年建设成果进行自我评估。本次评估统计了已执行 3 个完整周期的本专业2013版、2015版和2017版人才培养计划的相关材料。统计所需学生数量信息包含2014—2018级五个年级315人(2016年344人、2017年340人、2018年305人,三年平均约330人)。从表3可以看出,本专业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10个二级指标自评等级为“A”8个、“B”2个;“实验装备及其利用”指标评估结果为“2A、1B”,定性类别为A;本专业本科教学所涉及的实验室主要包括安徽省精准施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实验室、GIS计算机实验室、地球资源调查与评估基础实验室和农业3S技术综合实验室等,均以农科为主,因此,今后专业建设中加大专业实验室规模及设备的投入力度,确保生均设备价值、实验室面积分别达到2万元、3 m2。“实践教学”指标评估结果为“3A”,定性类别为A;本专业为每位引进人才制定和专业对口的企业服务计划,为企业冠名班的特色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拓宽了校外实习基地。“图书资料及其利用”指标评估结果为“1A、1B”,定性类别为B;学校倡导学生和老师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料库、校园网、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如中外数据库、精品课程网站、公开课件、网上实验预习、网上答疑等,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但也要加强“专业图书”资源和学习环境建设,如建立学院资料室、专业图书阅读室和优化借阅流程等。
表3 教学及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及评估情况表
4 结束语
专业评估是高校专业内涵建设的必要手段,是专业内涵发展的体现,是教学体系优化和教学条件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剖析,明确了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凝练了本专业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指标建设成果并顺利通过了专业评估。对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的评估为今后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符合我省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