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山湖鱼类资源调查与渔业结构调整效益分析

2022-01-21邓宏奎付辉云陈文静张燕萍章海鑫余智杰万锦涛

江西农业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物量种类渔业

邓宏奎,付辉云,陈文静,张燕萍,章海鑫,余智杰,万锦涛,李 涵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39)

0 引言

军山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北部,是鄱阳湖的一个闸控子湖,与金溪湖、青岚湖相连。地处116°01′15″ E~116°33′38″ E、28°09′41″ N~28°46′13″ N,南北长25 km,东西宽5 km,湖面面积为180~220 km2,水深约4.5 m[1]。军山湖原是鄱阳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水草资源,是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栖息地[2]。1958年修建军山湖大堤后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一个湖泊,随后开始发展渔业生产。自1994年以来,军山湖开始大面积养殖,鱼、蟹养殖迅速发展,由此也导致了湖体水环境恶化、水生植物种类和面积降低等问题,到2010年,军山湖已成为中营养化湖泊[3-4]。之后军山湖通过转变渔业模式,调整渔业结构,发展净水和保水渔业,加大对水体环境的保护和修护力度,水体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5]。特别是军山湖被列为南昌市后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后,渔业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主要的涉水活动仅为取水灌溉、渔业捕捞和少量的生活污水排放,水质保持良好。

虽然有很多关于军山湖环境变化的报道,但对其渔业资源的调查甚少,除徐金星等[6]对进贤湖泊鱼类进行了调查外,之后鲜有其他学者涉及。本项目组于2013和2019年分2次详细地调查了军山湖渔业资源现状,并比较分析了军山湖发展保水、净水渔业模式的效果。希望能够对大水面(湖泊、水库)的绿色养殖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鱼类资源调查方法

分别在2013和2019年分2次调查了军山湖渔业资源现状,调查均在军山湖冬捕时进行。主要方法:(1)年度调查分为3次,分别为冬捕前期、中期和后期。(2)每次安排3 d分别记录鲢、鳙和其他鱼类(除鲢鳙外其他鱼类)总船数,记录每船鱼的总重量。(3)每天在所有其他鱼类船中分别随机选取1/5渔获物,参照陈宜瑜[7]、乐佩奇[8]、褚新洛[9]等的研究对渔获物进行种类鉴别,记录鱼种类数、每种鱼的尾数和重量。同时在2014和2020年参照张觉民等[10]的研究,在军山湖设计6个采样点(图1)进行采样,采样网具包括刺网、鱼簖和虾笼,其中刺网为投放 2 h 后收网,鱼簖和地笼均为投放 24 h后收网,采集到的渔获物按种类统计数量和生物量。

1.2 军山湖渔业结构调整

基于对军山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修复水体环境的目的,从2014年开始对军山湖渔业结构进行调整。调整方案见表1和表2,主要是将鳙放养规格由450~500 g调整为750 g,鲢规格调整为500 g;链增殖数量由25万尾增加为30万尾,鳙由100万尾调减为80万~90万尾。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经济鱼类执行严格的捕捞规格限制(表2)。

表1 军山湖鲢、鳙增殖模式

表2 自然经济鱼类捕捞规格 kg/尾

1.3 水质分析

于2013和2019年按季度在水面以下0.5 m处使用WSI便携式水质监测仪测定溶解氧(DO)、水温(Tw)、pH值,利用赛氏黑白盘测定SD(透明度)和水深。然后采集1 L水样带回实验室测定水体的总氮(TN)、总磷(TP)和CODMn值,TN、TP和CODMn分别使用国家标准GB 11894—1989、GB 7479—1987、GB 11893—1989、GB 11892—1989规定的方法测定。水质调查共设15个采样点(图1)。

图1 军山湖采样点分布

1.4 数据处理

水质数据和鱼类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处理,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军山湖水质变化情况

表3为军山湖2013和2019年四季水质指标(TN、TP、CODMn),可以看到2019年军山湖CODMn数据(除春季外)均达到了Ⅱ类水标准,且显著低于2013年;TP值四季稳定,且秋、冬季显著低于2013年,且均属于Ⅲ类水标准。TN值春季显著低于2013年,其余季节与2013年相比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均比较稳定,且四季水质均属于Ⅲ类水标准。

表3 军山湖水质监测数据 mg/L

2.2 军山湖渔业资源

2.2.1 军山湖现有鱼类种类与分布 军山湖鱼类历史数据种类有80种,隶属于10目17科69属,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计51种[6]。本次调查(2013和2019年)军山湖鱼类均为53种,隶属7目12科(表4),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36种,是军山湖的主体鱼类。其中肉食性鱼类20种、草食性鱼类5种、杂食性鱼类26种(偏肉食种类9种,其余则主要食腐殖质碎屑或者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滤食性鱼类2种。上层鱼类8种、中上层9种、中层1种、中下层18种、底层17种。

表4 军山湖鱼类名录

2.2.2 渔业产量构成 表5是军山湖渔业产量构成,可以看出军山湖鱼类产量由3部分组成。一是人工放养的鲢、鳙,二是自然经济鱼类,三是小型鱼类。2013年军山湖渔业总产量为468.30万kg,其中鲢(70.00万kg)、鳙(340.00万kg)合计占总产量的87.55%;其他鱼类产量占12.44%(自然经济鱼类占9.56%、小型鱼类占2.88%)。2019年总产量为431.9万kg,较2013年少36.4万kg。鲢(65.00万kg)、鳙(320.00万kg)占总产量的89.14%,其他鱼类产量占10.86%(自然经济鱼类占8.90%、小型鱼类占1.96%),自然经济鱼类和小型鱼类分别较2013年减少了6.34万和5.06万kg。

表5 军山湖鱼类构成

2.2.3 自然经济鱼类结构 表6为军山湖除鲢鳙以外主要自然经济鱼类组成。其中鲤(30.49%)、草鱼(27.35%)和青梢红鲌(21.19%)在2013年生物量占比均超过10%,鲫也接近10%,而鲤达到了30.49%;数量百分比超过10%的种类为鲤、草鱼和青梢红鲌。到2019年,生物量百分比超过10%的种类除了鲤、草鱼和青梢红鲌外,还有鲫和翘嘴鲌;其中鲫的数量百分比增加到22.92%,与鲤、草鱼、青梢红鲌一起均超过10%。比较2019和2013年的生物量,发现鲤由30.49%下降为26.41%,草鱼由27.35%降为20.15%,青梢红鲌由21.19%降为16.88%,翘嘴鲌由4.3%上升为10.23%,鳜由0.13%上升为2.29%,黄颡鱼由0.14%上升为2.30%。

表6 军山湖除鲢、鳙以外主要经济鱼类组成

在2次调查中平均体重同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2019年鲤、草鱼、青梢红鲌、黄尾鲴和青鱼存在明显下降的趋势,而鲫、翘嘴鲌、鳜和黄颡鱼则存在明显上升的趋势。

2.2.4 小型鱼类结构 参照张堂林等[11]的分类方法,将军山湖中体长小于30 cm的鱼类划定为小型鱼类,其结构组成如表7所示。军山湖2013和2019年均有34种小型鱼类,均生活于水体中下层,杂食性或以底栖动物有机碎屑为食的鱼类,小部分为肉食性鱼类。从生物量来看,2013年餐、花鱼骨、麦穗鱼是优势种(占比均超过10%),占比超过5%的种类有7种(油餐、鰕虎鱼、高体鳑鲏、短颌鲚、鱵、蛇鮈和似鱎);2019年餐、花鱼骨是优势种(占比均超过10%),占比超过5%的种类有6种(似鱎、蛇鮈、赤眼鳟、油餐、麦穗鱼和鰕虎鱼)。2013年麦穗鱼、长江银鱼、高体鳑鲏和鰕虎鱼的数量百分比占比均超过10%,占比未超过0.1%的有8种(沙塘鳢、小鳈、长体鳜、斑鳜、黄鳝、大眼鳜、乌鳢和刺鳅);2019年麦穗鱼、长江银鱼占比均超过10%,占比未超过0.1%的有3种(沙塘鳢、黄鳝和刺鳅)。

表7 军山湖小型鱼类组成 %

3 讨论

3.1 军山湖的渔业资源种类变化情况

通过对军山湖2013和2019年2次调查发现鱼类共有53种,隶属7目12科,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36种,是军山湖鱼类主体。而徐金星等[6]在1994年调查发现军山湖有鱼类80种,隶属于10目17科69属,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计51种。这2次调查鱼类种类相较于1994年的调查少了27种,说明军山湖鱼类种类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洪泽湖鱼类种类也存在减少的情况[12],长江中游湖泊普遍存在鱼类种类数量降低的现象,江河隔阻、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生境破坏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12]。而军山湖最主要的影响可能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人工养殖等活动挤占了部分鱼类的生态位而使鱼类种群数量下降,特别是大规模河蟹养殖降低了军山湖的水草面积,破坏了鱼类生境。但2019年较2013年鱼类种类数量没有变化,说明目前军山湖渔业方式的调整和保护对鱼类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调查发现军山湖有小型鱼类资源34种,数量多于牛山湖的20种[13],与洪泽湖[14]的种类数量差不多。表明军山湖鱼类小型化程度不明显,而且人为干扰保护被证明能有效地保护鱼类种类资源[15]。军山湖2013与2019年2次调查发现虽然主要鱼类的数量、生物量存在一定的变化,但是整体种类保持稳定,而且优势种数量降低,小型鱼类数量百分比低于0.1%的种类也在降低,说明军山湖的鱼类资源经过渔业结构调整和水体环境保护等措施的实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3.2 渔业结构调整对军山湖渔业环境的影响

典型生物操纵理论和非典型操纵生物理论可以有效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和改善水质[16],其主要是通过调节水体鲢鳙的放养数量和规格,增加肉食性鱼类等方式[17-18]来延长水体食物链,滤食浮游动植物,促使水体营养物质尽可能多地转化为鱼产品的方式来达到修复水体环境的目的。军山湖通过调整鲢鳙放养规格(鳙放养规格由450~500 g/尾调整为750 g/尾,鲢规格调整为500 g/尾);增加鲢的放养数量(25万尾增加为30万尾),减少鳙放养数量(100万尾调减为80万~90万尾);提高肉食性鱼类(鳜、翘嘴鲌等)的捕捞规格等典型和非典型生物操纵方式有效地改善了军山湖水体理化性状(表1)。

此外,虽然渔业结构的调整和保护措施的实施,促使军山湖整体鱼类生物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鲢鳙产量下降了25万kg,自然经济鱼类下降6.34万kg,小型鱼类下降5.06万kg),但鳙和鲢的食物均得到了充足供应,鲢、鳙捕捞规格大,市场售价高。所以最终产值较2017年提高了30万元,2019年提高了140万元;而自然经济鱼类虽然产量下降了,但高价值肉食性鱼类产量得到了增长,仅2019年产值就比2013年提高了31.94万元。

猜你喜欢

生物量种类渔业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基于星载ICESat-2/ATLAS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
云南松不同径级组各部位生物量对比研究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不同NPK组合对芳樟油料林生物量的影响及聚类分析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