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结合营养支持对ICU食管癌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作用
2022-01-21潘晓茹
潘晓茹
食管癌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1]。手术切除是早、中期食管癌首选治疗方法,而经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进入ICU病房接受相关护理,以保证治疗效果。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加之患者术后机体呈强应激和高代谢状态,且不能立即经口进食,易出现营养不良,增加并发症风险[2]。因此,加强术后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尤为重要。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内、肠外途径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两种营养支持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应根据患者疾病状态、静脉解剖条件等选择[3]。为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保证护理方案的个性化,本研究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部分ICU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传统营养支持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ICU病房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住院时与主管医师病房护士长协调,分配到不同病房,避免相互干扰,影响干预效果。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6~75(58.67±5.53)岁;体质量指数17.80~28.30(22.43±1.47) kg·m-2;术后1 d前白蛋白(0.16±0.05) g·L-1,白蛋白(30.12±3.14) g·L-1,血红蛋白(95.22±12.13) g·L-1;肿瘤位置:食管中段24例,食管下段14例;TNM肿瘤分期:Ⅰ期11例,Ⅱ期21例,Ⅲ期6例。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肿瘤位置:食管中段26例,食管下段12例;年龄38-78(59.15±4.99)岁;体质量指数17.50~28.90(22.85±1.23) kg·m-2;术后1 d前白蛋白(0.15±0.03) g·L-1,白蛋白(29.75±2.88) g·L-1,血红蛋白(94.79±11.61) g·L-1;TNM肿瘤分期:Ⅰ期14例,Ⅱ期20例,Ⅲ期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符合食管癌相关诊断[4],且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均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吻合术;术后心电图、血常规等正常;未行放化疗;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术前癌细胞远处转移;其他恶性肿瘤;胃肠道疾病;出、凝血功能障碍;近3个月内接受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有精神病史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情况;术后1 d,通过静脉中心导管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液中氮摄入量每日0.2 g·kg-1,非蛋白质热量每日105 kJ·kg-1,葡萄糖占50%~70%,脂肪占30%~50%,营养输注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控制好营养液温度,加强导管固定,每天输注12~15 h,连续输注不少于7 d;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流质饮食,停用肠外营养。
1.3.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具体如下:人文护理:①术前:医护人员共同访视患者,耐心介绍术前准备及相关注意事项,及时开解患者不良情绪,给予鼓励和支持;指导患者练习正确呼吸、咳嗽及床上排便。②术中: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进行陪护交谈,注重心理干预,说明手术相关事项,解答患者疑问。③术后:将患者送回ICU病房时采取平卧位,麻醉清醒后使患者斜靠病床30~45°,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患者可经口进食后,为其制定膳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进食粥、蒸蛋、肉糜等,少食多餐,进食后避免马上平卧,睡前2 h不宜进食;术后3 d,可进行床上活动,并指导患者进行咽喉功能、呼吸功能训练,避免造成误吸、误咽等。肠内营养支持:术日,置入空肠营养管,术后胃肠减压;术后1 d,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液配置与对照组一致;术后2 d,向空肠营养管滴入250 mL生理盐水;术后3 d,向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混悬液[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1,规格:1.5 kcal·mL-1],初始计量300~500 mL·d-1,滴入速度20~30 mL·h-1。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若出现腹痛、腹胀等反应,降低滴入速度,若无不良反应,可根据其自身情况逐渐增剂量,同时减少肠外营养输注量,若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则由肠外营养补充;给予肠内营养3 d内,剂量增加至1 500~2 000 mL·d-1,速度100~125 mL·h-1,连续滴入不少于7 d,肛门排气后,可进流食,停用肠内营养。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后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①营养指标:术后第1 d、7 d,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②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发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指标的比较术后1 d,两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对比 g·L-1
2.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h
2.3 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38) 例(%)
3 讨论
3.1 人文护理结合营养支持能够促进ICU食管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食管癌手术范围大,会对患者食管造成一定损伤,导致进食出现障碍,术后较长时间无法经口进食[5]。以往食管癌患者术后通常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能够快速达到机体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量,纠正营养不良状况,且通过静脉供给营养液,操作方面,患者易接受[6]。但肠外营养应用时间过长会增加肠道通透性,造成胃肠菌群失衡,影响胃肠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本研究使用的肠内营养混悬液是无需化学消化的营养液,营养物质能够充分接触肠黏膜,使肠黏膜的氧化作用增强,有效抑制有害细菌生长,调节肠内菌群比例,利于胃肠功能恢复。相较于传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直接到达肠内,激活肠道分泌系统,使肠道激素快速合成并释放,从而改善消化器官血流情况和吸收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7]。另外,食管癌患者不仅遭受病痛折磨,更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不良情绪可能通过各种机制影响到胃肠功能,包括胃酸的分泌量、正常的胃肠协调运动等,致使患者出现厌食、胃痛、反酸等症状,对胃肠功能造成实质性的损伤,继而让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催化更严重的病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本研究在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其心理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与支持,减轻心理因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3.2 人文护理结合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ICU食管癌患者营养指标
研究显示,食管癌患者术后对能量的需求是术前的2~3倍,若营养供给不足,患者极易发生营养不良,从而对临床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如切口愈合延迟、并发症增多、胃肠功能下降等[8]。既往采用肠外营养大量输液会增加患者心肺负担,尤其ICU患者病情较重,对预后极为不利[9]。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 d,两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肠内营养是将营养液经空肠营养管滴入胃肠道内,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利于代谢调节,可改善肠道黏膜结构和维持功能的完整性[10]。营养液在肠道内吸收后,经门静脉系统在肝脏合成,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同时满足胃肠道黏膜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11]。而早期肠内营养可能引起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出现恶心、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本研究采取人文护理,护理人员全程关注ICU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从心理、认知、体位、饮食、功能康复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减少外界刺激对患者恢复的不良影响,提高其舒适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营养支持,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1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有明显下降趋势,这可能与研究病例数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人文护理结合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ICU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