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段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22-01-21杨丽娟张周龙
杨丽娟,张周龙,陈 梅
食管癌在中国发病率较高[1],其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主要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但5 a生存率通常不高[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改变,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第七位[3]。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认可。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若到了晚期就无法达到生命救治的目的[2]。对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首先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诊断,了解病变情况,同时应检查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了解康复情况,以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有许多方法可用于围术期监测和诊断颈段食管癌。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该疾病的监测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为进一步阐明该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作者在接诊的食管癌患者里选取病例接受检查并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治疗的颈段食管癌患者中选取24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45~78(59.2±0.6)岁,其中5例是行放疗治疗的颈段食管癌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放射治疗的效果,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另外,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到我院行健康体检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48~80(61.3±0.5)岁。两组均意识清醒,能够正常沟通,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应用三星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频率7.5~10 MHz,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保持颈部垫高,头部稍后仰,充分暴露左颈前区,将甲状腺左叶及其周边软组织作为声窗行纵向与横向扫查,观察位于气管左后方、甲状腺左侧叶内后方的颈段食管,明确食管环的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结构的连续性,了解病变范围与附近组织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分析正常体检者和食管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病变处的声像图变化情况,然后再将接受超声检查的食管癌患者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明确诊断准确性。
2 结果
2.1 正常颈段食管显示与声像图表现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显示出颈段食管结构,纵切观察从食管开口至左锁骨头后方的一段食管结构,长50.0~60.0 mm,管壁为一段典型的5层结构,相对于后壁来讲,前壁显示更加清楚,故而为保证结果准确性,对前壁进行测量,从外膜强回声测到管腔气体强回声,厚度2.2~3.6(2.8±0.3) mm,当受检者行吞咽动作时显示食管腔中气体强回声不断向下和食管壁平稳协调运动。横切时食管断面呈靶环状结构,内侧壁显示模糊。
2.2 颈段食管癌声像图特征所有患者均伴有颈段食管癌增厚的表现,管壁无层次感,呈不规则低回声肿块,纵切时嘱咐患者配合检查医师进行吞咽动作,显示气体强回声下移,存在扭曲与不连续现象,食管壁不能灵活移动,横切时显示靶环结构变大,呈不对称状态。有3例患者食管旁测到直径6.0~13.0 mm的淋巴结回声。
2.3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声像特征比较食管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进行定期超声复查,将其放疗前与放疗后的声像图表现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颈段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声像图对比(n=5)
2.4 食管癌患者经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准确性比较24例食管癌患者经超声检查出20例,根据声像图里食管壁层次改变情况对10例患者肿瘤浸润深度给予了判断,有5例显示食管旁淋巴结肿大,相较于手术病理结果,准确率为83.33%。
3 讨论
食管癌即从下咽至食管胃结合处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包括食管鳞癌与腺癌两种[4],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和第四位[5],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第九位和第六位[6-7]。因为食管癌发病早期无特异症状,往往难以引起重视,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会出现胸部不适感,并产生进食困难现象;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胃肠道出血、呕血、黑便、体重减轻、进食困难等反应,但这些症状的出现表明病情已相对比较严重,此时才进行治疗往往预后不佳[8],约70% 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此时实施手术治疗难以阻挡病灶远处转移,预后极差,远期生存率低[9]。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在食管鳞癌中发生率较高[10]。据报道,食管各段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胸上段35%,胸中段17%,胸下段5%[11]。放疗、手术、化疗等是该疾病治疗的可行手段,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早期干预最有利于控制病情的进展,否则即便是外科手术治疗,预后也可能较差[12],故而利用有效手段给予检查并尽早确诊是关键,可保障食管癌患者生存与预后[13]。
超声、CT、内窥镜、MRI等均可应用于食管癌的诊断。MRI与CT简单、准确、易于操作,并且不会为病人带来痛苦,是诊断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如果病变位于颈部,由于颈段食管距体表较近,大部分裸露在甲状腺左侧叶后方,则不适合应用上述检查方法,而颈部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有关病变。张玲莉等[14]研究表明,高频探头对颈段食管的显示率达 100%,同时高频超声经济实惠、方便快捷、安全无辐射,已作为颈部不适或包块首选的检查方法,这为颈段食管疾病的发现和诊断提供了可能性。当食管癌发生在颈段,癌组织呈浸润性生长,使食管壁增厚形成肿瘤,颈部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15]。颈段食管癌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最先受累的往往是锁骨上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颈部淋巴结的形态、大小、位置、内部结构、血流分布等[16]。作者检查了24例患者,发现有20例患者被确诊为食管癌,根据声像图中食管壁层次改变情况对10例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展开判断,有5例显示食管旁淋巴结肿大,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为83.33%,支持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该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李志勇等[15]对25例颈段食管疾病患者使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发现患有食管癌的患者食管壁厚度为(11.36±1.89)mm,食管穿孔并炎性包块患者的食管壁厚度为(4.95±2.12)mm,咽食管憩室患者的食管壁厚度为(3.48±0.42)mm,认为食管癌患者的食管壁更厚。本文对接受彩超检查的颈段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声像图进行比较,发现放疗前患者的食管壁厚度为(7.0~13.0)mm,而放疗后食管壁厚度下降为(6.0~12.0)mm,同样表明放疗前患者食管壁更厚,这与李志勇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食管癌的诊断以及病情的预后分析有重要意义,为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对通过临床症状初步判定为食管癌的患者,可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结果;但若在检查中如发现图像显示不清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MRI或CT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使患者尽快得到科学治疗,维护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