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并蓄、大美塑人:谈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发展
2022-01-21傅春禹
傅春禹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 201620)
蔡元培先生有云:“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凯洛夫对其作了进一步解释,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之美、在于理解人与人相互关系之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理解周遭现实之美、在于实现对艺术上美的创造力的终身自我学习。这些也正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校十五年来,美术学院历任领导始终奉行并践行的育人宗旨。
一、夯实基础、多元并举
通过对15年来教学科研的回顾,雕塑专业清楚地看到与本市乃至全国的兄弟院校雕塑系相比,依然存在着资历尚浅、沉淀不足、应用型和前沿性拓展较少等短板。而这些差距的存在,与专业的建制时间不无关系。因此,以学生为本成了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让学生能够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明确社会责任感。要将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密切结合起来,积极弘扬社会主体文化与核心价值,让学生的思想和文化得到升华,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使命。要遵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贯彻落实系统的教学方案[2]。”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保证雕塑专业与时俱进,雕塑专业已经在课程建设、理论研究、服务社会、项目化教学、学科共建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已经在原先的教学大纲基础上,调整了内容重复、缺乏时效性的一些课程,使其与一些社会应用性需求产业对口,并同步增加与新课程配套的理论教学系统,使学生习之有物、学以致用。专业在项目化教学和学科共建上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以本专业申报的2020上海文化创意产教融合引领项目—《创新艺术人才跨界培养课程和作品创意孵化平台建设》为例,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与视觉德稻设计学院会展专业的师生协同组成SIVA文创融合团队,结合美术与设计类本科教学,跨界培养艺术人才,孵化推广艺术作品,打造创新艺术学习与展示的平台,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探索助力。具体涉及城市夜市、博物馆艺术集市、艺美乡村等落地项目,大大提升了教学的项目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日常教学的全面检验,更是为教学科研找到了一条与社会和产业相结合的产学研路径。
近年来,Siva美院雕塑团队在杨冬白教授的带领下,经过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找到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特色,同时又符合地区角色定位的教学模式。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研究领域之所长,坚持基础为先、理论为辅、应用为导、创新为核的思维模式,不断夯实基础、多元并举,多年下来,对三类人才的培养取得了可喜成果。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检验专业学科对标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指标,也是美育辐射大众的重要途经。城市景观雕塑,是雕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针。“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如引人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微课教学等,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设计一些丰富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当前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大胆思考,提出合理化设计。其次,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型课程,城市景观雕塑与城市规划、雕塑、绘画等课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多学科的联系,渗透空间设计、绘画基础、计算机图形软件技术等相关内容,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此外,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完善的实践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地调研的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城市景观雕塑作品观赏,通过实地考察,更为直观地了解圆雕、浮雕以及透雕等表现形式[3]。”据此,雕塑专业已经实施相应举措,努力在课堂和市场的精准对标下,有效达成这一目标。专业培养的顾帆、黄霏、王龙龙等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景观雕塑的项目案例后,已经开设了自己的雕塑艺术公司,活跃在景观艺术的创新领域。
除了景观雕塑之外,雕塑专业在成为应用型人才上路径颇丰。毕业生张翀,目前已经成为一名颇有知名度的青年艺术家及策展人,近期策划展览有“海边漫步”(图1)和“但愿月亮落下之后,明天的荒岛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后者作为他此前“一个人在荒岛”系列展览的一次积极延续,在圈内形成了良好反馈。另一位毕业生马亚州成立了展示展览服务公司,他的工作内容之一是给《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搭建舞台背景和道具雕塑,可谓学以致用。
图1 海边漫步海报,张翀
美育的应用性和传承性得以体现的最佳例证,或许是学生被这种因美施教的过程本身所深深影响。毕业生常馨芳和谢冰在北京和上海各自创办了美术教育机构,美育的传承不仅发生在象牙塔内,同样也可以面向普罗大众。雕塑毕业生在各种艺术培训机构、小初高中任教的更是人数众多。这些案例应当说是职业技能和社会效能的有效挂钩和实践检验。教师也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收获到的成果案例通过课堂反馈给学生,使实践成为理论学习的有力佐证和支撑。
三、研究型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因此,对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既是基础,又是关键。SIVA将迎来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如何使雕塑专业学生能在本科学习之后进入到更高层面的研究之中、在本科培养阶段应对此作出何种回应,这都是目前至关重要并需要进行专题研究的课题。雕塑专业开设有“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课程,就是从雕塑史学和理论研究的层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研究逻辑。同时,金属、木雕、创作等课程,也都是从各个传统材料的操作训练中,深入研究材料的属性及创新的可行性,为进行再深造打好坚实基础。雕塑专业历届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之后,很多都选择继续深造,并考入理想的学府。其中就有中央美术学院(陈颖)(图2)、中国美术学院(曾晓嵛、张世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刘思彤)、上海美术学院(田君宇、叶蕾)、湖北工业大学MBA(王振光)等;另有一些毕业生赴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读研深造。除此之外,他们中的一些在完成学业后又回到高教系统当中,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辛勤耕耘,成为专业的同行者。留任母校的有:陆健、桂炯、王琳、袁晓时、陈俊凯等,他们留任自己的母校,为母校和专业加油助力。在其他高校就职的,如:王振光现任绍兴文理艺术学院实训中心主任;曾晓嵛毕业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系。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他开展了个人关于对“木偶戏”装置命题的长期研究,并以地方性公共艺术的视角来逐步推进其创作。
图2 《木又寸》,陈颖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
所谓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其实质就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一些毕业生将学科研究进行成果转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创立了自主品牌。如:将卡通狗元素作为个人品牌,实现商品成果转化的王婷婷、运用3D技术打造专属产品的吴逸飞(图3)和创立“Daenswork”工作室及个人手伴品牌的缪大恩(图4)。他们都是艺术市场里的弄潮儿,从毕业到创业,能量始终充沛,热情始终高昂。但创业的学生中并非只有流行和时尚的忠粉,还有一些人从中国千年的雕塑形制中汲取养分。比如蒋晟在本科学习期间,就已经表现出对传统雕塑的浓厚兴趣和信念坚守,毕业后仍然不断钻研。他的作品是现代审美趣味和传统造像法度的结合。因此,其创作的佛像在气韵和意境上与众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线、面、体,被其赋予了归属当代的性灵之美。随后,他创立了“蒋家班”佛造像工作室,甚至还把佛像带到了上海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图5)。著名雕塑家董书兵和陈辉认为“高校雕塑专业要对创新意识的设计思想高度重视培养,创新作品需要好的设计思想作为导向,要有一定的知识沉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体验来汲取灵感,从而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因此,高校雕塑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想是教育的重中之重[4]。”笔者以为,创新意识和思想的培养固然十分重要,但其关键一定在于日常的基础训练。雕塑专业正式从这一思考路径出发,夯实基础、多元并举、提升水平、突破创新。
图3 《火焰》,吴逸飞
图4 《刻奇人》,缪大恩
图5 《白砂岩观世音菩萨》,蒋晟
五、结语
综上,三类人才虽然只是反映雕塑专业教学成果的一小部分案例。但诸如这样的雕塑毕业生,在十五年的教学中不胜枚举。事实上,这是对雕塑专业多元育人的教学理念的最佳反馈,也是对符合时代需求的培养方式的最好检验。这些优秀的毕业生既给了我们信心和希望,又增添了紧迫感和原动力。
雕塑专业将会保留自身“开放、多元”的特色,加强基础教学、强调雕塑传统、增加学术交流、拓展项目化教学、树立国际视野、发挥“请进来”“走出去”的体制优势、关注学科前沿、拓宽学术空间,逐步提供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给养,在原有课程的设置上,分阶段增添“手伴雕塑”“公共雕塑”“数字雕塑”等教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5]。相信只有在传统和前沿间搭建起学术的桥梁,才能在艺术与科技的聚焦点和相关学科的平行线上找到发展的新可能,在新媒材和新方法上寻找雕塑学科自身发展的新思路。这使他们有机会拉近与本市乃至全国兄弟院系的距离,从而争创一流的雕塑专业。
以点见面,雕塑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美术学院教学成果的缩影。虽然,学院内各专业属性不同,但都秉承美院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德才双馨的复合型美术人才的宗旨。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上说,美育是人们心灵净化、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能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和认知,养成宽广的胸怀,滋润心灵和精神。中华传统美育,贯穿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并不断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引领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专业只有将美育精神渗透到文化教育当中,才能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伟大力量[6]。愿SIVA的美术教学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多元并蓄中,能以大美之情塑造出更多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