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生写意写精神—陈志宏中国画和书法艺术评述

2022-01-21李炳刚

上海视觉 2021年2期
关键词:花鸟画

李炳刚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101)

中国画有着极为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注重作品气息,线条、笔墨、色彩、构图、布局、章法,其文化涵义往往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故南齐谢赫提出的美学命题六法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书法艺术也是如此。处于隐居状态的知名画家了庐,在总结董其昌书画品格时,曾对文人画提出过24字审美标准:“沉着遒劲,圆转自如。不燥不淫,腴润如玉。起伏有序,纵横如一[1]。”

何为“气韵生动”?体现在中国书画艺术中,就是对用笔、用墨和把握气势三个方面的法度要求,要写生、写意、写精神,使艺术作品体现大千世界的气势和人的精神气质、风致韵度,充分彰显其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美学境界。画家笔下的线条是坚韧的,又是富有弹性的,画面层次分明,复杂的笔墨和结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让表现的物象自内而外透出一股股生机和神采。书法则要求以中锋运笔,四体并用,方圆结合,刚柔相兼,正中有奇,奇不碍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其内核都是平淡天真,天人合一,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在含蓄之中复归平和,可以说,陈志宏的书画艺术就体现出了这种独特的状态与境界。

上海书画家陈志宏①陈志宏,号志弘、至弘,蕴玉斋主。1958年7月1日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杉达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荣誉教授;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1978年与著名画家钱行健先生同室共事专业美术工作,并拜其为师,为入室弟子。1982年入上海美协国画班进修两年,1984年进上海外国语学院美术班深造。1988年赴日本东京。2007年回国定居。2010年任上海世博会特刊《世博艺苑》主编。出版有《花鸟画学谱》《陈志宏画选》等。主攻花鸟、山水等中国画和书法创作。其写意花鸟与山水,画风朦胧、细腻、轻柔;书法飞动、豪放。他将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融合到一起,通过点、线、面和墨、色、水等绘画元素营造出和谐的自然世界,气韵清逸,给中国画注入了新的元素。他的书法善取各家各体之长,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结字左伸右缩,下笔如飞,“八面出锋”,摇曳生姿,点画之间,妙趣横生,创造了激越痛快、隽永洒脱的书法风格。

一、传承师风,勇开新局

20世纪初,上海成为海内花鸟画兴盛的重镇,诸多画师名家在此开宗立派,传一脉之流。如虚谷的花鸟画,敷色活泼清新,造型生动简练,富于动感;落笔冷峭隽雅,独具风格。20世纪30年代,“海上花鸟四大花旦”各领风骚,四位职业画家江寒汀(1903—1963)、张大壮(1903 — 1980)、唐云(1910—1993)、陆抑非(1908—1997)活跃于海上画坛数十年。他们共同创造了清新活泼、奔放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既成为近代绘画史的一大亮点,又是中国现代绘画灿烂成果的创造者和见证人。其中江门传人纷纷,当代名家钱行健(1935—2010)传承江寒汀风范又独走新径,成为继“四大花旦”②指四位著名海派花鸟画家:唐云、江寒汀、张大壮、陆抑非。后的又一高度。他于1954年师从江寒汀专攻花鸟画,六十年代致力于中国绘画理论的研究,博采众长而自成体系。他的作品扬笔墨绮丽之清秀,工笔精致经典、凝重曲丽,写意酣畅淋漓,生机勃发,为弘扬花鸟画所做贡献良多。《钱行健百禽图画集》记录了很多禽类的画法形态,为后人学习临摹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陈志宏专研传统花鸟画,得之于钱行健笔墨甚多。1976年,陈志宏被分配到上海搪瓷二厂做美术设计,1978年底钱行健也调进同一办公室上班,缘分使然,他和钱先生结下了亦师亦父的情感,在钱行健耳提面命、谆谆教诲之下,陈志宏成为其入室弟子并获赐斋名,真正懂得了书法和绘画。陈志宏随恩师习字作画,写生游历,从工笔,到小写意、大写意,钱先生一步步引领他进入花鸟画殿堂。钱先生大度,朋友多,让陈志宏见识了很多书画大家的卓然风采。陈志宏经常和画家们一起去外地写生,这不仅让他眼界大开、获益匪浅,还广结善缘,对日后成长起到重要作用。陈志宏牢记恩师“低调随和,与人为善”的训言,笔耕不辍,潜心花鸟,从钱先生身上,他除了学到许多绘画技巧,最重要的还是感动于钱先生对艺术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的精神[2]。

在人才辈出、精品纷呈的海上花鸟画坛,陈志宏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和扎实的绘画技法。他从宋人工笔入手,融大小写意为一体,师古又创新,既能追根溯源又体现自家风貌,所以他的笔墨酣畅淋漓,清新秀润、色彩厚实,又不失雅致,构图大气,经得起细细品味,那苍劲有力的线条源自于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灵动的质感在虚实快慢之间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梅兰竹菊和牡丹、松鹤都是他擅长描绘的题材;其笔下的雄鹰,气势逼人,仙鹤则灵气十足;牡丹富贵,寒梅傲骨,兰竹幽香,生机盎然!

年轻时的陈志宏在国内就已崭露头角。1987年、1988年分别在无锡、深圳蛇口举办个人画展。1988年陈志宏在深圳开个人画展时,展馆边上正好有个兵马俑文物展。日本一个代表团参观文物展后,信步参观画展,有位日本朋友一眼就喜欢上陈志宏的作品。这位在日本有几十家公司的老板表达了聘请去他的公司做设计的想法,就这样,陈志宏远渡东瀛,在日本生活了18年。

陈志宏对作品、对自然的准确把握源自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悟。游学日本的经历更是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语汇。日本绘画的色彩表现和细腻画风为他的花鸟画带来了新的面貌,这段经历也使他能更好地把自然物象和个人对生命的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异国他乡,陈志宏悉心学习、吸收日本的绘画文化,也不断宣传中国的国画艺术。在东渡扶桑的岁月里,他先后向一百多位日本朋友传授中国画技艺,在静冈、京都、东京、大阪、冰见等城市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他的作品入选各国名家世界杯画展。陈志宏不断研究前人的绘画技巧,注重将当代文人画的笔墨技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受到日本朋友的好评,百余幅作品为日本各界人士收藏。报纸和电视台都给予了广泛报道。

2007年,他告别日本,毅然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回国之后的陈志宏,更专注于花鸟画的研究和探索。上海世博会给他带来新的机遇,陈志宏担任了《世博会特刊·世博艺苑》主编,向全世界推介中国画家。他以感恩的心情忘我地投入工作,与众多艺文名士密切交游往还,把那些生活上帮助过他、艺术上借鉴学习过的“贵人”们一一展现给读者[3]。

融古汇今,中西合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陈志宏始终坚持着。他不断研究前人的绘画技巧,注重将多种笔墨技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既守法度不脱矩矱的同时,善于借鉴传统之径,细心品味、挖掘生活中的美感,在画境里宣泄心中的意气。

二、自然雅丽,妙趣横生

陈志宏谙熟各种体裁和题材,花卉禽鸟无所不涉。他的国画作品,笔墨灵动,妙趣横生,笔墨飞动处,山水光影闪烁,花鸟妍丽典雅,书画之间以笔墨承接,光大着“君子游于艺”的中国传统文化。他的画笔,有一股浩气滋养着,落墨于性情,敷色于妙趣,赋物或存志或纪事,悦己悦人,显示出笔底功夫。

花鸟画,素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战国末期木板画《老虎被缚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东汉陶仓楼壁画《双鸦栖树图》,也是较早的独幅花鸟画。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发展完全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选材和不同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圣朝名画评》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宣和画谱》是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基础上撰写出的第一篇花鸟画论文。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卉亦兴起于同时。随着写意花鸟深入发展,明末以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到了今天,笔墨技巧,构图意境,花鸟画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一株独特的奇葩。

(一)写出生机盎然

鲜明的艺术风格里面蕴含着画家对于自然万物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感受。写生,贯穿于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临摹花果、草木、禽兽等实物的国画,都叫写生。在花鸟画语境中,“写生”之“生”有两层含义,一是画家要对生物内在属性与外缘环境了然于胸,对万象生灵潜心体察;二是生机、生气之意,追寻对于天地造化的审视与感悟,是自然物质世界与画家内心精神世界的水乳交融,写之欲生,使画境中充盈流转着生命律动与沛然生机。花鸟画创作,以情调、韵致见长,画面所创造的意境,因物象的丰富而有一种感性生命的充实,笔墨间因洋溢着韵致而意蕴深广,这是一种传统重会与飘逸灵动的境界。在陈志宏的作品中,总是透出一股朴素的芬芳,有如看到一片温润而生机勃勃的世界,在淡泊安宁中凝聚着自然生命的律动。

在笔墨纸砚间勤勉耕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对传统花鸟画技法的探索中,陈志宏的办法是,打好基础,不紧不慢,一步一个脚印。在继承钱师花鸟画精髓的同时,也不忘寻求自身的面貌。第一是要持之以恒。不但是对传统的坚持与决绝,而且是对信念的坚守,这是岁月历练。假若心有旁骛,断然是无法走到底的。第二是知古晓今,博览群书。中国画既是国粹,历史悠久,自然无人不知;熟稔古人那股子精气神,承上启下,展现今世之风貌,自然是一件雅事。不知晓过去和历史,又何来“与时俱进”“开现代之气”?第三是要悟画事之精髓。艺海无涯,学无止境。要在前人基础上画出自己的风格是不容易的,更何况在名家辈出百花齐放的中国花鸟画领域呢?钱行健晚年对花鸟画艺术的不断探索的精神,更是激励陈志宏不断创新,以求取得更大突破。他将日本绘画与中国用笔用墨的传统结合到一起,在继承钱老师画风的基础上画出自己的面貌,走“雅俗共赏”的道路。就是,既不照搬国外过于虚幻的绘画思路,也不沿袭传统国画过于写实的笔触技法,而是力求中西结合,兼收并获,传承中国画的民族传统,又从西洋画风中汲取精华,并把它融入国画技法,通过点、线、面和墨、色、水等绘画元素的巧妙融合,营造出花鸟画的自然美、动态美和意象美。

用生命感悟生活的历练,让自然界的花鸟变为心中的花鸟。陈志宏在尺幅之间,描绘了一个丰富的世界。他所作草虫,皆栩栩如生,形神俱备,趣味盎然。那一个个鲜活的昆虫,像是要立即蹦跶到你的手心里一样,让人忍不住要去轻轻拨弄它。虽是写意,第一眼望去却如工笔一般,这一切都源于他积淀了数十年的绘画功夫和学养。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准确把握动态中的花鸟鱼虫,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图1)。

图1 陈志宏为辽宁舰创作的作品《振兴中华》

(二)写出意在笔先

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花鸟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表达描摹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陈志宏寓刚于柔,寄动于静,不以力胜,而以韵胜,笔墨变化灵妙,形式丰富多彩。品读他的作品,一股平和、静谧、幽深的意境迎面扑来,流露出他对清逸淡远的自然美质的追求,于古雅之中洋溢着动人的诗意。“写大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对花写照将人意”“迁想妙得”“缘物寄情”等传统美学创作思想得到传承发扬,诸多画面洋溢着一种呼之欲出的生命能量,闪耀着鲜活生机,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去表现时代、歌颂生命、关爱自然、呼唤和平。锦鸡、翠鸟、紫藤、牡丹敷色清丽,层次清楚,渲染相宜。荷花黄菊,工写相兼;兰草则以“八法”而入之,自见其笔蕴之妙。不管是花卉禽鸟,还是草木鱼虫,在他的笔下总是焕发出生动感人的东方抒情意味。

在构图上,陈志宏突出主体,善于剪裁,时画折技,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而且在写意花鸟画中,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题句,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他在继承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同时,也重视对中国画精神的认知和实践。他画水墨牡丹,尝试摒除繁华的色彩,描绘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绝代风华。他的花鸟画,可以看到他对大自然花鸟景色的恰到好处的抽绎把握,每一幅作品都能看出他别具匠心的挥写、施墨和烘染,以此追求心中之美、追求理想境界的效果。

(三)写出精气神韵

陈志宏的作品,表现出的花鸟有着一种清雅脱俗的格调、清新明快的气象和较高的审美境界。不论是画牡丹、月季、菊花,还是荷花、紫藤、海棠,他将心智与心情、形象与意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他的画面上,不论是桃柳,还是梅竹,他都以“写”成形,以墨传神、以简代繁、以疏代密,给人神采飞扬的诗意美。陈志宏的画作,取材非常丰富,既有高峨的松石,又有幽静的兰草,构成深邃画境;既有萧疏的垂柳,又有拂水的芙蓉,留有半边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这画外之境。

捕捉生活真趣,使之跃然纸上,这是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升华。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山水、花鸟向来并重,各有技巧,都有难度,均要求画法自然,传承师道,勤于写生,熟于色彩,讲究线条的运用,构图的奇巧,气韵的生动,才能各擅胜场,自成一家。2010年陈志宏担任《世博会特刊·世博艺苑》主编,积极宣传中国画艺术,也向国内外友人推荐了许多名家名画。他感到,优秀的写意花鸟,就应该功底扎实,充满想象,重在体现花鸟的精、气、神,这样的意象才寓意深刻丰富,形象生动脱俗。陈志宏既注意与古人接气,又呼现代之气,承上启下。笔,笔笔有致;墨,墨随气合,笔墨之中再现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画《巨鹰图》时,他继承钱行健老师的精神与风格,挥写巨羽的水墨湮化,仿佛五色灿然,松针簇簇,钢制芒利,力之所逼,宛然如生,画意突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象与主题(图2)。

图2 陈志宏为辽宁舰创作的作品《鹏程万里,扬我国威》

陈志宏追求“写生写意写精神”,赋予草木花鸟以生命,力求写生具象真切,气韵灵动,写生写出花鸟自身的精神,写意则重具象、抽象、幻象三象糅和,藉此写出笔下花鸟的意象。看他笔下的梅、兰、竹、菊、翠鸟、苍松,无不在诉说和展现着大自然的美好。在他的创作中,不仅流露出对传统的继承和思考,也蕴含着一种时代的创造精神。

三、八面出锋,意气风发

陈志宏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祖父是书法篆刻大家王个簃的同乡世交,在20世纪40年代就在家乡创办了学校。50年代,父亲在上海的学校任教。陈志宏8岁时便跟随父亲到王个簃和丰子恺的学生朱幼兰家去学习书法。王个簃(1897—1988)曾任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其绘画,融吴昌硕艺术精髓,复以造化为师,深入生活,风格别具。晚年纵横挥写,突破吴门格局,使海派艺术更上层楼。其书法,师石鼓籀笔,遒劲雄健,富金石气,在不经意间,出神入化。在宋元以降的文人画实践中,绘画和书法相互交融,并与篆刻、诗歌一起形成表现画家修养的本质特征,个人认为,书法是中国画的“根本”。各种艺术是相通的,要使人从一幅画中欣赏到诗、书、画、印四种艺术有机结合的美感。

(一)写出气韵之美

书法艺术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气韵上。这是衡量书法作品神采的重要标准。陈志宏以心行气,以气运笔,一顿一挫,把气韵融于点画线条之中,他的作品使人感受到一种充满睿智的气韵之美、和谐之美。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和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笔势和涩滞笔触相生相济。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承载了书家的情感与气节。俗话说,字如其人。在潜移默化中,陈志宏学得中庸敦厚,懂得礼让,加上十多年的海外打拼经历,所以造就了他儒雅和善、谦逊低调的性格,故而他的作品秀润流畅,自然平稳,充满了文人气息(图3)。

图3 陈志宏为山东舰题字

(二)写出纯真意态

书家说,书法是人心意的天然表达,是其性格、气质、修养的外在表现。有些人因为内心平和,即使是写草书,也是笔蕴飘逸;而如果心中有杂念,即使写楷书,点线中仍会透出刀光剑影。而陈志宏内心澄澈透底,他的书法折射出他内心的平静和安逸,且透出淡淡的禅意。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言“书为心画”的境界吧。

山峰之高,在它不拒微土;湖海之深,在它不拒细流。陈志宏的行书传承米书纵逸丰姿的特点,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风姿翩翩。尽管他的书法变化多端,动态强烈,但他能做到开合有度,收放自如,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和掌控力。他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时而运笔恪守法度,时而洒脱无羁,且轻重得当,疏朗有致,笔力通达,使得字态的外形美和内在美有机统一(图4)。

图4 陈志宏为辽宁舰题字

(三)写出跌宕磊落

陈志宏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作品形成飘逸豪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他有着独到的体会。在章法分布上,既重视整体气韵,又兼及局部完美,书写时左顾右盼、前后呼应。行与行、字与字之间有正有侧、有偃有仰、姿态万千、生动活泼。书写前意在笔先、成竹在胸;书写时随遇就势、独出机巧、不拘一格、变化多端。作品中迅疾跳荡的神采,完全是一派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势态。

书画同源,书法乃中国画之孪生,须臾不离,合则共利,离则相害。字和画表面上看来并不相同,但用笔利、刚、柔、虚、实等基本规律却是一样的。画家掌握了这些,就大大有助于发挥创作的表现力。陈志宏常常以书入画,因而画作的线条挺拔、遒劲。陈志宏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尤其在结字上所作研习最为深透。纵观他的书作,点画持重磊落、流动清晰,线条凝练蕴藉、温文尔雅、神气飞扬、纵肆飘逸而又筋骨雄强,字里行间浸润着米书的神韵。

四、传扬国粹,丹青溢彩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彰显中华民族的心灵风貌。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2017年5月首场陈志宏书画展在上海政法学院举办以来,他在上海高校的书画巡展至2021年初已举办36场,足迹遍及华师大、上师大、交大医学院、上理工、上海科大、海事大学等高校,中华传统文化丹青翰墨的芳香飘逸在大学校园。面向大学生开展系列展览,并用作品讲解和现场创作书法作品的方式,向师生们展示书画艺术的创作原理,把更多文化艺术元素植入到莘莘学子中间,让师生沐浴在文化哺育、艺术熏陶的氛围中,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他在华东师范大学书画展开幕式上,结合自己50年的艺术生涯,与师生分享创作心得与体会,现场泼墨为图书馆创作“息焉游焉”等作品,校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说:“置身于展厅,满屋春色。陈志宏的作品充满着春天的喜悦。而陈先生的展览更促进了高雅文化进校园的主题,展现了中国国学书画的魅力。”胡馆长以四句诗祝展览成功:

“或如丝竹交响之宫殿,

或如百鸟朝凤之春山,

或许美女如云之佳节,

或者华灯初上之喜宴[4]。”

陈志宏与“雪龙号”系列、与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事业有缘。2013年11月,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出征时,陈志宏书写的“乘风破浪”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两幅匾额,分别悬挂在科考船会议室、驾驶舱,陪伴科考队员圆满完成三万多海里航程。2014年5月7日,陈志宏来到浦东极地考察基地码头,为“雪龙号”挥毫泼墨,绘写丹青,向科学考察船送上祝福,使全体船员备受鼓舞(图5)。2014年9月27日,为庆祝国庆和祝福“雪龙号”出征南极,陈志宏在“雪龙号”上举办书画精品展,表达他对极地科学考察工作者的深情厚谊。这是我国第一位艺术家在极地科考船上举办书画展。2015年初,他创作50件“福”字赠予中国南极长城站,用于慰问在南极工作的各国科考工作者。2019年7月11日,备受瞩目的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跃科考队员文化生活,陈志宏在“雪龙2号”举办展览,抒发保护人类家园的美好心愿。2019年10月4日,陈志宏书画展暨捐赠书画仪式在“雪龙2号”成功举办。陈志宏还两次登上“辽宁舰”、一次登上“山东舰”,创作书画作品,并题写航母舰训,作品永久悬挂于舰上。他为近十艘驱逐舰和护卫舰题过舰训或创作书画作品,为海军“一带一路”出访23国和亚丁湾护航舰队创作书画国礼。胸怀大爱,为善最乐,陈志宏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多次向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上海慈善基金会、东亚银行公益基金捐赠书画作品,支持贫困地区青少年教育。

图5 陈志宏为“雪龙2”号创作的作品《鸿运》

传承书画国粹,守望国之未来。弘扬中华书画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近年来,陈志宏把书画艺术作品带到校园和社会巡展,为人们提供了近距离领略翰墨丹青的机会,推动书画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让各界人士藉此领略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匠心精神的浸染。这样的巡展,让人们在体悟艺术魅力中提升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让国之瑰宝发扬光大、世代传承。

只有彰显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更加顽强的艺术生命。陈志宏把为人做事和艺术统一起来,日日精进、久久为功,不断攀登艺术高峰,以笔墨形象展现中华气度,以精品力作阐释中华美学,在挥笔运墨中更好地展现中国风、中国味、中国情,他的艺术之路将走得更加久远。

猜你喜欢

花鸟画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浅谈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
因材出新写华容 尚古生意传神韵——品读曹暇的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