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2-01-20张保成

学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张保成

摘 要: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提出,明确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向。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结合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内容,重塑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最终完成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构建。本文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简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4-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36

历史是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中的重要课程,不仅承担着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还具备极强的育人价值,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唯物史观的关键途径。面对这一全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衡量教学理念、目标、手段和评价,对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教学观念滞后。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依然束缚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制订的历史教学目标集中在理论知识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单纯进行知识灌输。这种滞后教学理念的制约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与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相背离。

第二,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模式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在历史核心素养下,教师必须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结合历史核心素养、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设计多种教学手段,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前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只是一味讲解课本知识,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在学习中勾划重点等。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枯燥无味,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评价欠缺。教学评价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性因素,当前历史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都是采用考试的形式进行,以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不相符[1]。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一)聚焦历史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理念

历史学科本质上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和教育价值,历史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和相关人物,还应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和能力,强化自身的爱国情怀,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新课改下,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得到了教师的充分关注,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最终促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从滞后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

首先,教师应尊重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紧紧围绕“历史核心素养”内容,分别从“知识层面、过程层面、情感态度层面”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和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资源,以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生本”教学理念,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多样化的历史教学方案,促使学生以更好的态度参与多种教学方案的课堂学习;最后,面对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差异化的课堂教学方案,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教学中获得发展和成长。

(二)围绕历史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前,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制订的教学目标常常局限于理论知识中,不贴合实际,与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一现状,初中历史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指向历史核心素养内容,重塑历史教学目标,在针对性教学目标指引下构建高效课堂。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深入了解历史核心素养,不再局限于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关注学生的能力、思维、情感等方面,分别从“知识层面、过程层面、情感态度层面”三个维度,设置与其相契合的课堂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教学目标引领下,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以往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基本上都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而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应关注学生这一主体,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知发展水平等,精心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区相契合的教学目标,以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2]。

(三)课前准备落实核心素养

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足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备自己”。教师自身的素质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自己的过程中,应关注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唯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时旁征博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最终唤醒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面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历史教师在“备自己”时,还应关注自身的知识面,包括文学素养、地理知识、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以便教师更好地開展教学。其次,备教材。为了促使历史核心素养有效落实,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还应全面、深度、精准地把握教材,以便在教学中一目了然、胸有成竹;同时,教师在备教材时,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和分析教材,以便制定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契合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还应深刻解读历史新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最后,备学生。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但学生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包括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学习兴趣和态度等,教师唯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确保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3]。

(四)围绕历史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

面对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紧紧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借助针对性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针对性的学习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首先,开展互动式教学。面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指向教学内容、目标,科学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区相契合的问题。借助问题的引导,指导学生结合历史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分析,完成历史知识的深度学习,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还可以结合历史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教师营造的特定历史时空中,通过角色演绎感悟、体验历史等。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活跃了历史课堂氛围,也促使学生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历史知识,有效落實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其次,解读图文资料。面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从传统过分关注文字的形式中解放出来,更加关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图表等,最大限度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引领学生深刻解读历史图文资料,并在具体解读的过程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最终逐渐强化自身的历史材料理解、解读能力。最后,积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美”。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包括:艺术珍品、文学艺术等,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立足于历史学科中蕴含的美,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欣赏和品味,充分领悟其中蕴含的美,最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唤醒自身的爱国情感[4]。

(五)健全教学评价模式,促进核心素养落实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过分关注知识记忆,着重强调筛选。但在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从这一片面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中跳出来,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构建一套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模式。一方面,从评价标准上来说,历史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着眼于学生历史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课前预习情况、课堂笔记、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课堂纪律、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确保教学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客观,能够精准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还应关注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不仅要将学生这一主体纳入评价中,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模式,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评价模式。确保所有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中获得发展和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向。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全面审视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理念、目标、方式和评价等,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紧紧围绕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内容,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循序渐进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断促进历史核心素养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刘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7):89.

[2]   侯旭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7):20.

[3]   丘雪雯.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4):139.

[4]   卞铁军.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21):39.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