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饼
2022-01-20缪佳希
缪佳希
一谈起青饼,但凡是台州人,没有几个嘴里不会生出一种软糯的、甜甜的味道。因为这是我们心中最熟悉的记忆之一。
清明在细雨迷蒙中走来,家家户户都忙着做起青饼。山上的绵青被清明细雨润湿,长长的叶子长裹着白色的茸毛。我们大把大把采回家,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的,再把它们放进开水里焯一下,沥干水分,接着乱刀剁成细泥,用糯米粉与它做伴儿,和成绿油油的面团。将大面团摘成一小团一小团,各自包上豆沙馅儿,放入模子一压,它们就都改头换面,换上了绣花儿的衣裳。最后将它们送去蒸熟,就成为可爱的青饼了!光是那青青翠翠、圆圆乎乎的样儿,就令人怜爱,要是再大口大口地咬起来,该有多满足啊!
我趴在桌沿,兴奋地瞧着那一个个胖乎乎的青色团子从外婆手中诞生。我焦急地问:“外婆,外婆,什么时候蒸青饼呀?”“乖,不急,等我把这些青饼都印好。”外婆不慌不忙地答应着,随手拿过一把木模子,将青团子轻轻按入、微压,再娴熟地扣过来,一个印着花儿的青饼便笑眯眯地出现了。我却急了,拽着外婆的袖子催促:“快点儿嘛,都这么久了!”“好啦好啦。”
我好不容易熬到外婆印好青饼,上锅蒸,总算暂时安定下来。搬了条小凳坐在厨房,我仰头问:“外婆,待会儿饼蒸好了,我吃几个?”外婆未及回答,我又自己盘算:“吃五个,不,七个!”“你会撑着的吧?”“嗯,那就吃五个?还是四个?”只听“扑哧”一声,我赶紧回头张望,原来是锅里的一股水汽冲了出来,缓缓升腾。听着那笑声般的“扑哧”声,我的心底痒抓抓地想象着:青饼应该已经深绿深绿了,那皮儿应是软软糯糯,会粘牙的吧!那豆沙该是烫烫的、甜甜腻腻的吧!
终于听到一声“好啦”,外婆将青饼一个一个盛在瓷盘中。它们翠色喜人,“仙气”缭绕,真是诱人!
我才等不及取碗筷,凑上去“啊呜”就是一口,被烫得尖叫起来,但不舍得吐出,“呼呼”地喘着气开始咬嚼:糯乎乎的皮微微有点粘牙,有股浓郁的春天的气息;豆沙馅滚烫滚烫,都成了甜腻腻的“岩浆”……令我惊喜的是餡里还有淡淡的桂花香——外婆放了点儿糖桂花!
这个清明晚上,我们都撑得不能动弹。盘中还残留下几块青饼,正斜靠着盘沿笑呵呵地看着我们。虽然大家都恋恋不舍地盯着它们,但都徒唤奈何。
青饼的味道,是清明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青饼,永远是我心里最温柔的记忆。
【朱老师的话】
青饼,是小作者家乡清明节要制作、品尝的美食。别地的青饼,是叫作“青团”等名儿的,更没有要印出花纹来,这样就把自己家乡的风俗特色写了出来。小作者还对制作青饼的材料、过程都非常熟悉,因此能够很详细地、生动地写出来。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吃青饼的心理和味道,都写得细腻动人。